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宋代的诗集148900条

点绛唇·咏梅月

一夜相思,水边清浅横枝瘦。小窗如昼,情共香俱透。


清入梦魂,千里人长久。君知否?雨孱云愁,格调还依旧。

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

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莲子已成荷叶老。青露洗、蘋花汀草。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

念奴娇·断虹霁雨

八月十七日,同诸生步自永安城楼,过张宽夫园待月。偶有名酒,因以金荷酌众客。客有孙彦立,善吹笛。援笔作乐府长短句,文不加点。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桂影扶疏,谁便道,今夕清辉不足?万里青天,姮娥何处,驾此一轮玉。寒光零乱,为谁偏照醽醁?


年少从我追游,晚凉幽径,绕张园森木。共倒金荷,家万里,难得尊前相属。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笛。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

州桥

南望朱雀门,北望宣德楼,皆旧御路也。


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


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村行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晁错论

  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於不可救;起而强为之,则天下狃於治平之安而不吾信。惟仁人君子豪杰之士,为能出身为天下犯大难,以求成大功;此固非勉强期月之间,而苟以求名之所能也。


  天下治平,无故而发大难之端;吾发之,吾能收之,然后有辞於天下。事至而循循焉欲去之,使他人任其责,则天下之祸,必集於我。


  昔者晁错尽忠为汉,谋弱山东之诸侯,山东诸侯并起,以诛错为名;而天子不以察,以错为之说。天下悲错之以忠而受祸,不知错有以取之也。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昔禹之治水,凿龙门,决大河而放之海。方其功之未成也,盖亦有溃冒冲突可畏之患;惟能前知其当然,事至不惧,而徐为之图,是以得至於成功。


  夫以七国之强,而骤削之,其为变,岂足怪哉?错不於此时捐其身,为天下当大难之冲,而制吴楚之命,乃为自全之计,欲使天子自将而己居守。且夫发七国之难者,谁乎?己欲求其名,安所逃其患。以自将之至危,与居守至安;己为难首,择其至安,而遣天子以其至危,此忠臣义士所以愤怨而不平者也。


  当此之时,虽无袁盎,错亦未免於祸。何者?己欲居守,而使人主自将。以情而言,天子固已难之矣,而重违其议。是以袁盎之说,得行於其间。使吴楚反,错已身任其危,日夜淬砺,东向而待之,使不至於累其君,则天子将恃之以为无恐,虽有百盎,可得而间哉?


  嗟夫!世之君子,欲求非常之功,则无务为自全之计。使错自将而讨吴楚,未必无功,惟其欲自固其身,而天子不悦。奸臣得以乘其隙,错之所以自全者,乃其所以自祸欤!

读孟尝君传

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王勃故事

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泛然不辞。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

次韵丹霞录示罗畴老唱和诗四首 其三 和舫斋观鱼

鳞鬣从容戏碧漪,拈槌击拂更无疑。闻经听法都休说,自是鱼中有导师。

和青州教授顿起九日见寄

岁月飘然风际烟,紫萸黄菊又霜天。


莫思太室杉松外,且醉青州歌舞前。


〈昔年与顿君同登嵩顶,时正重九。


杯酒追欢真一梦,天涯回望正三年。


近来又欲东观海,听说《毛诗》雅颂篇。


〈君善讲《诗》。


和子瞻题风水洞

风送江湖满洞天,洞门可听人无缘。


土囊郁怒声初散,石齿聱牙势未前。


乐奏洞庭真跌宕,歌传帝所亦清便。


何人隐汭观遗韵,重使颜成问嗒然。

南斋竹三绝

幽居一室少尘缘,妻子相看意自闲。


行到南窗修竹下,恍然如见旧溪山。

读书

读书不厌勤,勤甚倦且昏。


不如卷书坐,人书两忘言。


兴来忽开卷,径到百圣源。


说悟本无悟,谈玄初未玄。


当其会心处,只有一欣然。


此乐谁为者,非我亦非天。


自笑终未是,拨书枕头眠。

题东湖二首 其一

解愠薰风拂面凉,藕花极目送清香。三千宫女青罗盖,都作酡颜酒晕妆。

划柴

纷纷枝叶乱如麻,不惜从头与一划。


惊起铁蛇忙窜草,樵歌声彻老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