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杨士奇的诗集1326条

过习礼检讨家观菊不遇留三绝句 其二

短短垣墙不作篱,傍檐背日故开迟。好花正不论先后,无事频来坐少时。

寄何文渊

忽复经年别,思乡趣不稀。松筠还旧隐,山水溢清辉。


把钓银鲜滑,携镵紫蕨肥。南归吾有日,访剡兴无违。

雷道夫随侍朝京还见示途中诸诗辄用奉柬

帝子趋朝归上国,儒臣随侍历脩程。渌波不动听鼍鼓,白雁纷回避羽旌。


逦迤关河千嶂出,参差宫阙五云明。非因此去游观乐,谁识当时赋颂声。

自赞小像

老子今年七十三,不胜归思在江南。天恩若许辞簪绂,犹办纶竿钓石潭。

题孙佥事云山图 其一

九叠匡庐霄汉表,白云深护翠巑岏。绣衣使者经行处,写向霜台柏署看。

隔谷歌

严风凋角弓,钲鼓鸣不止。弟兄但隔谷,咫尺异生死。


丈夫报国甘苦辛,此时顾恩宁顾身。讵知兄弟左右手,临难方为行路人。


升高聊一望,力尽心未已。仰天呼兄兄不来,壮发冲冠直如指。


生为同气亲,死作异乡尘。自矜雄豪重仁义,谁保艰难不相弃。


岂不见南山桂树同根生,百年雨露同枯荣。又不见桓山之鸟同巢哺,欲去回翔不能征。


人生有情乃若此,天地惨寂终难平。呜呼宾客满堂歌伐木,且请停杯歌隔谷。

送王希积训导归西昌

子家县城西,我家县城东。两家世婚媾,况复文献风。


我生甫十年,时节诣王氏。所重先代交,肯耻遗孽子。


王氏两尊翁,颙昂众具瞻。长翁春阳煦,次翁秋霜严。


矜我故人孙,每见垂接诱。或頫摩其颠,或引执其手。


随事赐诲教,不间精与粗。亦或厉颜色,绳过及砭愚。


我稍辨路蹊,两翁厌尘世。老成一凋亡,如矇迷所逝。


后来琼台公,亦得承切磋。终焉聚时少,不如别日多。


中岁仕京华,而翁亦继起。同在玉堂署,还同职文史。


同心奉四圣,两京三十春。出入常相比,居止常相邻。


有酒相劝酬,有诗相赓咏。襟怀同一清,冰雪炯相映。


众星不逮旦,松柏见严冬。向来亲好人,存者两衰翁。


王氏森佳儿,玉树照庭庑。顾我独何为,忧煎迫心苦。


子出自昆冈,佩服书与诗。他乡屡邂逅,无几辄乖离。


朝家有大事,匍匐万里至。因遂跻高堂,觐省慰亲意。


十月蓟北寒,朔风断河流。岂不恋侍下,公程迫难留。


我具斗酒酌,送子即远道。追惟子先祖,中怀惄如捣。


峨峨邑黉宫,诜诜于子师。问学资其求,言动表其仪。


才器之所成,必出良模范。子家崇庆守,前矩犹可鉴。


为教在立本,致道而笃行。逝川苟不息,沛然达沧溟。


坦坦白龙洲,湜湜金鱼浦。庶闻百里间,士习追邹鲁。

从军行六章 其二

宝刀白昼鸣,旄头出西陲。平明有诏书,遴选行率师。


甲士百万馀,桓桓各如貔。慷慨出门去,妻子安足辞。

题卫以嘉藏盛子昭画

盛生家住吴山下,前代风流多见画。此图三尺更清奇,野水疏林澹潇洒。


风平云净霁景鲜,玻瓈倒映水中天。鉴湖洞庭不可辨,隔浦山光落钓船。


荡舟者谁定曾识,渺渺相望似相觅。寻常一曲沧浪歌,醉倚汀沙白鸥侧。


鸱夷羊裘世久无,浮世虚名安足沽。放怀纵意任所适,何处烟波无钓徒。

题玄宗游骊山图 其一

上马含娇不任扶,君王揽辔待齐驱。蓬莱宫里三千女,独自骊山从乘舆。

送曾振新除潜江簿

两家白下东西郭,尔叔童年日往还。进士怜渠继乡榜,除官复此出贤关。


淮南晓棹沙边月,江上晴看雨后山。荣捧恩书行素志,莫将离思动愁颜。

送杨昱归省 其三

同官同事复同宗,我与而翁道亦同。翁有佳儿信麟种,回看豚犬但心恫。

候司直不至晚发济宁

云边无处望归骖,一片离情逐暮帆。犹待联翩载黄鹄,同吹箫管过淮南。

送彭学修之兴宁知县

平生慕为县,可以恤嫠茕。不得真由命,傍观却怆情。


吾乡有彭子,发轫宰兴宁。送尔慎树立,行看起令名。

挽刘荣甫 其一

八十已过将九十,翛然物外等閒身。绣林山水堪怡悦,太息清风减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