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李东阳的诗集959条

与李中舍应祯同饮时晹邸归叠前韵

我昔与君别,京华三见冬。远游隔江海,离思沈空濛。


相逢问衷曲,欲说已复慵。吾生苦多难,忧患为樊笼。


柔肠结成寸,意气惨不融。哀琴与断瑟,曲罢伤遗悰。


嗟子亦何为,所遭良独同。微霜降平地,响应礼山镛。


一语再三叹,对坐蹙两峰。君为空中鹤,我作墙下蛩。


孤鸣比咽调,各自悲秋风。愁城正突兀,险绝难为攻。


幸当樽俎间,赖此曲蘖功。李侯君乡彦,来自东邻东。


剧饮慕太白,清谈胜王戎。当筵列盛馔,岂论麦与葱。


山殽百种杂,海错千盘重。闭门谢俗客,不遣窥垣墉。


解我腰间鱼,絷我枥上骢。芳词吐珠玉,醉脸开芙蓉。


仰视天宇高,坐觉浮云空。兴狂欲起舞,两袖如旋蓬。


向非地主贤,感激安所蒙。酒酣出诗句,卷帙粲已充。


得非黄山谷,或者苏文忠。初如决洪水,势蹙崇伯凶。


又如骤天马,雾鬣天池通。如登巨鳌背,足蹑三山崇。


珠光照海月,下彻冯夷宫。我乃路傍蒿,不如山上松。


亦不如李桃,馀姿媚儿童。向来忘得失,我已效海翁。


狂言久闭口,一发偶为公。起辞屡被肘,顾我少从容。


自言有枰棋,可以为子供。胜欣败亦喜,有技岂必工。


君看敌国手,峙立如貔熊。谁云一丸泥,可作万雉封。


李侯掀髯笑,谓我此味浓。推手覆君局,馀欢付苍僮。


古来风流事,多出文章宗。如何嵇阮流,弃礼蔑敬恭。


桓桓卞将军,怒颊为之红。至今想风采,齿舌生寒锋。


宁将潋滟杯,涤此磊磈胸。国赋出吴会,王师在崆峒。


频年值水旱,力尽经营中。微官竟何事,簪佩随朝钟。


平生几丁字,愧彼两石弓。笑谈一开口,尘世真难逢。


从兹戒耽乐,乐事慎勿穷。

寿陈石斋母节妇竹枝七首 其三

教子读书还织缯,纺车哑哑绕青灯。母今发白子亦白,白发相看无限情。

画禽二首 其二

鸲鹆尔何烦,形巧不及舌。吾方怪其烦,有喙莫敢说。


雍雍在何树,此鸟众所悦。

送吴亚卿道本省母漳州二首 其一

地卿分职重东曹,南望家山隔暮涛。无计得归宁免乞,有亲能觐敢辞劳。


天风夜送飞帆急,海日晴翻舞袖高。莫为倚门烦侧席,太平勋望属时髦。

和师召步入西华韵

九衢香雾拥尘埃,望尽仙踪隔草莱。螮蝀影从桥底见,芙蓉花在镜中开。


碧桃黄竹无年岁,翠羽红鳞自去来。几度北安门外路,误骑羸马绕城回。

西湖草亭诗

淮阳城外西湖好,漫说杭州更颍州。云里乱山堆寺出,雨馀春水入田流。


官閒了却坡翁事,家在无烦范蠡舟。诗卷画图游子意,几回春梦绕芳洲。

次丹山屠都宪韵

煖风晴雪散瑶天,又向朝回宴集贤。碧树春阴高比盖,玉堂冰溜大于椽。


规程永乐千年制,衣钵文安两派传。刚道阳春无和者,丹山山上有诗仙。

厓山大忠祠诗四首 其二

汴城杭郭总丘墟,三百年来此卜居。海内山河非汉有,岭南民物是周馀。


行宫草草慈元殿,讲幄勤勤大学书。辛苦相臣经国念,有才无命欲何如。

应伯起墨梅

老香遗墨未全磨,见说咸淳似永和。画手人间那更得,澄心堂纸已无多。

陵祀归闻赐戴煖耳诸公有作再借前韵五首 其一

乌纱巾上透凉飔,一发君恩力未辞。赐煖宫貂同日戴,冒寒郊马有人骑。


耳闻明主如丝诏,心似穷民挟纩时。明向玉阶还稽首,羔羊重续退公诗。

次韵原博新庐有作

卜筑堂高迥出曹,牖风床雨睡能牢。鸱夷不语聊相伴,褦襶多情岂见挠。


迂叟乐应须水竹,醉翁心不在山醪。万间广厦君当见,似说苍生属望劳。

和顾天锡九日病起韵

几年清俸藉为郎,病起空斋落日黄。岁月半消书卷里,乡心偏近菊花傍。


门墙地僻秋生草,砧杵城高夜捣霜。闻说簿书催更急,未应潇洒伴诗囊。

早发沧州

片帆轻舸发沧州,野树离离散不收。两地伤心河上草,一灯残梦渚西楼。


尘生晓市人烟集,雾拥春城水气浮。我欲凭高问归雁,潇湘何处可维舟。

次韵杨应宁久旱三首 其二

万里长空晦复明,夜窗推枕昼还惊。真堪夏日流金石,不见天河洗甲兵。


耕穫有期空尽力,流离无地可聊生。绿衣年少谁言事,已识君王驻辇情。

夏太常墨竹

白发先朝老夏卿,酒酣随笔意纵横。空梁月落仙台迥,犹听清秋玉佩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