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宋代的诗集148900条

归平遥

春□□拂拂。檐花双燕入。少年湖上风日。问天何处觅。


湖山画屏晴碧。梦华知夙昔。东风忘了前迹。上青无半壁。

菩萨蛮(即席次王华容韵)

娇红隐映花稍雾。金莲容与歌声度。得句写香笺。江山此意传。


醉当春好处。不道因风絮。去并锦闱眠。青绫被底仙。

谒金门

羞说起。嚼破白桃花蕊。人在夕阳深巷里。燕见来也未。


一样半红紫。双凤同心结子。分在郎边郎不记。为郎今拆碎。

临江仙

翠袖卷纱红映肉,无风玉骨生寒。可堪新晓雨初残。颦眉谁恼著,粉泪滴阑干。闻道谪仙歌妙语,新妆再发愁颜。雾帘云幕荐金盘。笔间长借句,直莫放春还。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 其八十三 邓禹

功臣三十二,佩剑蔼云台。第一人知否,曾为孝母来。

青释应端住与化寺惟其说而勉之二首

一般奇怪弄精魂,猪蚬皆餐针戏吞。


未到空通渠地位,只当斋戒作沙门。

郴江百咏并序·宣风道上

马蹄西去夕阳催,浓淡寒山翠作堆。


北雁无情怕秋热,带将寒信过江来。

次韵王寅甫

共惜馀春赋式微,莫教当饭失苗藜。行行直度南云北,得得还寻东院西。


白发已应随日长,黄鹂更与尽情啼。试哦小雨轻埃句,绝胜前村滑滑泥。

失调名

不是这,下辈无礼,都缘是我,自家遭逢。

清平乐·谢叔良惠木犀

少年痛饮,忆向吴江醒。明月团团高树影,十里水沉烟冷。


大都一点宫黄,人间直恁芬芳。怕是秋天风露,染教世界都香。

吉祥寺赏牡丹

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


醉归扶路人应笑,十里珠帘半上钩。

木兰花慢(为同年赵必达寿)

亶文王前子,自不与、世人同。况地望既华,天资更伟,云骥行空。年少才名蜚动,泛星槎、曾到广寒宫。桂子香浓秋月,桃花浪暖春风。
神仙之说朦胧。铅与汞、亦何功。政磐石规模,维城事业,倚重周宗。休要碧油红旆,趁黑头、时节做三公。堂上双亲未老,稳看金紫重重。

水调歌头·金山观月

江山自雄丽,风露与高寒。寄声月姊,借我玉鉴此中看。幽壑鱼龙悲啸,倒影星辰摇动,海气夜漫漫。涌起白银阙,危驻紫金山。
表独立,飞霞佩,切云冠。漱冰濯雪,眇视万里一毫端。回首三山何处,闻道群仙笑我,要我欲俱还。挥手从此去,翳凤更骖鸾。

定风波·红梅

好睡慵开莫厌迟。自怜冰脸不时宜。偶作小红桃杏色,闲雅,尚馀孤瘦雪霜姿。
休把闲心随物态,何事,酒生微晕沁瑶肌。诗老不知梅格在,吟咏,更看绿叶与青枝。

秋声赋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余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余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用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嗟乎!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童子莫对,垂头而睡。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予之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