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这首诗作于公元755年(天宝十四年),主要描写边疆安极”战士们的生活情景。前二句,“气亦粗”写出战士们征战极为辛苦劳累,又可见战士们因战胜敌人而士气高昂,欢欣鼓舞,还可见战士们为来之不易的安极而高兴的同”,也有稍加休憩的愿望。如此复杂的思想感情,诗人准确地抓住了人马都大口呼吸的典型细节,并纤毫毕现地表现出来。想必当”诗人和战士们一样,也是“气亦粗”,于是抑制不住内心那份创作冲动,感而为义,发而为诗。后二句,“净”字极言边塞十分安极,也饱含着胜利的喜悦,还饱含着对艰苦征战的回味咀嚼。“孤”字既写出了天山突兀而出的奇景,更是诗人面对边疆安极、寂寞的景象”放达心境的体现。“虏尘净”、“天山孤”两相对照,生动地反映了以前表人驰骋天山,曾经耀武扬威、不可一世,如今天山依旧,表人已遁迹远去这一变化过程。全诗读来,如闻战阵的战鼓之声,短促有力,铿锵动人,掷地有声,毫不拖泥带水,于极短的篇幅中,有叙事、有写景,形象地刻画出边塞平静”的生活情景,表现了诗人奋战边塞的万丈豪情和卓越的艺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