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高启的诗集593条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游灵岩记

  吴城东无山,唯西为有山,其峰联岭属,纷纷靡靡,或起或伏,而灵岩居其词,拔其挺秀,若不肯与众峰列。望之者,咸知其有异也。


  山仰行而上,有亭焉,居其半,盖以节行者之力,至此而得少休也。由亭而稍上,有穴窈然,曰西施之洞;有泉泓然,曰浣花之池;皆吴王夫差宴游之遗处也。又其上则有草堂,可以容栖迟;有琴台,可以周眺览;有轩以直洞庭之峰,曰抱翠;有阁以瞰具区之波,曰涵空,虚明动荡,用号奇观。盖专此郡之美者,山;而专此山之美者,阁也。


  启,吴人,游此虽甚亟,然山每匿幽閟胜,莫可搜剔,如鄙予之陋者。今年春,从淮南行省参知政事临川饶公与客十人复来游。升于高,则山之佳者悠然来。入于奥,则石之奇者突然出。氛岚为之蹇舒,杉桧为之拂舞。幽显巨细,争献厥状,披豁呈露,无有隐循。然后知于此山为始著于今而素昧于昔也。


  夫山之异于众者,尚能待人而自见,而况人之异于众者哉!公顾瞻有得,因命客赋诗,而属启为之记。启谓:“天于诡奇之地不多设,人于登临之乐不常遇。有其地而非其人,有其人而非其地,皆不足以尽夫游观之乐也。今灵岩为名山,诸公为名士,盖必相须而适相值,夫岂偶然哉!宜其目领而心解,景会而理得也。若启之陋,而亦与其有得焉,顾非幸也欤?启为客最少,然敢执笔而不辞者,亦将有以私识其幸也!”十人者,淮海秦约、诸暨姜渐、河南陆仁、会稽张宪、天台詹参、豫章陈增、吴郡金起、金华王顺、嘉陵杨基、吴陵刘胜也。

姑苏杂咏 偃松行(在天平山西,旧文正书院

龙门西冈魏公祠,祠前有松多古枝。


长身蜿蜒横数亩,巨石作枕相撑持。


春泥半封朽死骨,冻藓全聚皴生皮。


无心昂耸上霄汉,偃仰独向荒山垂。


蛰雷振岳撼不动,一载一梦醒何迟。


政如卧龙未起日,深意有待风云期。


太湖月出照夜魄,天峰雪积埋寒姿。


涛声时吼若鼾息,野老惊起山僧疑。


左仰右屈各异态,天自出巧非人为。


画师安能把笔写,稚子岂敢操斤窥。


杜陵枯楠已憔悴,蜀相老柏非瑰奇。


何如此树怪且寿,呵卫定想烦灵祇。


不知已阅几人代,游客过尽今存谁。


明堂屡兴不见取,得全正爱同支离。


我尝来观忍遽反,醉坐其上高吟诗。


葛陂筇竹亦腾化,神物终去可久羁。


何当一叱使飞起,载我万里游天池。


他年还访旧城郭,正是白鹤归来时。

江南意

妾本南国姝,父母爱如珠。


貌岂惭明镜,身才称短襦。


学成采莲唱,晓出横塘上。


舟小复身轻,随风两摇荡。


归时曲岸傍,恰见贵游郎。


辍歌欲转棹,花浅不堪藏。


将嗔却成哂,相问那能隐。


虽怜郎意深,终嫌妾家近。


回首各盈盈,南湖月又生。


烟波三十里,都是断肠情。

海上逢王常宗雨夜同宿陈氏西轩

故人散尽独君存,风雨相逢海上村。


尊酒饮阑言不尽,更留余烛照黄昏。

沁园春·寄内兄周思谊

忆昔初逢,意气相期,一何壮哉。拟献三千牍,叫开汉阙;蹑一双屩,走上燕台。我劝君酬,君歌我舞,天地疏狂两秀才。惊回首,漫十年风月,四海尘埃。
台挲旧剑生苔,叹同掩衡门尽草莱。视黄金百镒,已随手去;素丝几缕,欲上头来。莫厌栖栖,但存耿耿,得失区区何足哀。心惟愿,对尊中酒满,树上花开。

入郭过南湖望报恩浮图

雨过春波柳浪香,布帆归缓怕斜阳。


渔人为指江城近,一塔船头看渐长。

赋得蝉送别

疏槐细柳中,凉占一枝风。


蜕出形犹弱,惊飞响未终。


雨来林馆静,日下驿门空。


离管尊前发,凄凉调正同。

送梅侯赴钱塘

一鹤随车到郡朝,剩山残水尚萧条。


碗藏秋冢金方出,箭插寒沙铁未销。


重见花开非旧赏,初闻麦秀是新谣。


几时南作诸侯客,酾酒江亭看晚潮。

焚香

斜霏动远吹,暗馥留微火。


心事共成灰,窗间一翁坐。

无题

顾影出中堂,长眉学内妆。


本为戚里妇,不是狭斜娼。


扇扑园中蝶,筝弹《陌上桑》。


相逢不敢笑,只恐断君肠。

晓发山驿

风残杏花晓,马上闻啼鸟。


茅店未开门,山多住人少。

始自西山移寓江渚夜闻雨有作

客身移宿浦云东,孤馆残灯与旧同。
夜静空江无落叶,雨声惊不似山中。

孤雁

衡阳初失伴,归路远飞单。


度陇将书怯,排空作阵难。


呼群云外急,吊影月中残。


不共凫鸑宿,蒹葭夜夜寒。

暂宿行营舟中二首 其一

蒹葭霜露冷侵船,落雁惊乌总未眠。戍卒独明高栅火,居人同宿废村烟。


醉中远梦欺长夜,乱里穷愁折壮年。莫问身闲何到此,久思提剑学防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