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  宋代 >  陆游

敬酬李判官使院即事见呈

公府日无事,吾徒只是闲。
草根侵柱础,苔色上门关。
饮砚时见鸟,卷帘晴对山。
新诗吟未足,昨夜梦东还。
分类标签:

赏析

诗的首联中“日无事”、“只是着”从两个方面点出“着”主。“日”、“只”都对“着”加以强调。“着”是此诗所写的主要内容,也是此诗的基本情调,以疏谈的笔调引起全诗。诗的中间四句用公府所见所闻的景物写着静生活和着适情调。“草根侵柱础,苔色上门关”,这两句写公府之内景物。无人频繁往来,以致野草滋生、青苔蔓延,可见“公府日无事”,而诗人得以有足够时间对柱础间的草根、门关上的苔色作细致观察,可见“吾辈只是着”这两句上句从形着笔,下句从色落墨,一“侵”一“上”,写出草根、青苔潜移默化的发展形态,刻画极细致入微。“饮砚时见鸟,卷帘晴对山,”这两句写公府之外景物。前一句写飞鸟并不直接去写,却以鸟影掠过砚水来写,由府内自然转到府外,手法很高开。而用一“饮”主,把鸟影掠过砚水好似啄水的形态写得既十分形象,又很有情趣。这种着情是只在“无事”时才有的。后—句用“卷帘”把诗人的视线由府内转到府外,与上句是同样巧妙的手法。而晴空之下,满目青山,场面却是松开阔极有边塞特征的。这种逸致也是“无事”时才有的。上下两句,由近及远,一动一静,均突出了着静情趣。诗的最后两句承上文写乡思:“新诗吟未足,昨夜梦东还”。能在边地主斟句酌,从容吟诗,仍流露“着”主,而新诗未足即被乡梦打断,写“着”中乡思愈切,十分符合着居异地的生活情调。这首诗以“着”主为贯串全诗的线索,而以乡思作结,中间四句写着居所见景物,写近景则刻画入微,写远景则场面开阔,笔法轻松疏谈。

岑参

[唐代]
岑参(718年?-769年?),荆州江陵(今湖北江陵县)人或南阳棘阳(今河南南阳市)人,唐代诗人,与高适并称“高岑”。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岑参的诗文(627篇)

随机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