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王世贞的诗集4439条

省坐无赖阅杂册花草禽鸟凡十六色各成一绝漫题其后 其十二 白头翁

严霜种种映颠毛,莫更嫌人赋老饕。处处珍苞浑欲尽,可辞罗网入蓬蒿。

九友斋十歌 其十

汝今行年已半百,红颜欲皴鬓强白。人间治否岂系汝,胡不归来长局蹐。


祗园山水天与开,酉馆图书世希识。苍松翠竹月何限,酒美茶香春斗碧。


行间字字挟风霜,句里声声戛金石。莫言七尺世长物,借汝暂作千秋宅。


岂惟千秋借七尺,九友凭谁吐颜色。只今为汝进一言,微吟浅斟缩脚眠,归兮且夺天公权。

拟古七十首 其五十六 杨盈川炯游峡

蜀江自西来,日夜流不息。束为荆门峡,崩腾锁南国。


楚师既以

秋日垂暮郊眺有感

迹往忽若冥,念来浩无倪。遨游将抒抱,更使中不夷。


东轮背西鞅,荒楚属中逵。芊眠平芜合,郁术浮云驰。


回首崦嵫湛,恍睹皇乾卑。赴暝无停色,嘘枯有馀悲。


饥兔走顾罝,倦鸟详恶枝。岂不怀休饭,虞在罗伏机。


奈何服明哲,俛首就衔羁。大火弥原来,焉能以瑾辞。


龙战遗园绮,鸿冥辨孙嵇。神龟安曳涂,雄鸡惮为牺。


冯生超自洒,人理其庶几。

题阙 其八十七

艺祖惇友于,淳熙不良弟。空宫閟丘嫂,阴刃戕二嗣。


奚必柱斧声,然后乃成弑。普也社稷臣,驱除每先意。


其误不在今,误在书金柜。何物一老妪,乱经徇所庇。


每读梁孝书,窃贤窦詹事。

过八公山作

八公昔事淮南王,丹成不救淮南亡。人言淮王上天去,八公骖乘同翱翔。


不然五百馀年后,能使氐眼成苍茫。白石依然白鼻马,绿杨俱作绿沈枪。


晋祚灵长岂在汝,呜呼女辈诚荒唐。君不见淮南城外兵百匝,淮南令公朝玉皇。

古意再贻于鳞 其一

飘风起何因,吹氛荡华月。为照虽未周,畴能讥其缺。


众草媚春晖,亭亭违阳柏。雪霜心已知,侵凌表孤直。


秉道不见明,愚者嗤无益。覼缕类谗词,要子在深择。


子其宁尔怀,齐轨之中陌。

登西山

乱削芙蓉碧霭攒,千盘转尽自成寒。清秋殿阁空中见,落日旌旗树杪看。


北眺浮云生大卤,东回紫气抱长安。向来弓剑曾游地,万壑松风度急湍。

有荐新蚕豆樱桃麦蚕者邀印师共尝之戏成一章

麦秋麦作蚕,蚕月蚕名豆。豆作绿珠圆,蚕似碧玉皱。


家老悯我馋,倾筐前为寿。樱桃况初熟,可以佐春酎。


念无水晶盘,写自翡翠袖。野人欣及新,俭岁享惭厚。


印师独不然,入口如倾溜。天厨与贫里,等付一饱后。


迦叶须菩提,妄心分去就。

送蔡子木守衡州

少年为郡肃清修,京洛相携赋壮游。一去蔡邕谁倒屣,可堪王粲独登楼。


插天衡岳层层碧,绕郭湘江细细流。莫向秋风悲日远,长沙今得比中州。

春旱三章 其三

孑孑数馀黎,辽辽殊未央。银镂穷天府,技击歼朱方。


比井稀宿籍,在公乏栖粮。使者东西来,玺书正相望。


轮蹄金纠错,鞭笞血纵横。侧窥骄阳意,毋乃帝未详。


矫首盻穹苍,沈深竟难量。

答赠戚都督二十韵

十年缠杀气,闽海欲沈沦。自展风云略,因窥天地仁。


一餐思报主,百战肯谋身。宝剑酬心热,钱刀结侠贫。


捣批期尽敌,跳荡不无神。纩挟单言转,醪投万念均。


昆阳愁虎豹,充国让麒麟。梦协非熊久,恩看锡马频。


重茅颁节钺,双绶绾金银。日月宽南顾,星河捧北辰。


耳闻铃阁暇,手写道经新。馀力开文苑,孤怀寄酒人。


忽来鸿雁色,乍与薜萝春。缟纻乡仍贵,琼瑶报未真。


病馀疑管鲍,意外得雷陈。己铩抟猋翼,谁沾涸辙鳞。


千秋空在掌,五岳自为邻。筐篚惭宗测,壶歌忆祭遵。


几时青雀舫,相对白纶巾。颇诧为渔旧,桃花好问津。

右司马私署之兑隅有轩三楹前列数石若冈阜植以时卉一命觞觞之繫以长语

昔余圃离薋,垒石当轩牖。间借凝霰崇,暂收停云黝。


麋鹿性所便,鹪鹩愿毋负。不谓志转奢,遂辟弇中亩。


莽苍跨陇植,历落排空阜。却顾旧所栖,旷若吞八九。


昼泛穷渊源,宵游堕参斗。主席或不冠,客衣从短后。


易世非所论,此生毕吾有。何意咫尺书,遂夺匹夫守。


问我官何署,叨从司马右。问我居何所,尚书巷西口。


既鲜履道竹,亦阙彭泽柳。造物或见怜,谓我癖如旧。


石颇余数拳,地仅盈十肘。敢烦离薋较,宛尔一培塿。


植以朝荣花,听杂野生莠。亭午初散衙,欣然缓其绶。


尚儿致盘飧,海儿捧卮酒。何必高轩过,傀俄自称寿。


人生百年内,所值皆归偶。安能歌五侯,且复艳三妇。


却问洛城南,金谷今在否。

至京口承陈从训相送丹阳道中留赠

京口三山产三杰,中有陈生擅三绝。爱将肝胆输故人,除却图书无长物。


老夫抖擞金陵尘,劳生远送情更真。报汝弇中自天地,明年共赏糟丘春。

自警

饮光迹乐章,形天舞干戚。业从定中现,死作生时剧。


习气苟尚存,穷劫犹未息。所以西竺言,荡然净八识。


而我独胡为,苦搜纸上迹。浅或解焚诵,粗能节衣食。


忽起人我相,纷纷填胸臆。虽或祛之早,犹恐中伏匿。


猋风突如来,吹入罗刹国。恶固不可为,善亦竟何益。


善恶了不思,如如湛常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