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宋代的诗集148900条

句 其一

邴吉勋劳犹未报,卫公精爽仅能归。

水调歌头 其二 题天风海涛呈潘料院

飙车飞上蓬莱,不须更跨琴高鲤。砉然长啸,天风澒洞,云涛无际。


我欲乘桴,从兹浮海,约任公子。办虹竿千丈,犗钩五十,亲点对、连鳌饵。


谁榜佳名空翠。紫阳仙、去骑箕尾。银钩铁画,龙拿凤翥,留人间世。


更忆东山,哀筝一曲,洒沾襟泪。到而今,幸有高亭遗爱,寓甘棠意。

西北有高楼

西北有高楼,氤氲临大路。


飞檐转春风,绮窗鏁云雾。


姣服者谁子,倾城此容与。


娟娟长眉青,不受脂泽汙。


娉婷惜不嫁,恐为荡子悮。


写心汎清瑟,独不怨迟暮。

夹竹桃花

晓栏红翠净交阴,风触芳葩笑不任。


既有柔情慕高节,即宜同抱岁寒心。

次韵程给事书院浣纱石二首 其一

倾国铅黄不假施,吴兵勍敌顿凌夷。苧罗石在千馀载,好事公今尚作诗。

贺新郎(刘快轩新居)

上界神仙府。谁移来、登瀛堂畔,五云深处。江水一弓山万朵,竹外梅花千树。看都入、高人庭户。南北两厅相对起,要门前、便是浮岚路。依暖翠,开吟圃。


莺迁喜奉高堂母。向销金帐下,坐看秦歌赵舞。唐宋几年名阀阅,到此步高一步。君听取,邦人庆语。多少朱门随世化,独眼前、突兀新如许。真个是,擎天柱。

辇下会里人子蒙饮

秋风吹客衣,归思入梦寐。


相逢在千里,一饮胜百醉。


果脯随分列,不减到家味。


平生金石心,颠倒独莫弃。


何时不搔首,共话医国计。


恨未得杞梓,欲把斤斧试。


尘埃鞋履穿,各走车马地。


唯兹栖栖怀,酒碗可以慰。

西江月(为赵元父赋雪梅图)

裉粉轻盈琼靥,护香重叠冰绡。数枝谁带玉痕描。夜夜东风不扫。


溪上横斜影淡,梦中落莫魂销。峭寒未肯放春娇。素被独眠清晓。

蝶恋花

绿暗红稀春已幕。燕子衔泥,飞入谁家去。柳絮欲停风不住。杜鹃声里山无数。


白马青衫无定据。好底林泉,信脚随缘寓。拼却此生心已许。一川风月聊为主。

贺新郎(陪广帅方右史登越台)

绣谷流明帜。稳飞舆、茵柔草碧,盖欹松翠。遨首意行穷绝顶,彩榭千年胜地。远峰断、莽苍烟水。护日晴云收午暑,飒长风、振叶生秋思。笼雾炷,飘霞袂。


清明官府歌棠芾。且萧闲事外,下看玉城珠市。山色骄人逢此客,尘尾霏霏露碎。一笑又、羊衔新穗。田野欢声和气合,唤觥船、猛为鱼占喜。谁会得,醉翁意。

好事近(秋晚)

淅淅蓼花风,怪道晓来凄恻。翻见密云抛雨,动一山秋色。


从前多感为伤时,无处顿然寂。个事已寒前约,只晚阴凝碧。

教战守策

  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在于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此其患不见于今,而将见于他日。今不为之计,其后将有所不可救者。


  昔者先王知兵之不可去也,是故天下虽平,不敢忘战。秋冬之隙,致民田猎以讲武,教之以进退坐作之方,使其耳目习于钟鼓旌旗之间而不乱,使其心志安于斩刈杀伐之际而不慑。是以虽有盗贼之变,而民不至于惊溃。及至后世,用迂儒之议,以去兵为王者之盛节,天下既定,则卷甲而藏之。数十年之后,甲兵顿弊,而人民日以安于佚乐,卒有盗贼之警,则相与恐惧讹言,不战而走。开元、天宝之际,天下岂不大治?惟其民安于太平之乐,豢于游戏酒食之间,其刚心勇气,销耗钝眊,痿蹶而不复振。是以区区之禄山一出而乘之,四方之民,兽奔鸟窜,乞为囚虏之不暇,天下分裂,而唐室固以微矣。


  盖尝试论之:天下之势,譬如一身。王公贵人所以养其身者,岂不至哉?而其平居常苦于多疾。至于农夫小民,终岁勤苦,而未尝告病。此其故何也?夫风雨、霜露、寒暑之变,此疾之所由生也。农夫小民,盛夏力作,而穷冬暴露,其筋骸之所冲犯,肌肤之所浸渍,轻霜露而狎风雨,是故寒暑不能为之毒。今王公贵人,处于重屋之下,出则乘舆,风则袭裘,雨则御盖。凡所以虑患之具,莫不备至。畏之太甚,而养之太过,小不如意,则寒暑入之矣。是以善养身者,使之能逸而能劳;步趋动作,使其四体狃于寒暑之变;然后可以刚健强力,涉险而不伤。夫民亦然。今者治平之日久,天下之人骄惰脆弱,如妇人孺子,不出于闺门。论战斗之事,则缩颈而股栗;闻盗贼之名,则掩耳而不愿听。而士大夫亦未尝言兵,以为生事扰民,渐不可长。此不亦畏之太甚,而养之太过欤?


  且夫天下固有意外之患也。愚者见四方之无事,则以为变故无自而有,此亦不然矣。今国家所以奉西北之虏者,岁以百万计。奉之者有限,而求之者无厌,此其势必至于战。战者,必然之势也。不先于我,则先于彼;不出于西,则出于北。所不可知者,有迟速远近,而要以不能免也。天下苟不免于用兵,而用之不以渐,使民于安乐无事之中,一旦出身而蹈死地,则其为患必有不测。故曰:天下之民,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此臣所谓大患也。


  臣欲使士大夫尊尚武勇,讲习兵法;庶人之在官者,教以行阵之节;役民之司盗者,授以击刺之术。每岁终则聚于郡府,如古都试之法,有胜负,有赏罚。而行之既久,则又以军法从事。然议者必以为无故而动民,又挠以军法,则民将不安,而臣以为此所以安民也。天下果未能去兵,则其一旦将以不教之民而驱之战。夫无故而动民,虽有小怨,然熟与夫一旦之危哉?


  今天下屯聚之兵,骄豪而多怨,陵压百姓而邀其上者,何故?此其心以为天下之知战者,惟我而已。如使平民皆习于兵,彼知有所敌,则固以破其奸谋,而折其骄气。利害之际,岂不亦甚明欤?

和孙廷平坦嵩山十首·垂崖鞭

蛰蛇拖脩尾,下映赤壁烟。


骐骥久不出,此物甘弃捐。


常恐雷雨至,飞起苍崖颠。

晚春道中四首

归涂检点物华非,黛色随风上柳枝。


扑扑晴香恋芳草,却疑春去未多时。

盘溪之游前一日知几术太博行矣同令君梅下

骑鲸人去醉吟来,公子风流尊为开。


笑问笔间梅淡泊,何如筵上舞低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