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黄庶的诗集165条

登郑氏阁

林泉无价自帱身,缰锁登临趣未真。


望处好山俱得力,夜应明月不孤人。


任从心外烦于蚁,长对樽中别有春。


当日若知风物胜,定移鸡犬过江滨。

和白云庵七首·明月台

老僧山中嫌月窄,夜夜独上高高台。


四边不肯着闲树,故要满坐清光来。

和子玉病起游书斋

萧斋久不住,筋力试筇初。


窗户蜗涎锁,尘埃鼠迹书。


病魔虽已去,诗癖竟难除。


苔地欣重扫,徘徊意有余。

寄子蒙授常宁令

号隐疑名福,贪归似姓陶。


常宁邑难小,应合得牛刀。

灵竹

绿阴清韵竹萧然,历历当年泣泪痕。


千古舜妃湘水底,必应憔悴有惭魂。

教绳权学书偶成

文字有缘曾弄墨,见来官小免咨嗟。


喜将笔砚传生计,不失诗书作世家。


字识姓名能指点,写因梨栗不倾斜。


着鞭莫落时人后,三十尘埃监汝爷。

席上赋别南宫希元

十年眯车尘,思归入梦寐。


晨兴见家山,两目如去翳。


故人又过我,相对有余意。


当樽话旧游,强笑复吁欷。


君名在乡书,捧檄不肯愧。


高堂去白发,有泪落鞭辔。


里人献吉梦,四壁众所义。


我喜先子言,在耳若龟筮。


人生老聚散,酒薄满莫避。


相见意最长,强饮不能醉。

送刘孟卿游天台雁荡二山

治源先生高七十,山水病僻不可瘳。


灶无炊烟不顾计,穷幽极怪如仇雠。


有时清风明月对景,霹雳拔却大树不回头。


四方泉石朝入耳,杖屦百里夕已投。


大笑箕山不敢出,走避轩冕岂自由。


天台雁荡泼上心,暑焦毛发不肯留。


索纡长淮下平席,倒指计日观怒涛。


君诗功刻造化骨,吴越气象当先愁。


古今吟力未到处,好句愿备幽人收。


此行诗是图画画山笔,归日借我目一游。

和刘卿材十咏 其五 堠子

一堠居市廛,百堠居林莽。土木若有情,山中亦惆怅。

次韵和酬隐直忆花见寄之作

春工不拣势厚薄,染成庭内花梢红。


反拘簿书似机械,不得醉倒眠绿丛。


君时马首正南走,假有樽酒何由同。


馨得蜂蝶似相让,颜色开落轮东风。


公余徘徊独绕树,空有叹恨不可穷。


君虽不见红紫落,亦有惆怅环胸中。


作诗寄我忆花意,句老与古争强雄。


其间摸写景如画,烂熳一片春颜容。


乃知诗家有刀尺,裁翦自夺阴阳功。


诵诗酌酒无厌已,韵险强续惭非工。

次韵和子仪闻蝉

落日挂树间,长我庭下阴。


园林动秋意,高蝉忽微吟。


清风转余声,杳若下远岑。


微物感时工,铿鍧吐商金。


古乐久破碎,兹虫抱全音。


荒忽尚偃蹇,激起壮士心。


愿为秋蝉操,被之朱丝琴。

登大云顶

区区霸迹欲知小,试绝大云孤顶看。


老僧指我日上处,镜面泻出黄金盘。

登郓州溪堂

仁智模来物状亲,登临宜入古图身。


惯看韩老诗中景,树色泉声似故人。

和刘卿材十咏·牧竖

逐处随青草,生来不识愁。


旱田乾欲死,拍手也须讴。

送杨侍读自长安之蜀

西征七年四方病,关中所向尤疮痍。


欲令福星及憔悴,千里特辍廊庙姿。


公如手持天子德,家至户到人人施。


秦俗斗暴号难理,列郡京兆犹鼎糜。


公来宽假讼诉少,杻械颠倒生菌芝。


神疑公惠入人浅,六月岩谷囚雨师。


雩坛滴酒土未乾,滂霈已洗旌旗归。


老农笑呼刺史雨,菽粟茂好公所携。


几年军须俗枯杭,老幼不足蒿与藜。


薄田今亦夏秋稔,窦窖饱满鸡猪肥。


公之去思甚明白,众口已写德政辞。


镌鑱不要路傍石,人心自是长安碑。


今年夷马饮泸水,苴土新佩黄金龟。


相如才高去论蜀,弩矢故事重光辉。


雍人欲把寇恂借,益部已叹廉公迟。


傅岩今属九年外,帝梦即往西南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