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韩淲的诗集1824条

蹈中见过山间 其二

三月多风雨,门前涧水侵。岸花无一片,园柳忽成阴。


有客因留饮,呼儿取次斟。桥南春郭外,珍重肯幽寻。

次韵 其四

破晓鸣钲催彩舫,近昏吹笛认旗亭。诗人也作联翩去,只此游人眼觉醒。

山中上巳宋六成甫见过留饮

风光流转景常新,且乐林泉自在身。曲水流觞知上巳,落花啼鸟近残春。


快倾座上一壶酒,莫染人间半点尘。兀兀篮舆好归去,路平微雨草如茵。

浣溪沙(醉木犀)

一曲西风醉木犀。天香吹梦入瑶池。钗横犹记未开枝。


花重嫩舒红笑脸,叶稀轻拂翠颦眉。酒醒残月雁声迟。

清平乐(次韵)

萧然在涧。景色秋来冠。几缕明霞红未断。矫首时时遐观。


回思五马清游。分明前辈风流。留作山间佳话,更谁愁上眉头。

阮郎归(客有举词者,因以其韵赋之)

小楼秋霁碧阑干。中人初薄寒。霜风吹我到湖山。平林斜照残。


空阔里,有无间。牵萝翠袖闲。篮舆兴尽却愁还。断肠歌未阑。

太常引(腊前梅)

小春时候腊前梅。还知道、为谁开。应绕百千回。夜色转、参横斗魁。


十分孤静,替伊愁绝,片月共徘徊。一阵暗香来。便觉得、诗情有涯。

咏陶弘景

山中宰相陶隐居,所注本草将何如。更题真诰作神遇,佳梦是实宁非虚。


人生形神为干躯,心欲造设气乘除。瞬息变幻争夺途,入山何难可踌躇。


玉波流烟照林庐,岚影爽气归衣袪。晏起早卧食息馀,三景九道回八区。


一再传其坐忘欤,俛仰今昔多忧虞。荣名中人天机浅,言与不言养恬愉。

采桑子(又一首)

萧萧两鬓吹华发,老眼全昏。徙倚衡门。岁晚寒消涧水痕。


含情更觉沧洲远,欲语谁论。窈窕孤村。细雨梅花只断魂。

赵十读通鉴有诗和韵赠之

胸蟠万卷富,莫受半点尘。治道杂朱紫,圣涂缠荆榛。


谁将十七史,一笔能具陈。论说兼轲雄,纪载由周秦。


首明礼与分,世变损益因。裕陵锡序尊,惟恐书易沦。


后学今如何,识治宜蔚彬。区区李唐臣,魏陆犹言仁。


南北固分合,夷夏宁屈伸。往哉涑水翁,元祐第一人。


帝谓胜荀悦,我生岂不辰。

登晒蓑台

半村台上看晒蓑,风日清美奈翁何。山空无云江不波,老来渔钓閒婆娑。


门前车马谁经过,取浊酒饮健句哦。我虽不言兴已多,却因此翁思老坡。

黄帐干琴一张云澄心堂旧物也因以次韵 其三

草衣塔院听鸣弦,妙悟分明恰似禅。愧我初非子期耳,但知声和醉吟边。

李信州挽诗 其二

家世既如此,为邦可谓贤。廉名前后少,俭德始终全。


时喜政平矣,吏嫌民晏然。下车虽未久,遗爱玉溪边。

送郑元老教授衡州

三代之学废,专门竞成家。经隔千百年,孔庙徒奢誇。


我朝跨两汉,斯文惟有涯。天下书院中,赐书几五车。


石鼓亦佳处,湘流带长沙。衡山为其冲,南国无以加。


猗与庆历盛,风化浃迩遐。州县俱养士,开设始足嘉。


或困举子习,沉思实堪嗟。公卿比涂出,歆艳孰敢哗。


淳熙二三贤,使节连帅牙。葺彼旧遗事,丘记镇淫哇。


青春复来守,讲道方萌芽。古意忽不嗣,政治由隆污。


只今数间屋,定知未倾斜。如君肯交我,分教且及瓜。


杳渺上重湖,霜风动梅花。它乡莫回首,空使望眼赊。


岁月信逾速,人事纷攫拿。勉勉俪前修,无缪毫釐差。

桃源忆故人(杏花风)

杏花雨里东风峭。不比寻常开了。枝上飞来多少。人与春将老。


山城灯火笙箫杳。梦到十洲三岛。睡觉绮窗清晓。绿遍池塘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