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元好问的诗集479条

眼儿媚

阿仪丑笔学雷家。绕口墨糊涂。今年解道,疏篱冻雀,远树昏鸦。


乃公行坐文书里,面皱鬓生华。儿郎又待,吟诗写字,甚是生涯。

台山杂咏五首 其三

一国春风帝子家,绿云晴雪间红霞。香绵稳藉僧溪草,蜀锦惊看佛钵花。

烟溪独钓图

鞍马风沙万里身,眼明惊见楚江春。绿蓑衣底元真子,不解吟诗亦可人。

洛阳高少府瀍阳后庵四首 其四

地僻境逾静,林疏秋已分。清溪一片月,修竹四山云。

怀州子城晚望少室

河外青山展卧屏,并州孤客倚高城。十年旧隐抛何处?一片伤心画不成。


谷口暮云知郑重,林梢残照故分明。洛阳见说兵犹满,半夜悲歌意未平。

长安少年行

黄衫少年如玉笔,生长侯门人不识。道逢豪客问姓名,袖把金鞭侧身揖。


卧驼行橐锦帕蒙,石榴压浆银作筒。八月苍鹰一片雪,五花骄马四蹄风。


日暮新丰原上猎,三更歌舞灞桥东。

论诗三十首·十五

笔底银河落九天,何曾憔悴饭山前。
世间东抹西涂手,枉着书生待鲁连。

送秦中诸人引

关中风土完厚,人质直而尚义,风声习气,歌谣慷慨,且有秦汉之旧。至于山川之胜,游观之富,天下莫与为比。故有四方之志者8,多乐居焉。

予年二十许时,侍先人官略阳,以秋试留长安中八九月。时纨绮气未除,沉涵酒间。知有游观之美而不暇也。长大来,与秦人游益多,知秦中事益熟,每闻谈周、汉都邑,及蓝田、鄠、杜间风物,则喜色津津然动于颜间。二三君多秦人,与余游,道相合而意相得也。常约近南山,寻一牛田,营五亩之宅,如举子结夏课时,聚书深读,时时酿酒为具,从宾客游,伸眉高谈,脱屣世事,览山川之胜概,考前世之遗迹,庶几乎不负古人者。然予以家在嵩前,暑途千里,不若二三君之便于归也。清秋扬鞭,先我就道,矫首西望,长吁青云。

今夫世俗惬意事如美食、大官、高赀、华屋,皆众人所必争,而造物者之所甚靳,有不可得者。若夫闲居之乐,澹乎其无味,漠乎其无所得。盖其放于方之外者之所贪,人何所争,而造物者亦何靳耶?行矣诸君,明年春风,待我于辋川之上矣。

自题中州集后五首 其四

文章得失寸心知,千古朱弦属子期。爱杀溪南辛老子,相从何止十年迟。

饮酒五首 其四

万事有定分,圣智不能移。而于定分中,亦有不测机。


人生桐叶露,见日忽已晞。唯当饮美酒,傥来非所期。

送诗人李正甫

阳和入枯株,霭霭含芳津。山头太古石,不与万物春。


朝从木客游,暮将山鬼邻。紫芝仅盈掬,幽兰不克纫。


青云入长吁,肝胆空轮囷。我尝读君诗,天趣触眼新。


秦游得豪宕,晋产馀真淳。怒虎不受唾,骇鹿未易驯。


安坐谁不如?半生走逡巡。苍苍不可问,藐藐谁当亲?


青山碾为尘,白日无閒人。空歌东野曲,不救西州贫。

存没

行间杨赵提衡早,老去辛刘入梦频。案上酒杯聊自慰,袖中诗卷欲谁亲。


两都秋色皆乔木,一代名家不数人。汲冢遗编要完补,可能虚负百年身。

探花词三首 其三

六十人中数少年,风流谁占探花筵。阿钦正使才情尽,犹欠张郎白玉鞭。

论诗三十首·二十九

池塘春草谢家春,万古千秋五字新。
传语闭门陈正字,“可怜无补费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