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王守仁的诗集472条

送徽州洪俴承瑞

平生举业最疏慵,挟册虚烦五月从。竹院检方时论药,茆堂放鹤或开笼。


忧时漫有孤忠在,好古全无一艺工。念我还能来夜雪,逢人休说坐春风。

登蟂矶次草泉心刘石门韵二首 其一

中流片石倚孤雄,下有冯夷百尺宫。滟滪西蟠浑失地,长江东去正无穷。


徒闻吴女埋香玉,惟见沙鸥乱雪风。往事凄微何足问,永安宫阙草莱中。

丰城阻风

北风休叹北船穷,此地曾经拜北风。


句践敢忘尝胆地,齐威长忆射钩功。


桥边黄石机先授,海上陶朱意颇同。


况是倚门衰白甚,岁寒茅屋万山中。

中秋

去年中秋阴复晴,今年中秋阴复阴。百年好景不多遇,况乃白发相侵寻。


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山河大地拥清辉,赏心何必中秋节。

夜宿天池月下闻雷次早知山下大雨三首 其二

野人权作青山主,风景朝昏颇裁取。岩傍日脚半溪云,山下声声一村雨。

咏良知四首示诸生 其三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

元月三首 其三 三日风

一雾二雨三日风,田家卜岁疑凶丰。我心惟愿兵甲解,天意岂必斯民穷。


虎旅归思怀旧土,銮舆消息望还宫。春盘浊酒聊自慰,无使戚戚干吾衷。

泰山高次王内翰司献韵

欧生诚楚人,但识庐山高,庐山之高犹可计寻丈。


若夫泰山,仰视恍惚,吾不知其尚在青天之下乎,其已直出青天上?


我欲仿拟试作《泰山高》,但恐培塿之见未能测识高大,笔底难具状。


扶舆磅礴元气钟,突兀半遮天地东。南衡北恒西泰华,俯视伛偻谁争雄?


人寰茫昧乍隐见,雷雨初解开鸿蒙。绣壁丹梯,烟霏霭䨴。


海日初涌,照耀苍翠。平麓远抱沧海湾,日观正与扶桑对。


听涛声之下泻,知百川之东会。天门石扇,豁然中开。


幽崖邃谷,襞积隐埋。中有逐世之流,龟潜雌伏,餐霞吸秀于其间,往往怪谲多仙才。


上有百丈之飞湍,悬空络石穿云而直下,其源疑自青天来。


岩头肤寸出烟雾,须臾滂沱遍九垓。古来登封,七十二主。


后来相效,纷纷如雨。玉检金函无不为,只今埋没知何许?


但见白云犹复起封中,断碑无字天外日月磨刚风。


飞尘过眼倏超忽,飘荡岂复有遗踪。天空翠华远,落日辞千峰。


鲁郊获麟,岐阳会凤。明堂既毁,闷宫兴颂。宣尼曳杖,逍遥一去不复来,幽泉呜咽而含悲,群峦拱揖如相送。


俯仰宇宙,千载相望。堕山乔岳,尚被其光。峻极配天,无敢颉颃。


嗟予瞻眺门墙外,何能彷佛窥室堂?也来攀附摄遗迹,三千之下,不知亦许再拜占末行。


吁嗟乎,泰山之高,其高不可极,半壁回首,此身不觉已在东斗傍。

游瑞华二首 其一

簿领终年未出郊,此行聊解俗人嘲。忧时有志怀先达,作县无能愧旧交。


松古尚存经雪干,竹高还长拂云梢。溪山处处堪行乐,正是浮名未易抛。

登大伾山诗

晓披烟雾入青峦,山寺疏钟万木寒。
千古河流成沃野,几年沙势自风湍。
水穿石甲龙鳞动,日绕峰头佛顶宽。
宫阙五云天北极,高秋更上九霄看。

虾子禅

杖藜何处问虾禅,回首胥村锁暮烟。一曲渔歌秋浦外,腥风吹满渡头船。

长生

长生徒有慕,苦乏大药资。名山遍探历,悠悠鬓生丝。


微躯一系念,去道日远而。中岁忽有觉,九还乃在兹。


非炉亦非鼎,何坎复何离。本无终始究,宁有死生期?


彼哉游方士,诡辞反增疑。纷然诸老翁,自传困多歧。


乾坤由我在,安用他求为?千圣皆过影,良知乃吾师。

太息

一日复一日,中夜坐叹息。庭中有嘉树,落叶何淅沥。


蒙翳乱藤缠,宁知绝根脉。丈夫贵刚肠,光阴勿虚掷。


头白眼昏昏,吁嗟亦何及。

碧霞池夜坐

一雨秋凉入夜新,池边孤月倍精神。潜鱼水底传心诀,栖鸟枝头说道真。


莫谓天机非嗜欲,须知万物是吾身。无端礼乐纷纷议,谁与青天扫宿尘?

寄张东所次前韵

远趋君命忽中违,此意年来识者稀。黄绮曾为炎祚出,子陵终向富春归。


江船一话千年阔,尘梦今惊四十非。何日孤帆过天目,海门春浪扫渔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