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汤显祖的诗集11100条

夏日游永光寺

石径经行处,禅堂爱客吟。残花含雨落,新竹入园深。


松偃苔能上,山高日易沈。僧来同把袂,半偈去尘心。

凤凰台上忆吹箫 其一 镜中美人

白玉台前,珊瑚枝上,风流谁道无双。任偏髾倒晕,一样新妆。


恰似嫦娥十五,月殿里、满面端相。娇无语,为颦为笑,猜断人肠。


行行。比肩虽好,却不是苏娘,并炤鸾皇。但回眸内顾,不漏纱窗。


应是多情珍重,未肯教、轻盼才郎。梳妆了,罗巾乍掩,莫倩蜂狂。

沁园春 其三 美人腰

袅袅婷婷,弱不胜衣,泠然半仙。想荆卿解舞,弓时呈技;


孙娘学步,折处争妍。翠带围松,珠鞓样小,稳趁香袎并蒂莲。


行来处,似受风轻燕,窣地翩跹。


湘裙一捻堪怜。更著得春愁几度牵。但踏青情懒,微伸花下;


绣红心倦,斜欠灯前。醉倚人娇,笑凭人软,须觅交红被底眠。


偎郎语,道花枝欲亸,莫浪风颠。

临江仙 次陈简斋韵

正是看花花好处,重来落尽残英。一尊聊与听波声。


半江秋雨歇,十里晚霞明。事在心徒记省,浑如好梦初惊。


鹁鸪犹说旧阴晴。酒清人去后,山寂夜无更。

题朱开黄望云图二首 其一

寸草心孤日又春,天涯何处不思亲。白云北望三千里,犹忆西湖醉酒人。

题萧叔兼行乐

草际相呼立渚禽,茅堂萧寂不须深。图书左右堪怡悦,脱屣浮云物外心。

寄汤惕庵先生

早辞旄节遂抽簪,渺渺高踪不可寻。江上二毛生子舍,天中孤月照臣心。


青松自必千年老,白石聊为半夜吟。近别海头无一字,壶公岩迥璧潭深。

寄罗若庵

眉须如画马征南,虽是闻声意已深。旌节一移沧海上,风流犹系县人心。


珠官古郡通鹑尾,铜柱高标隔象林。身作长城无一事,东风铃阁想高吟。

别罗雄州水裕

梅花岭上一麾偏,南北清风二十年。执法如山人可近,守身如玉道能坚。


摊书未歇挑灯夜,读礼曾无闭户钱。寂寞茅斋期再遇,暂时相送上江船。

为黄驭远题其祖黄文简公画像次其自题元韵

百年天地真如寄,达士千秋名自异。与时用舍有机衡,过眼浮云等游戏。


黄公岳岳立先朝,直道不逢真宰忌。玉殿传胪简在心,词场掉鞅如丝辔。


六卿掌礼协神人,九重入告回天地。和羹鼎鼐到何难,脱屐山林归若弃。


祖道争看少傅疏,徵书屡召山人泌。退身所幸属时平,遗荣岂必须年至。


家似金张七叶貂,姓同黄绮商山四。绘工初写颊边毛,诗笔自抽囊底智。


仙姿道骨落丹青,铁画银钩传指臂。先正风流渺莫攀,后生愿睹何由觊。


文孙相遇五羊城,开函使我生遐思。章服如瞻汉代仪,纪年尚识神皇字。


满前光霁蔼可亲,纸上须眉殁犹视。别写持竿著鹿冠,想见当年好幽致。


尹生公后百馀年,不偶于时甘弃置。江海难消涕泪痕,斗牛自掩干将气。


皓首无从博酒温,终身已分餐菱芰。不敢披公第一图,愿与别图居第二。

雨夜旅江阁述怀

惊风落归雁,渺然天一方。如何江海士,并集珠丘旁。


霖雨从东来,玄云覆山冈。积旬忧旱魅,良苗今得望。


高楼恣欢赏,浊酒三五行。哀彼海滨人,无家托人乡。


珠丘虽我土,笳鼓如岩疆。民生日以促,后会安可常。


蜉蝣迷旦暮,神龙有飞藏。明朝脱长剑,濯足归沧浪。

铙歌

地北天南尽版图,幅员方广古来无。太平只在修文德,枢府临边是大儒。

西湖送春次王紫诠使君韵十首时积雨八旬矣四月朔日积雨偶晴故有此作寄余索和十首 其二

春来何处去何归,世上关心者亦稀。老景渐知前路逼,新花应又一年违。


桥边激激催流水,塔外层层透落晖。深羡使君闲此日,野人经月未开扉。

西樵送王说作

相送已惆怅,清溪更乱鸣。未穷生死理,难了别离情。


细草秋无路,长林晓有声。不须今夜月,还似昨宵明。

冬日端江舟中杂咏五首 其一

数家修竹旧临湍,门径今劳仰面看。记得秋初曾借泊,维舟刚在赤栏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