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宋代的诗集148900条

秋夜月·当初聚散

当初聚散。便唤作、无由再逢伊面。近日来、不期而会重欢宴。向尊前、闲暇里,敛著眉儿长叹。惹起旧愁无限。


盈盈泪眼。漫向我耳边,作万般幽怨。奈你自家心下,有事难见。待信真个,恁别无萦绊。不免收心,共伊长远。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


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梦中作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酒阑无奈客思家。

浣溪沙·山色横侵蘸晕霞

山色横侵蘸晕霞,湘川风静吐寒花。远林屋散尚啼鸦。


梦到故园多少路,酒醒南望隔天涯。月明千里照平沙。

点绛唇·一夜东风

一夜东风,枕边吹散愁多少。数声啼鸟。梦转纱窗晓。


来是春初,去是春将老。长亭道。一般芳草。只有归时好。

更漏子·柳丝长

柳丝长,桃叶小。深院断无人到。红日淡,绿烟晴。流莺三两声。


雪香浓,檀晕少。枕上卧枝花好。春思重,晓妆迟。寻思残梦时。

咏秋江

苍茫沙嘴鹭鸶眠,片水无痕浸碧天。


最爱芦花经雨后,一蓬烟火饭鱼船。

长相思·雨

一声声,一更更。窗外芭蕉窗里灯,此时无限情。


梦难成,恨难平。不道愁人不喜听,空阶滴到明。

洞仙歌·冰肌玉骨

仆七岁时,见眉州老尼,姓朱,忘其名,年九十岁。自言尝随其师入蜀主孟昶宫中,一日大热,蜀主与花蕊夫人夜纳凉摩诃池上,作一词,朱具能记之。今四十年,朱已死久矣,人无知此词者,但记其首两句,暇日寻味,岂《洞仙歌》令乎?乃为足之云。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欹枕钗横鬓乱。


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临安春雨初霁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浣溪沙·赠子文侍人名笑笑

侬是嶔崎可笑人,不妨开口笑时频。有人一笑坐生春。


歌欲颦时还浅笑,醉逢笑处却轻颦。宜颦宜笑越精神。

剑器近·夜来雨

夜来雨。赖倩得、东风吹住。海棠正妖娆处。且留取。


悄庭户。试细听、莺啼燕语。分明共人愁绪。怕春去。


佳树。翠阴初转午。重帘卷,乍睡起、寂寞看风絮。偷弹清泪寄烟波,见江头故人,为言憔悴如许。彩笺无数。去却寒暄,到了浑无定据。断肠落日千山暮。

宿洞霄宫

秋山不可尽,秋思亦无垠。


碧涧流红叶,青林点白云。


凉阴一鸟下,落晶乱蝉分。


此夜芭蕉雨,何人枕上闻。

秋声赋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予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余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用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余曰 一作:予曰)


  “嗟乎!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童子莫对,垂头而睡。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予之叹息。

水龙吟·春恨

闹花深处层楼,画帘半卷东风软。春归翠陌,平莎茸嫩,垂杨金浅。迟日催花,淡云阁雨,轻寒轻暖。恨芳菲世界,游人未赏,都付与、莺和燕。


寂寞凭高念远。向南楼、一声归雁。金钗斗草,青丝勒马,风流云散。罗绶分香,翠绡对泪,几多幽怨。正销魂,又是疏烟淡月,子规声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