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黄景仁的诗集6188条

点绛唇 题遐庵竹石画卷

劲节寒梢,盎胸不尽丹渊稿。中庭月皎。影放千寻表。


翠袖空山,日暮怜幽草。苔窠老。吟鸾玄杳。忧恨西窗晓。

金缕曲·寒雅

何处昭阳殿。叹年年、为天磨折,霜鋋风箭。也识玉颜人已去,尚自故林凄恋。


曾不见、闹春莺燕。替诉同群栖托苦,祗哑哑、心事教谁辨。


恶声报,听人便。


九霄鸾鹤翱翔惯。到而今、一般潦倒,伤心劫换。怪煞儿童涂抹易,狼籍墨痕成片。


剩终古、垂杨相伴。到处雪装银世界,爱羽毛、守黑知难变。


凤随我,亦非愿。

丙寅秋,木犀盛开,诚斋与张功父唱和五首,鲜新帖妥,自然入格,戏用其韵,功父南湖之未逮南溪乎哉 其二

谁把秋花绚满林,西星作意用工深。聿来胥宇香为窟,乃裹糇粮粟是金。


柯在好添修月斧,杵寒莫上捣衣砧。小山富贵谁能及,桃李漫山响寂沈。

南歌子第二体 夏景

待月调莺槛,乘风斗鸭栏。妆成茉莉与珠兰。簪向鬓边香发、扑冰纨。

哭夫子 其十

蜀魄啼鹃道路长,鹡鸰无复雨连床。中郎事业书千卷,子敬人琴泪几行。


不死丹心终化石,馀生青鬓总成霜。与君不共齐眉案,纸阁芦帘瘗孟光。

落花诗

园林春色已无多,片片飘零奈若何。空里乾坤原变幻,梦中今古易蹉跎。


还将残艳资鱼腹,留取香泥补燕窝。欲使繁华常在眼,莫嫌炀帝费绫罗。

怀朱集老

酒泉太守老醉翁,养和药囊半疏桐。怵之以死耳边风,自言不死化痴龙。


雪夜月夜呼巴童,倾杯覆碗四五通。刀槊杀声满虚空,蹑屩刺天之危峰。


背负鸱夷无戚容,持螯牛饮眠高松。吾怀此老吾欲从。

晚夏纳凉

梧阴已过墙,推枕别羲皇。树脚留残雨,山眉媚夕阳。


私蛙登草阁,幺凤宿花房。野色苍茫至,迎风闻暗香。

集吴香亭太常斋见所藏孙雪居董香光书画合册作歌

人言诗妙画难尽,我言是诗皆画境。人言书妙从画参,我言画亦书理兼。


云闲董尚书,书法昔无敌。挥写唐人五七言,金壶汁破霞笺色。


汉阳太守孙雪居,力追诗意为补图。忽忘笔墨在何许,时见云烟空欲无。


咫尺何论万里势,萧瑟苍茫极能事。是书是画两不分,呵成一片青霞气。


汉阳烟树连晴川,两公宦游争后先。我亦楼头访崔颢,昔人不见心茫然。


古人多少登楼客,名籍谁应跨鹤仙。太常先生重毫素,不薄今人尤爱古。


寒宵觞客观宝台,墨光酒气相旋舞。我于斯事罕一优,不嫌百读揩昏眸。


祇今墨妙知谁似,俯仰人间三百秋。

山行杂诗 其二

行行度深樾,自顾不见影。一风吹我衣,百体共凄警。


平生轻路心,内反犹耿耿。虚气一相乘,壮志不可骋。


论事贵及身,此理庶堪省。

即席分赋得卖花声二首

何处来行有脚春,一声声唤最圆匀。
也经古巷何妨陋,亦上荆钗不厌贫。
过早惯惊眠雨客,听多偏是惜花人。
绝怜儿女深闺事,轻放犀梳侧耳频。

摘向筠篮露未收,唤来深巷去还留。
一场春雨寒初减,万枕梨云梦忽流。
临镜不妨来更早,惜花无奈听成愁。
怜他齿颊生香处,不在枝头在担头。

庄椿岁 除夕

全家挨到今宵,雨声尚打谯楼鼓。怒涛中坐,劫灰中老,阵云中住。


履道坊深,景阳钟动,梦痕盘古。算春花秋月,弯强寸寸,如云卷风吹去。


秪有烽烟如故。问蛇年蜕将何处。百年过半,缚船送鬼,万山无路。


爆竹声销,官梅寒重,银虬暗数。似新人近了,旧人将别,在鸡鸣渡。

出太平上南门

溪南横渡采虹坊,三月南州春有光。孤鹜平飞鸭水绿,远林低衬菜花黄。


瑞麻石响迟洪氏,怀衮楼虚对谢郎。小别城门略惆怅,诸生一揖总难忘。

后观潮行

海风捲尽江头叶,沙岸千人万人立。怪底山川忽变容,又报天边海潮入。


鸥飞艇乱行云停,江亦作势如相迎。鹅毛一白尚天际,倾耳已是风霆声。


江流不合几回折,欲折涛头如折铁。一折平添百丈飞,浩浩长空舞晴雪。


星驰电激望已遥,江塘十里随低高。此时万户同屏息,想见窗棂齐动摇。


潮头障天天亦暮,苍茫却望潮来处。前阵才平罗刹矶,后来又没西兴树。


独客吊影行自愁,大地与身同一浮。乘槎未许到星阙,采药何年傍祖洲。


赋罢观潮长太息,我尚输潮归即得。回首重城鼓角哀,半空纯作鱼龙色。

山馆夜作

长夜山窗面面开,江湖前后思悠哉。


当窗试与然高烛,要看鱼龙啖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