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宋代的诗集148900条

夜泊宁陵

汴水日驰三百里,扁舟东下更开帆。


旦辞杞国风微北,夜泊宁陵月正南。


老树挟霜鸣窣窣,寒花垂露落毶毶。


茫然不悟身何处,水色天光共蔚蓝。

鹧鸪天·鹅湖寺道中

一榻清风殿影凉,涓涓流水响回廊。千章云木钩辀叫,十里溪风稏香。


冲急雨,趁斜阳,山园细路转微茫。倦途却被行人笑:只为林泉有底忙!

生查子·金鞭美少年

金鞭美少年,去跃青骢马。牵系玉楼人,绣被春寒夜。


消息未归来,寒食梨花谢。无处说相思,背面秋千下。

白石郎曲

白石郎,临江居。


前导江伯后从鱼。


积石如玉,列松如翠。


郎艳独绝,世无其二。

辨奸论

  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人知之。人事之推移,理势之相因,其疏阔而难知,变化而不可测者,孰与天地阴阳之事。而贤者有不知,其故何也?好恶乱其中,而利害夺其外也!


  昔者,山巨源见王衍曰:“误天下苍生者,必此人也!”郭汾阳见卢杞曰:“此人得志。吾子孙无遗类矣!”自今而言之,其理固有可见者。以吾观之,王衍之为人,容貌言语,固有以欺世而盗名者。然不忮不求,与物浮沉。使晋无惠帝,仅得中主,虽衍百千,何从而乱天下乎?卢杞之奸,固足以败国。然而不学无文,容貌不足以动人,言语不足以眩世,非德宗之鄙暗,亦何从而用之?由是言之,二公之料二子,亦容有未必然也!


  今有人,口诵孔、老之言,身履夷、齐之行,收召好名之士、不得志之人,相与造作言语,私立名字,以为颜渊、孟轲复出,而阴贼险狠,与人异趣。是王衍、卢杞合而为一人也。其祸岂可胜言哉?夫面垢不忘洗,衣垢不忘浣。此人之至情也。今也不然,衣臣虏之衣。食犬彘之食,囚首丧面,而谈诗书,此岂其情也哉?凡事之不近人情者,鲜不为大奸慝,竖刁、易牙、开方是也。以盖世之名,而济其未形之患。虽有愿治之主,好贤之相,犹将举而用之。则其为天下患,必然而无疑者,非特二子之比也。


  孙子曰:“善用兵者,无赫赫之功。”使斯人而不用也,则吾言为过,而斯人有不遇之叹。孰知祸之至于此哉?不然。天下将被其祸,而吾获知言之名,悲夫!

长相思令·烟霏霏

烟霏霏,雪霏霏。雪向梅花枝上堆,春从何处回!


醉眼开,睡眼开,疏影横斜安在哉?从教塞管催。

赠女冠畅师

瞳人剪水腰如束,一幅乌纱裹寒玉。


飘然自有姑射姿,回看粉黛皆尘俗。


雾阁云窗人莫窥,门前车马任东西。


礼罢晓坛春日静,落红满地乳鸦啼。

减字木兰花·歌檀敛袂

歌檀敛袂。缭绕雕梁尘暗起。柔润清圆。百琲明珠一线穿。


樱唇玉齿。天上仙音心下事。留往行云。满坐迷魂酒半醺。

浣溪沙·争挽桐花两鬓垂

争挽桐花两鬓垂,小妆弄影照清池。出帘踏袜趁蜂儿。


跳脱添金双腕重,琵琶拨尽四弦悲。夜寒谁肯剪春衣。

南歌子·有感

笑怕蔷薇罥,行忧宝瑟僵。美人依约在西厢,只恐暗中迷路,认余香。


午夜风翻幔,三更月到床。簟纹如水玉肌凉,何物与侬归去,有残妆。

好事近·浙江楼闻笛

独依浙江楼,满耳怨笳哀笛。犹有梨园声在,念那人天北。


海棠憔悴怯春寒,风雨怎禁得。回首华清池畔,渺露芜烟荻。

淡黄柳·空城晓角

客居合肥南城赤阑桥之西,巷陌凄凉,与江左异。唯柳色夹道,依依可怜。因度此阕,以纾客怀。


空城晓角,吹入垂杨陌。马上单衣寒恻恻。看尽鹅黄嫩绿,都是江南旧相识。


正岑寂,明朝又寒食。强携酒、小桥宅。怕梨花落尽成秋色。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

水调歌头·送郑厚卿赴衡州

寒食不小住,千骑拥春衫。衡阳石鼓城下,记我旧停骖。襟以潇湘桂岭,带以洞庭青草,紫盖屹西南。文字起《骚》《雅》,刀剑化耕蚕。


看使君,於此事,定不凡。奋髯抵几堂上,尊俎自高谈。莫信君门万里,但使民歌《五袴》,归诏凤凰衔。君去我谁饮,明月影成三。

水调歌头·九月望日与客习射西园余偶病不能射

霜降碧天静,秋事促西风。寒声隐地,初听中夜入梧桐。起瞰高城回望,寥落关河千里,一醉与君同。叠鼓闹清晓,飞骑引雕弓。


岁将晚,客争笑,问衰翁。平生豪气安在,沈领为谁雄。何似当筵虎士,挥手弦声响处,双雁落遥空。老矣真堪愧,回首望云中。

泗州东城晚望

渺渺孤城白水环,舳舻人语夕霏间。


林梢一抹青如画,应是淮流转处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