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王守仁的诗集472条

火秀宫次一峰韵三首 其三

落日下清江,怅望阁道晚。人言玉笥更奇绝,漳口停舟路非远。


肩舆取径沿村落,心目先驰嫌足缓。山昏欲就云储眠,疏林月色与风泉。


梦魂忽忽到真境,侵晓遁迹来洞天。洞天非人世,予亦非世人。


当年曾此寄一迹,屈指忽复三千春。岩头坐石剥落尽,手种松柏枯龙鳞。


三十六峰仅如旧,涧谷渐改溪流新。空中仙乐风吹断,化为鼓角惊风尘。


风尘惨淡半天地,何当一扫还吾真?从行诸生骇吾说,问我恐是兹山神。


君不见广成子,高卧崆峒长不死。到今一万八千年,阳明真人亦如此。

双峰遗柯生乔

尔家双峰下,不见双峰景。如锥处囊中,深藏未脱颖。


盛德心愈卑,幽人迹多屏。悠然望双峰,可以发深省。

双峰

凌崖望双峰,苍茫竟何在?载拜西北风,为我扫浮霭。

有室七章

有室如虞,周之崇墉。窒如穴处,无秋天冬。


耿彼屋漏,天光入之。瞻彼日月,何嗟及之。


倏晦倏明,凄其以风。倏雨倏雪,当昼而蒙。


夜何其矣,靡星靡粲。岂无白日,寤寐永叹。


心之忧矣,匪家匪室。或其启矣,殒予匪恤。


氤氲其埃,日之光矣。渊渊其鼓,明既昌矣。


朝既式矣,日既夕矣。悠悠我思,曷其极矣。

江上望九华山二首 其二

穷探虽得尽幽奇,山势须从远望知。几朵芙蓉开碧落,九天屏嶂列旌麾。


高同华岳应天忝,名亚匡庐却稍卑。信是谪仙还具眼,九华题后竟难移。

冬夜偶书

百事支离力不禁,一官栖息病相侵。星辰魏阙江湖迥,松柏茅茨岁月深。


欲倚黄精消白发,由来空谷有馀音。曲肱已醒浮云梦,荷蒉休疑击磬心。

再至阳明别洞和邢太守韵二首 其一

春山随处款归程,古洞幽虚道意生。涧壑风泉时远近,石门萝月自分明。


林僧住久炊遗火,野老忘机罢席争。习静未缘成久坐,却惭尘土逐虚名。

赠守中北行二首 其一

江北梅花雪易残,山窗一树自家看。临行掇赠聊数颗,珍重清香是岁寒。

赠熊彰归

门径荒凉蔓草生,相求深愧远来情。千年绝学蒙尘土,何处澄江无月明?


坐看远山凝暮色,忽惊废叶起秋声。归途望岳多幽兴,为问山田待耦耕。

卧病静慈写怀

卧病空山春复夏,山中幽事最能知。雨晴阶下泉声急,夜静松间月色迟。


把卷有时眠白石,解缨随意濯清漪。吴山越峤俱堪老,正奈燕云系远思。

赠阳伯

阳伯即伯阳,伯阳竟安在?大道即人心,万古未尝改。


长生在求仁,金丹非外待。缪矣三十年,于今吾始悔。

火秀宫次一峰韵三首 其一

兹山堪遁迹,上应少微星。洞里乾坤别,壶中日月明。


道心空自警,尘梦苦难醒。方峤由来此,虚无隔九溟。

再游延寿寺次旧韵

历历溪山记旧踪,寺僧遥住翠微重。扁舟曾泛桃花入,歧路心多草树封。


谷口鸟声兼伐木,石门烟火出深松。年来百好俱衰薄,独有幽探兴尚浓。

沅水驿

辰阳南望接沅州,碧树林中古驿楼。


远客日怜风土异,空山惟见瘴云浮。


耶溪有信从谁问,楚水无情只自流。


却幸此身如野鹤,人间随地可淹留。

书扇面寄馆宾

湖上群山落照晴,湖边万木起秋声。何年归去阳明洞,独棹扁舟鉴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