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沈周的诗集809条

守岁

岁行殊碌碌,来往类瓜期。越日成新旧,关情有仳离。


画傩俱散后,白叟不眠时。孤注一年计,同人此夜私。


五穷无术遣,百拙信天为。举酒鸡鸣际,聊申缱绻辞。

冬日过田家

门枕碧流尽,垂杨列岸齐。树中茅映屋,垣外菜分畦。


噪雀丛晴薄,行人影潦溪。犬声吹暗窦,牛迹匊阴蹊。


罄折欢迎客,盘飧趣馔鸡。温言谢郑重,勤意效扶携。


设座蒲重荐,防飔壁旋泥。奔奔役邻舍,拜拜教孙儿。


滞饮容杯缓,延留怕日低。性情兼礼数,真至见天倪。

答明公送椿芽

山僧藜藿肠,采拾穷野味。灵芽漆园种,新摘带雨气。


盐蒸嫩绿愁,日曝微绀瘁。裹纸聊扼许,珍重不多遗。


仍传所食法,且嘱要精试。兼烹必双井,水亦惠山二。


及云性益寿,甫与昌阳比。香甘流齿颊,食过发吁嚱。


山僧苦薄相,折此八千计。本昧吾儒言,方长仁者忌。

悯日歌(弘治丙辰,七十岁作)

日既去,日复来。


来如赴,去如颓。


来是谁约?去是谁推?一来一去,彼此自禅续。


无与我事,何故使我心惊猜?似乎少年有根是汝拔,老丑


无种是汝栽。


百年所算三万六千日,自我而数指作枚。


我今行年已七十,历日二万五千枚。


所该百而去七大大半,又复使我心惊呆。


虽欲不惊呆,猛见霜丝雪缕垂两腮。


何况人生不满百,疾乌捷兔又如此而相催。


我思天地灵长之气十二万九千六百年,然后运穷劫尽荡而


为灰。


吾人亦谓参三才,胡乃其气短索不得相追陪。


准天地而言,人眇尘海之一埃。


慨岁月之玩人,同今古而一雷。


我无长绳系日住,亦无长戈挥日回。


亦不知学仙能久视,亦不知托佛能轮回。


而今而后,去之日付一杯,来之日付一杯,不忧罄其瓶,


耻其罍。


春暖秋凉,山边水隈,访黄菊,寻白梅。


秋月自与吾虑净,春云自与吾怀开。


昼游之地吾蓬莱,夕息之处吾夜台。


以殇视我吾老大,以彭视我吾婴孩。


信寿夭,吾何以外。


请享此见在,不乐胡为哉!

慰人受侮

先生无喜亦无嗔,默默熙熙满抱春。已办恕心何忤物,尽能虚已自容人。


卧凭高枕欺江雨,醉把深杯纳世尘。向晚不知花在地,开门一笑堕头巾。

挽东禅信公

匝顶霜根七十强,笑呵呵地佛心肠。


掀翻赵老茶公案,踏破林仙酒道场。


屋掩云萝秋榻静,经残松月夜窗凉。


我来借宿今无主,还拟呼之在醉乡。

三宿虎丘松巢

夕阳系缆有馀辉,入寺登登曲径微。孤塔白云平鸟背,疏林黄叶映僧衣。


临池吊剑寒泉在,扪石寻题古刻稀。便欲留诗补三过,眼花灯影不成挥。

朱泽民山水

睢阳老人营丘徒,意匠妙绝绝代无。


为留清气在天地,便就片纸开江湖。


长松落叶风细细,幽构萦萝倚江住。


壁虎书鱼荡水光,老屋疏茅通雨气。


老人不归空北山,芳杜春风应厚颜。


微官缚人万事拙,安得浮云相往还。


宦海黄尘迷白发,云壑风泉清入骨。


思家看画方兀然,叫落西窗子规月。

半清轩

一轩逼侧两弓余,心远何妨市上居。


盆里栽梅寄潇洒,壁间写竹看扶疏。


闲翻酒券供临帖,静借牙筹记读书。


日有茶烟与香篆,行人帘外欲停车。

十八邻

比比托邻并,相好逾百年。老少虽消息,林庐无改迁。


辛亥壬子岁,潢潦割相连。滔滔槩吴会,垫彼公私田。


田中不生谷,辟术无所传。嚼草草亦尽,仰面呼高天。


惟食累于世,不如枝上蝉。浑舍相抱哭,泪行间饥涎。


日夜立水中,浊浪排胸肩。大儿换斗粟,女小不论钱。


驱妻亦从人,减口日苟延。风雨寻塌屋,各各易为船。


忧厄久不解,岂免疾疫缠。死者随河流,沈骨鱼龙渊。


生者乞四方,所饱何处边。两年非一日,几日艰一饘。


逐逐更逐逐,去如飘叶然。飘叶或回风,故处还周旋。


一去叵测归,归亦何为廛。乡土及骨肉,岂绝情爱牵。


厚地莫容居,皇天不哀怜。四郊类兵变,苍莽空人烟。


盗贼国有讨,此祸力难援。州司旷恤典,势分与民县。


告诉走无门,何况病莫前。老夫廪无米,亦无广厦千。


对眼不忍见,衷肠惟火然。便欲吐我哺,纳彼止一咽。


众口相嗷嗷,欲足理莫全。故好成乖隔,载聚何因缘。

挽周原已医判

扁舟只近问栖迟,玉树惊非旧见时。别后正忧如许瘦,讣来已尽此生期。


世多不学番膺寿,天莫容官定有儿。头白老亲虽健在,封荣那塞丧明悲。

登妙高台

登台见青草,默默感今昔。江山本旧观,形胜我新识。


江山不因台,流峙天自辟。台固为江山,亦当为游客。


往来相无穷,有得与不得。坡老莫可呼,举酒酬江色。

郭璞墓

气散风冲岂可居,先生埋骨理何如。日中数莫逃兵解,世上人犹信葬书。


漂石龙涎春雾后,交沙鸟迹晚潮馀。祗怜玉立三峰好,浮弄江心月色虚。

谢顾天祥送将乐石

一拳奇骨胜仇池,落眼真看玉雪姿。急埽秋轩容突兀,更栽野竹与扶持。


已藏东海从深袖,便捲沧波答小诗。莫道空言尚加拜,此怀还托米颠知。

和陈惟夤先生姑苏钱塘怀古韵 其一

开国乐湖山,流观起高台。因有献楣人,木眚自兹来。


侈泰遂亡国,捲地惊风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