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李石的诗集286条

悟仙庵

担头活计任推移,前世生身后世知。


沥血山中留语句,至今橛上系驴儿。

羡他雪色一般同,点缀苍苍滓太空。


白比虾蟆终蚀月,轻如蝴蝶乱随风。


不容著迹无人处,漫借作光似我穷。


翠竹疏梅成佛地,未嫌冻立此山中。

谢夏彦博知县惠落雁木并紫筍茶绿菜二首

入用定知材见伐,不鸣仍以雁遭烹。


漆园二物都疑著,老去从军得细评。

携子孙到四明洞节叙有感

四昨本山名,与洞屹相向。


取山以名洞,足以迎景贶。


我非济时才,香火三遣放。


再为玉局吏,圣恩覃旷荡。


有如鉴湖乞,均逸江海上。


圆也如乃翁,历历耗心匠。


三径同蒋诩,五柳比元亮。


一日培壅力,百年基址壮。


桃李遵旧蹊,松竹缘叠嶂。


林花拂朝晴,山鸟激清响。


园人收果实,夏秋各有饷。


谁云橐驼种,已有猢孙藏。


翁前携客来,未免策拄杖。


崎岖到洞门,衰病筋力强。


洞中亦虚白,喜气含万象。


俎豆具仓猝,一杯复一唱。


山果与山花,足以备清赏。


杯盘旨味薄,笔墨醉语妄。


醉中忽抬眼,云巢仍在望。


投杯揽衣起,涕泪立惆怅。


云巢我师友,白玉已黄壤。


相距洞与山,风雨灯烛晃。


有如对床夜,了不隔寻丈。


他日吾子孙,丹青二老像。

舟次湖口追忆任明府

重来又十年,山水故凄然。


独雁仍为旅,双凫已作仙。


浊流分蜀派,青色聚淮烟。


石上罾鱼者,犹言县令贤。

再次韵计教授

糟丘尽醉国人狂,谁似东家礼义乡。


万卷短檠磨岁月,一生寒砚敌水霜。


饭牛坐待扶桑白,战马初归塞草黄。


奏牍三千君未晚,殿帏正要上书囊。

沉黎四首 其二

蜀相披荒垒,唐人拓密林。四川襟带重,六诏雾云深。


盐米成民业,珠犀作吏箴。官閒无一事,闭閤念亲心。

沉黎四首

九折山围市,双溪水浸田。


号风吹客袖,落雪舞蛮氈。


塞上寻归马,波间畏跕鸢。


此生随所适,老去合乘边。

到夔门呈王待制

手挈东风上水关,凤书迎日看新班。


五湖家世乌衣巷,三峡楼台赤甲山。


画戟门开春尽永,卧龙帐稳海波閒。


安危大计须公等,天定应知即赐环。

扇子诗 其七十五

芙蓉香泛白蘋洲,杨柳吹花玉雪浮。且喜两边无一事,五更鼓角月当楼。

病中谢三山问讯

我昔择师友,所至多朋俦。


道义自然合,如以胶漆投。


一官既已得,势利寻戈矛。


向者市道交,日亲成日讎。


仅余山林士,共结方外游。


一语不及俗,自是无悔尤。


况乃生死事,同参无异谋。


何暇及汝曹,惴惴性命忧。


此间地步窄,椰子包山丘。


三山妙僧杰,道眼宽处求。


怜我本逐客,饥冻妻孥羞。


有如呼云鹤,拍拍青泥沟。


傥非香火缘,讵肯相恤收。


阿璋栴檀林,手挽银河流。


便欲洗俗辈,欢喜解我愁。


阿兴两随我,五湖盟白鸥。


对师思亡友,中忆烂银钩。


阿鉴殊可人,出世依大侯。


禅学瑄演辈,圭峰家法优。


人人蹴龙象,一笑风马牛。


死鼠岂凤食,徒然赫鸺鹠。


行藏汝自用,吾生去来休。

谢夏彦博知县惠落雁木并紫笋茶绿菜二首 其一

紫笋先期火未钻,绿芹犹及荐春盘。江湖别后浑忘味,忍把南烹累长官。

苦胃不出二首

眇小酲醲总见欺,颠狂苦诉有谁知。


五音莺自调歌舌,百药蜂能酿蜜脾。


世态只堪春睡美,鬓丝偏与落花宜。


欲因耆旧寻乡路,投劾翻然恐未迟。

次韵谊夫九日忆去岁共游东林

菜饮无期岁已侵,高谈何处著幽深。


二年旅寄不堪说,九日盟寒那复寻。


此地有时容醉玉,寒花无数吐秋金。


与君成是无诗句,闻道西山似竹林。

海山堂

海水际天水,海山蔚空青。


万里供远目,随处来户庭。


庭中森紫翠,户内含虚明。


澄波汲引入,螺黛叠甃成。


空光集云气,岑碧延日星。


逍遥等一物,大小随所经。


高霞渺三韩,众水涵四溟。


仙驭来何迟,上天跨鲲鲸。


用意敢自隘,万虑凝秋清。


夙缘有悟契,矫首鸿鹄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