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宋代的诗集148900条

行香子·寓意

三入承明。四至九卿。问书生、何辱何荣。金张七叶,纨绮貂缨。无汗马事,不献赋,不明经。


成都卜肆。寂寞君平。郑子真、岩谷躬耕。寒灰炙手,人重人轻。除竺乾学,得无念,得无名。

满江红·送廖叔仁赴阙

日近觚棱,秋渐满、蓬莱双阙。


正钱塘江上,潮头如雪。


把酒送君天上去,琼玉琚玉佩軝鸿列。


丈夫儿、富贵等浮云,看名节。


天下事,吾能说;今老矣,空凝绝。


对西风慷慨,唾壶歌缺。


不洒世间儿女泪,难堪亲友中年别。


问相思、他日镜中看,萧萧发。

临江仙·千里潇湘挼蓝浦

千里潇湘挼蓝浦,兰桡昔日曾经。月高风定露华清。微波澄不动,冷浸一天星。


独倚危樯情悄悄,遥闻妃瑟泠泠。新声含尽古今情。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满江红·汉水东流

汉水东流,都洗尽,髭胡膏血。人尽说,君家飞将,旧时英烈。破敌金城雷过耳,谈兵玉帐冰生颊。想王郎,结发赋从戎,传遗业。


腰间剑,聊弹铗。尊中酒,堪为别。况故人新拥,汉坛旌节。马革裹尸当自誓,蛾眉伐性休重说。但从今,记取楚楼风,庾台月。

凄凉犯·重台水仙

空江浪阔。清尘凝、层层刻碎冰叶。水边照影,华裾曳翠,露搔泪湿。湘烟暮合。□尘袜、凌波半涉。怕临风、□欺瘦骨,护冷素衣叠。


樊姊玉奴恨,小钿疏唇,洗妆轻怯。汜人最苦,纷痕深、几重愁靥。花隘香浓,猛熏透、霜绡细摺。倚瑶台,十二金钱晕半掐。

霁夜

寂历帘栊深夜明,睡回清梦戍墙铃。


狂风送雨已何处?淡月笼云犹未醒。


早有秋声随堕叶,独将凉意伴流萤。


明朝准拟南轩望,洗出庐山万丈青。

记承天寺夜游 / 记承天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题东湖二首 其二

蜀锦谁将到海涯,水仙铺作地行衣。回堤却似元宵路,抛掷红灯载月归。

露萱钳宿蝶,风木撼鸣鸠。


屋头风过雁,灯背月移窗。


霜林五色锦,烟渡一萦丝。


午簟展风供睡课,夜窗扃雨办诗逋。


眼昏书字不著纸,耳重听言常问人。

思家五首竹枝体 其二

淮阴母家田未买,汾曲先庐屋已斜。人生墓宅颇关念,如何游子不思家。

书乐陵王伯

酷哉武成,枉杀乐陵。一步一杖,绕堂土赪。投之池中,池水尽赤。


其妃哀号,至死不食。其指其手,拳不可擘。九院之后,小尸犹在。


骨碎肉烂,绯袍金带。一袍有靴,一髻有解。哀哉呜呼,此儿何罪。


贼人之孤,负人之托。毒如豺狼,险如溪壑。身自为孽,其子受之。


扼咽蒙头,连颈横尸。报应如此,其来勿问。与其自杀,不容尺寸。


我哀其愚,作为此诗。永贻厥鉴,勿为险欺。

水调歌头 其五

春事已如许,柳眼早依依。故园桃李何似,芳蕊想团枝。


此地嵩高名里,信美元非吾土。清梦绕瀍洢。扶杖欲行乐,还使我心悲。


对琴书,歌一阕,引千卮。昔曾击楫,今日投老叹吾衰。


睡起推窗凝睇,失喜柔桑微绿,便拟作春衣。搔首长吟处,此意有谁知。

水调歌头·明月浸瑶碧

明月浸瑶碧,河汉水交流。偏来照我,知我白发不胜愁。客里山中三载,枕上人间一梦,曾忆到瀛洲。矫首蓬壶路,两腋已飕飕。记扁舟,浮震泽,趁中秋。垂虹亭上,与客千里快凝眸。看剑引杯狂醉,饮水曲肱高卧,鹏鷃已同游。起舞三人耳,横笛唤沙鸥。

安州老人食蜜歌

安州老人心似铁,老人心肝小儿舌。


不食五谷惟食蜜,笑指蜜蜂作檀越。


蜜中有诗人不知,千花百草争含姿。


老人咀嚼时一吐,还引世间痴小儿。


小儿得诗如得蜜,蜜中有药治百疾。


东坡先生取人廉,几人相欢几人嫌。


恰似饮茶甘苦杂,不如食蜜中边甜。


因君寄与双龙饼,镜空一照双龙影。


三吴六月水如汤,老人心似双龙井。

翠蛟亭

怒猊抉石骥奔泉,谁挽河流下九天。


倾泻琼珠三万斛,从师乞作买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