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林亦之的诗集120条

丈人行答通平林簿

祖龙一出群儒怒,滔滔稷下如抽缕。


乐以声传非文字,千年阙断无人补。


昔有丈人壶山前,绍兴甲寅乙卯年。


定律不待累黍起,瓦缶皆可成宫徵。


更言吹律随隆汙,百世不以一声拘。


此法汉魏周隋无,红泉得之延坐隅。


一时河汉东西奔,姓氏胡为旅人门。


我欲栩栩还皇坟,要以六琯为根原。


九箫鼓吹百物和,羽衣狼藉渔阳戈。


须信乐能召太平,非是太平为乐歌。


丈人宿草飞毵毵,乾旋坤转谁更堪。


忽有尺纸如春蚕,遗音石笋天一南。


三更把书不成眠,四更起坐霜月悬。


五更开门欲上马,至竟此人何山下。

迎仙致政王修职挽词

晦德香泉下,秋风知几回。


襟怀如阮达,门阀自唐来。


立马曾交语,寒蛩重一哀。


生前双锦轴,亦足慰苍苔。

邑大夫范丈宠示广陵余事泠然诵之历历惨恻如

尝阅淮南图,萧萧草屋少人居。


及读广陵集,恻恻我心欲垂泣。


吁嗟恋乡国,生死不肯去。


边笳才一动,杀几先此土。


可怜此土人,父子无白头。


不死於饥即死战,性命只在道旁沟。


更闻维扬有鬼市,铜钱须臾变为纸。


都缘白日杀人多,所以冤魂有如是。


君侯壮思凌云空,青衫匹马戎幕中。


当时辕门眼所见,长歌短歌泪如线。


少陵岖崎夔峡路,一切悲愁托诗句。


至今太史不足凭,惟有此诗为可据。


绍兴辛巳淮楚功,纷纷予夺或异同。


他年石渠访遗事,为说东阳有蔚宗。

得舍弟行可盐官病后书

荷花开尽蓼花红,游子今年秋又穷。


千里病眠鸿雁影,一书愁杀月鱼翁。


天寒好处予煨芋,日落何山汝转蓬。


名利不成作归计,先生已老海门东。

滕王阁怀古奉呈抚州别驾兼简户曹

城连帝子阁西头,水绕南昌故郡流。


山短天长欧鹭小,夜深云净月星浮。


澹台墓暗竹根古,孺子亭荒荷叶秋。


漠漠沧江无了日,哦诗莫苦替人愁。

奉送范宰秩满还东阳

语违今几日,犹更上层峦。


情自缘君子,吾非送长官。


冲寒去程远,惜别赋谁难。


政拙为遗爱,留将职者看。

延庆写真赞二首

住山头欲白,何尔太邪揄。


却厌旧时面,丹青别换模。

林校尉绍老挽词三首

落日平田何处村,竹墙缭绕是高门。


莫言鸡黍未相识,一听悲歌自断魂。

江上

败絮沧江上,柴门落日中。


论文谁与共,觅句不须工。


壮思如秋叶,搔头似老翁。


崎岖村浦路,敢自说豪雄。

稚春母郑氏挽词

他谁天外哭声长,有客归程何太忙。


同爨情亲如五服,升堂义重比诸郎。


昔人浇薤蒸梨事,即我沧家泛宅傍。


叹息白头陶母意,中秋三日转凄凉。

卢助教质夫挽词二首

山中香火今谁在,那听残春薤曲新。


第一伤心惟此老,父时诸客已无人。

秋试后再寄林井伯

方国三年一合围,圜门屡战定高飞。


人如我友无青眼,天岂斯文厌紫微。


苦县老聃终遁去,敬亭小谢未须归。


丈夫谋宦非身计,荔子山前有彩衣。

题严子陵钓台

莫向金门傲冕旒,归来却要著羊裘。


乾坤不是刘文叔,那得长竿钓白头。

同安抚赵子直饯朱晦菴於怀安二首得重字

虎夷长想蕙兰踪,螺渚幸修桑梓恭。


诗造本情天下诵,学传正统世儒宗。


三山过客日无数,西海闻人此一逢。


官烛行行送归路,半村无月海云重。

光泽朱君挽词四首

为官长者得声名,唯诺公堂如父兄。


欲作汝南耆旧传,不须多语尽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