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姚燮的诗集2535条

紫骝马二章 其二

太行兀兀天尺咫,驱我紫骝行万里。白云四极无鸿翔,顾视万里多清霜。


毛秃骨青,安得刍豆?佩剑不鸣,壮士颜瘦。壮士胡归来,紫骝一步千徘徊。


郭隗已死,何有黄金台,顾视万里多尘埃。

暗香

自怜春色。怕燕迎雁送,年华催急。背石亸鬟,庭院无人坐方寂。


缄住灵蕤一寸,恁猜透、南枝消息。倘倚向、斜照栏杆,抽怨弄湘笛。


天碧。望何极。渐泛动暮光,藓阶烟幂。影磨梦拭。难道东风肯狼藉。


生恐兜襟玉瓣,都化作、泪斑红挹。被去夜、明月底,翠禽料得。

哀江南诗五叠秋兴韵八章 其一

夸父投戈向邓林,海门薄日匿寒森。流枪焰逼黄天夕,乱鸟魂趋白下阴。


方叔居然称元老,包胥谁与剖孤心?竟教密地如穷塞,霜满江乡十万砧。

过诸暨姚公步谒宗祠祖墓止族兄鲁斋先生之琴宅蒙族人次第招饮留十一日始行作诗记事兼留别得六章 其六

亦知难竟留,未忍舍之归。依依拜诸父,恻恻情迟回。


上寿不过百,白发多衰颓。颇愁他年来,益我怀旧思。


日出江已潮,津鼓隐相催。太息微贱躬,行与桑梓违。


寻常有离别,动辄致吾哀。况在一体亲,甚之襟抱推。


华岭涤浮翳,浩荡双眸开。当以孤舟心,照此千仞台。

闻冯太史登府讣寄挽六章 其六

客来告予言,公身已不存。反覆穷诘之,犹疑误诸闻。


精灵汩冠带,在世皆游魂。正死得首邱,宁非主宰恩?


虽无畸行留,儒素人所尊。轻彼粟帛庸,何以腴乾坤?


但悲贱子意,未罄公前论。一绝中散弦,孤啸难为孙。


昨行经学宫,宫树深以昏。荆芜高出廧,掩没霝星门。


门东著书屋,露洁篁为墩。忍说弃砚旁,时有狐来蹲。


春阳已遍区,尺地犹不温。顾我旧屐双,愁蹴枯苔痕。


遥知梅里东,新造埋诗坟。铭石谁颍川,吾劣惭无文。

风颾颾辞四章 其四

骖云驷而偃蜺旄乎,左佩玦而右以櫜乎。鸣天鸟之嗥嗥乎,揽佺期以为嬉敖乎,抑乘太霁而远翱乎。

梦醒杂述四绝句 其一

旗亭初柳未髿鬖,乍可春云展碧岚。日落舵楼残梦醒,犹疑江北是江南。

水调歌头 太湖晓波

三万六千顷,七十二芙蓉。晓烟浩浩不尽,晓水更濛濛。


帆影芦蒲深处,人影琉璃明处,雁影界长空。山色互萦绕,一百里东风。


迷离树,是岭橘,是江枫。晴云摇旭其上,黄色乱青葱。


坐我舵楼横笛,不见芜塘走马,哀响激蛟龙。破浪羡伊稳,四扇侧罛篷。

琴想

琴想澹含隽,灵天导古游。四山明益迥,独鹤峻谁俦?


謦欬通神鬼,纷更谢马牛。乾坤无尽碧,横我寸眉秋。

与汤郎中鹏话旧感赠五章 其二

七年与君别,世事如奕棋。山猿不相爱,夺我青萝衣。


一车九市中,辘轣知何为?避人还闭门,檐花自来窥。


乾坤入春橐,寸心未敢违。吟诗养天悦,讵憾知音希。


君来叩我门,为我洗尘壒。纡情不可状,别出悲喜外。


悲亦不在别,喜亦不在逢。依依寸晷光,照几生和融。


斗室同太虚,心迹安能蒙?

哭徐编修师得短言二十八章拉杂写哀不能成篇幅也又何暇于文 其十四

我述其哀兮,而犹匪哀。我舌已闭入,我心已摧!

过揽碧轩悼叶文学元阶并吊孙明府家谷厉山人志两先生即寄枕湖社同社诸公得长歌六十句

悲来忽复忆前乐,在昔乐时宁及悲。多怜华屋毁兵燹,此屋不毁今栖谁。


独楸叶少鸱巢危,竹梢过墙当路垂。竹深苔深堂壁绿,尘丝缭屏野狸宿。


对屏一尺红梨枝,病燕凄凄代鹃哭。春樽酒尽春魂飘,隔楼春山如怨髫。


梦中天水有萍叶,眼底川原无柳条。斜阳此日军门角,明月当年画舸箫。


社中十五人同调,年二十四吾最少。一年三十六社集,各抱心机织天妙。


主人鹤立琼台姿,山人猿臂青萝衣。襄阳令公解组归,太行冰雪澄蚕眉。


彼十一人亦罕奇,左髯右姣殊侏颀。我虽不驹犹不犁,驈皇并乘骖騑騑。


于今死者十之半,或缚微名远方宦。馀六人者长贫贱,秃项依然铩中雁。


我亦齿豁头欲童,六年病困成废躬。冉冉阳春光已逝,茫茫大海源谁穷?


此生此乐乐不再,独行独悲悲以慨。斯人阨运一劫罹,何处名山万古赖。


金难赎命文难食,廿岁沧桑了胸臆。旧阶绮石藤茑黄,后辈诸郎袷衫碧。


年年西风鸣促织,西风九度主三易。北邙白杨愁萧萧,密院筝弦正催席。


客来何为几遭叱,视我曾无颜面识。囊琴作枕书拥床,高卧分明那回夕?


出门看湖无恙流,舟子相逢多白头。犹能记说上巳禊,桃花烟心寻栗留。


一鬟一客一酒瓯,诗声夹杂歌声柔。谓我意气独陵厉,向天狂啸挥吴钩。

述意十六章 其五

雍雍君子争,宾射有恒礼。寂养抒远怀,不如酌春醴。


皇宪无市恩,持纲归大体。饮啄同适天,讵令汝身癠?


功业犹露菅,相资固根柢。

乌镇舟夜读林子羽寄红桥诗有作

窄港茭芦碍楫行,白虫如絮扑灯檠。月眉隐约含云致,水玉珑璁溅露声。


旧梦抵从眠后索,秋思无那静边生。大江一阕词笺在,莫谩听乌有怨情。

南辕杂诗一百八章 其六十七

贾生天下才,痛哭向穷路。寸心白神鬼,匪以一人故。


君门望若海,缄口受谗恶。清明不使泄,郁之为幽瘀。


每于词赋间,隐隐一流露。寄言弗悲愤,读书有平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