首页 > 诗词

苏轼的诗集2639条

斋日致语口号旋复阴阳,配五支於六干;诞弥

娲皇得道自神仙,金母长生不计年。


甲子会逢三朔旦,岁星行看两周天。


消兵渐觉腰无犊,种德方知福有田。


彤管何人书後会,椒花椿颂一时编。

南华老师示四韵,事忙,姑以一偈答之

恶业相缠五十年,常行八棒十三禅。


却著衲衣归玉局,自疑身是五通仙。

次韵和王巩六首 其五

平生我亦轻馀子,晚岁人谁念此翁。巧语屡曾遭薏苡,廋词聊复托芎藭。

子还可责同元亮,妻却差贤胜敬通。若问我贫天所赋,不因迁谪始囊空。

用王巩韵,送其侄震知蔡州

九门插天开,万马先朝屯。举鞭红尘中,相见不得言。


夜走清虚宿,扣门惊鹊翻。君家汾阳家,永巷车雷奔。


夕郎方不夕,列戟以自藩。相逢开月阁,画檐低金盆。


至今梦中语,犹举灯前樽。阿戎修玉牒,未惮笔削烦。


君归助献纳,坐继岑与温。我客二子间,不复寻诸孙。

次韵孙莘老斗野亭寄子由在邵伯堰

落帆谢公渚,日脚东西平。


孤亭得小憩,暮景含余清。


坐待斗与牛,错落挂南甍。


老僧如夙昔,一笑意已倾。


新诗出故人,旧事疑前生。


吾生七往来,送老海上城。


逢人辄自哂,得鱼不忍烹。


似闻绩溪老,复作东都行。


小诗如秋菊,艳艳霜中明。


过此感我言,长篇发春荣。

是日宿水陆寺寄北山清顺僧二首

草没河堤雨暗村,寺藏修竹不知门。


拾薪煮药怜僧病,扫地焚香净客魂。


农事未休侵小雪,佛灯初上报黄昏。


年来渐识幽居味,思与高人对榻论。


长嫌钟鼓聒湖山,此境萧条却自然。


乞食绕村真为饱,无言对客本非禅。


披榛觅路冲泥入,洗足关门听雨眠。


遥想后身穷贾岛,夜寒应耸作诗肩。

次韵答元素(并引)

余旧有赠元素〔词〕云天涯同是伤流落,元素以为今日之先兆,且悲当时六客之存亡。


六客盖张子野、刘孝叔、陈令举、李公择及元素与余也。


不愁春尽絮随风,但喜丹砂入颊红。


流落天涯先有谶,摩挲金狄会当同。


蘧蘧未必都非梦,了了方知不落空。


莫把存亡悲六客,已将地狱等天宫。

到颍未几,公帑已竭,斋厨索然,戏作

我昔在东武,吏方谨新书。斋空不知春,客至先愁予。


采杞聊自诳,食菊不敢馀。岁月今几何,齿发日向疏。


幸此一郡老,依然十年初。梦饮本来空,真饱竟亦虚。


尚有赤脚婢,能烹赪尾鱼。心知皆梦耳,慎勿歌归欤。

元祐六年六月自杭州召还汶公馆我于东堂阅旧

半熟黄粱日未斜,玉堂阴合手栽花。


却寻三十年前味,未饭钟时已饭茶。


梦觉还惊屟响廊,故人来炷影前香。


鬓发白尽成何事,一帖空存老遂良。


(法贴中有褚遂良书云,即日,遂良须发尽白。


)尺一东来唤我归,衰年已迫故山期。


文章曹植今堪笑,却卷波澜入小诗。

授经台(乃南山一峰耳,非复有筑处。)

剑舞有神通草圣,海山无事化琴工。


此台一览秦川小,不待传经意已空。

答晁以道索书?此诗为陈师道作?

阅世真难记,如公自不忘。


其于书太简,正以懒相妨。

浣溪沙(有感)

傅粉郎君又粉奴。莫教施粉与施朱。自然冰玉照香酥。


有客能为神女赋,凭君送与雪儿书。梦魂东去觅桑榆。

书《浑令公燕鱼朝恩图

咸宁英气似汾阳,夜饮军容出红妆。


不须缠头万匹锦,知君未办作吕强。

赠清凉寺和长老

代北初辞没马尘,江南来见卧云人。


问禅不契前三语,施佛空留丈六身。


老去山林徒梦想,雨馀钟鼓更清新。


会须一洗黄茅瘴,未用深藏白巾。

九日舟中望见有美堂上鲁少卿饮处以诗戏之

指点云间数点红,笙歌正拥紫髯翁。


谁知爱酒龙山客,却在渔舟一叶中。


西阁珠帘卷落晖,水沉烟断佩声微。


遥知通德凄凉甚,拥髻无言怨未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