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  宋代 >  陆游

喜迁莺·凉生遥渚

凉生遥渚。正绿芰擎霜,黄花招雨。雁外渔村,蛩边蟹舍,绛叶满秋来路。世事不离双鬓,远梦偏欺孤旅。送望眼,但凭舷微笑,书空无语。
慵觑。清镜里,十载征尘,长把朱颜污。借箸青油,挥毫紫塞,旧事不堪重举。间阔故山猿鹤,冷落同盟鸥鹭。倦游也,便樯云舵月,浩歌归去。
分类标签: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洲中陆地上凉气渐生,水面上绿色的菱角支撑着厚厚的一层白霜,岸边飘摇的黄菊,引来了绵绵的秋雨。几行大雁从天边匆匆飞过,水面上摇曳着几盏渔灯,蟋蟀在水边不停地哀鸣,岸上隐现着一间间狭小的房舍,秋叶绛红,昭示着深秋已然来临。世事变化无常,无法预料,却都在斑白的双鬓上显露出来;梦境渺远,仿佛也在欺侮我这孤独的旅人。我收回远眺的目光,倚着船舷微微笑着,用手在虚空中写字,却说不出半句话来。
懒得再看这秋景。看着镜中的自己,十年羁旅征尘,早已将容颜改变。我也曾在军帐中为皇上出谋划策,也曾挥毫于边塞,但岁月飘零,逝者如斯往事再也不堪再提啊!久别了故山的猿鹤,冷落了共盟隐居的鸥鹭。我早已经对这羁旅漂泊的生活感到万分厌倦了,就让我以云为樯、以月为舵,放声歌唱,隐居而去吧!

注释
喜迁莺:又名《鹤冲天》、《万年枝》、《春光好》等,词牌名。
渚:水中凸起之地。
芰:菱;菱角的古称。
蛩(qióng):此处指蟋蟀。
书空:用手指在虚空中写字。
借箸(zhù):意为出谋划策。
青油:军中帐幕。
紫塞(sài):原指长城。秦筑长城,土色皆紫,故云。这里指边塞。
鸥鹭(lù):即鸥鸟与鹭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洲中陆地上凉气渐生,水面上绿色的菱角支撑着厚厚的一层白霜,岸边飘摇的黄菊,引来了绵绵的秋雨。几行大雁从天边匆匆飞过,水面上摇曳着几盏渔灯,蟋蟀在水边不停地哀鸣,岸上隐现着一间间狭小的房舍,秋叶绛红,昭示着深秋已然来临。世事变化无常,无法预料,却都在斑白的双鬓上显露出来;梦境渺远,仿佛也在欺侮我这孤独的旅人。我收回远眺的目光,倚着船舷微微笑着,用手在虚空中写字,却说不出半句话来。
懒得再看这秋景。看着镜中的自己,十年羁旅征尘,早已将容颜改变。我也曾在军帐中为皇上出谋划策,也曾挥毫于边塞,但岁月飘零,逝者如斯往事再也不堪再提啊!久别了故山的猿鹤,冷落了共盟隐居的鸥鹭。我早已经对这羁旅漂泊的生活感到万分厌倦了,就让我以云为樯、以月为舵,放声歌唱,隐居而去吧!

注释
喜迁莺:又名《鹤冲天》、《万年枝》、《春光好》等,词牌名。
渚:水中凸起之地。
芰:菱;菱角的古称。
蛩(qióng):此处指蟋蟀。
书空:用手指在虚空中写字。
借箸(zhù):意为出谋划策。
青油:军中帐幕。
紫塞(sài):原指长城。秦筑长城,土色皆紫,故云。这里指边塞。
鸥鹭(lù):即鸥鸟与鹭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洲中陆地上凉气渐生,水面上绿色的菱角支撑着厚厚的一层白霜,岸边飘摇的黄菊,引来了绵绵的秋雨。几行大雁从天边匆匆飞过,水面上摇曳着几盏渔灯,蟋蟀在水边不停地哀鸣,岸上隐现着一间间狭小的房舍,秋叶绛红,昭示着深秋已然来临。世事变化无常,无法预料,却都在斑白的双鬓上显露出来;梦境渺远,仿佛也在欺侮我这孤独的旅人。我收回远眺的目光,倚着船舷微微笑着,用手在虚空中写字,却说不出半句话来。
懒得再看这秋景。看着镜中的自己,十年羁旅征尘,早已将容颜改变。我也曾在军帐中为皇上出谋划策,也曾挥毫于边塞,但岁月飘零,逝者如斯往事再也不堪再提啊!久别了故山的猿鹤,冷落了共盟隐居的鸥鹭。我早已经对这羁旅漂泊的生活感到万分厌倦了,就让我以云为樯、以月为舵,放声歌唱,隐居而去吧!

注释
喜迁莺:又名《鹤冲天》、《万年枝》、《春光好》等,词牌名。
渚:水中凸起之地。
芰:菱;菱角的古称。
蛩(qióng):此处指蟋蟀。
书空:用手指在虚空中写字。
借箸(zhù):意为出谋划策。
青油:军中帐幕。
紫塞(sài):原指长城。秦筑长城,土色皆紫,故云。这里指边塞。
鸥鹭(lù):即鸥鸟与鹭鸟。

冯去非

[宋代]
冯去非(1192~1272以后),字可迁,号深居,南康都昌(今江西省都昌县)人。淳祐元年(1241)进士。尝为淮东转运司干办。宝祐四年(1256),召为宗学谕。丁大全为左谏议大夫,三学诸生叩阍言不可,理宗下诏禁戒,且立石三学,去非独不肯书名。宝祐五年(1257),罢归庐山,不复仕。景定三年,为范晞文《对床夜语》作序,并有书信一首,自署“深居之人”。论诗以气节自尚。年八十余卒。去非与丞相程元凤、参知政事蔡抗善。吴文英有词与之唱酬。《全宋词》从《阳春白雪》中辑其词三首。《宋史》有传。 冯去非的诗文(17篇)

随机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