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吴师道的诗集132条

五月一日即事

黑云滃渤如颓山,白雨注地声潺潺。须臾云散雨亦歇,斜阳□著高林间。


林间沈沈万浓绿,影弄微风自相触。新蝉忽作去年鸣,使我凄然感心曲。

山行即事

穿云渡水百盘回,身在青红锦绣堆。野老怪人冲雨过,牧儿疑我看花来。


山林自足平生志,州县元非健吏才。但得翳桑无饿者,不妨归卧守蒿莱。

桐江道中

东风绿水动微波,晚泊滩头理钓蓑。唤起江湖昔年梦,一帆寒雨听渔歌。

十台怀古 其七 望思台

桐人气迫前星黯,思子宫成翠华晚。高台有恨碧草新,大野无踪金犊远。


一朝弄兵儿罪轻,百年钟爱天伦深。戾园魂魄夜寂寂,湖城风雨秋阴阴。


汉宫楼观连天起,方士熏香召仙鬼。望思望思终不归,茂陵老泪如倾水。

桐庐夜泊

合江亭前秋水清,归人罢市无馀声。灯光隐见隔林薄,湿云闪露青荧荧。


楼台渐稀灯渐远,何处吹箫犹未断。凄风凉叶下高桐,半夜仙人来绝巘。


江霏山气生白烟,忽如飞雨洒我船。倚篷独立久未眠,静看水月摇清圆。

题高彦敬越山图

潮平风定日落,云白山青雨乾。忆得晚秋天气,浙江亭上凭阑。

舟行得风

江豚卬鼻濆惊波,秋来江风西北多。掣帆鼓篷疾于电,银屋怒拥高嵯峨。


江南江北青山色,著意相看忽如失。我行小迟亦何害,人生取快宁多得。


贾人舟子勿啸呼,野有垂泣耕田夫,三月不雨田水枯。

中秋次同院人韵

鸣驺杂遝款庭中,宴罢扶携看醉翁。禁钥锁深秋院月,天香吹湿露华风。


终宵倚树怜吴质,何处登楼觅庾公。挹取清光照方寸,此时分散莫匆匆。

分题蕃宣楼送山佥宪之闽

大府开闽土,危楼镇海涯。飞云浮画栋,丽日照高牙。


昔驻蕃侯马,今迎使者车。三山归指顾,万井仰光华。


缥缈临城处,逍遥散吏衙。榕阴千树翠,荔子半空霞。


岭峤俱清谧,宾僚亦静嘉。宣风问民俗,作屏捍皇家。


去去青冥樾,依依紫禁花。登高应有赋,留待碧窗纱。

留昌平四诗 其二 虎峪淙淙泉

居庸古塞口,诸峰并嵯峨。左转万栗林,黄叶堕残柯。


路出草棘间,石沟泫微波。黄尘欻腾起,知有饮马驼。


前趋俯绝壑,素砾没坡陀。穷秋水没竭,泓渟不盈科。


无复声淙淙,虚名误来过。下马小徘徊,土屋依岩阿。


野老向我言,深入水木多。前年邑中人,来此乘干戈。


委蛇数十里,隘险无谁何。桃源志乐土,商山有遗歌。


谁知战争场,咫尺隔网罗。欲游苦匆匆,斜阳下前坡。

三月云愁百里阴,太湖浪激三州白。浙江亭远乱帆飞,西兴渡溟千花湿。


千年绝艺洪谷子,身在太行秋色里。万里云飞木落时,遥写栏干半空起。


小槽新压真珠滴,擎向碧桃花下吸。惟馀赤日并光辉,未许妖姬比颜色。


长天孤鸟没,落日大江深。水夹徐邳去,河兼汴泗来。


一扫苛秦法,重恢大汉风。飞云浮画栋,旭日丽高牙。


悬空飞万瀑,拔地立千峰。落花萦剑佩,高柳映帆樯。

信饶道中雪

五载乐閒旷,闭关每安眠。祖行复言迈,迫此将残年。


江湖多北风,临流竟回船。连旬踏冻雪,驱马不得前。


锦溪何沦漪,芝山亦清妍。岂乏故人居,欲往无由缘。


漫漫四野白,青是谁家烟?仆夫慰饥面,呼酒还忻然。


我独不解饮,自苦谁汝怜。前途幸云迩,努力勤挥鞭。


职思在忧民,才薄志自坚。只应高人笑,胡不甘田园。

京城寒食雨中呈柳道传吴立夫

春深不见试轻衫,风土殊乡客未谙。蜡烛青烟出天上,杏花疏雨似江南。


松楸昨夜频来梦,樽俎何人可与谈。闭户不知佳节过,清泥满道没征骖。

次方韶父韵

婺女城头掩半扉,沈侯楼上锁斜晖。听鸿前度同游尽,化鹤重来万事非。


山水娱人真不恶,文章惊世故多违。何如有酒身长健,竟月登临莫便归。

德兴开化道中三首

春晨气澄穆,杂卉香满路。


百舌鸣高林,墟烟淡如雾。


农夫启门出,在野各有务。


行人独何为,憧憧自来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