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又和公干黄叶韵

碧叶换华滋,黄云覆玉墀。影将寒意淡,色与秋光宜。

长信容初敛,长门宠易衰。枝枝夕阳照,树树晓霞披。

惟有炎洲桂,青青长若斯。

谭母寿歌

大儿行年七十馀,矫如海鹤淩烟墟。为官岂必登卿相,得俸已足供亲娱。

小儿行年六十四,壮志翩翩若奔骥。昨辞亲舍叩帝阍,今拜儒官过乡里。

近闻小儿赴文僚,犹记大儿曾入朝。三釜从知屈捧檄,五斗何曾轻折腰。

借问高堂今何岁,两儿垂白堂前戏。承颜徇禄各有人,长已归田少者仕。

谩说麻源是女身,须知南岳降夫人。回看桂海鸾长度,却望绥山桃自春。

?川花树歌

正月二月春风微,?东?西花乱飞。着水才冲青雀舫,因风复上白鸥矶。

此日一杯人易老,他时千树春能好。总令游子步常迟,更虑行人归不早。

飞花往往别前轻,白发年年离处生。芳草但知萦去骑,绿杨何用送流莺。

和韩昌黎石鼓歌

岐阳石鼓传周宣,神武尚纪中兴年。抠衣曾肃文庙拜,访古更读昌黎篇。

车攻马同事已往,俯仰遗迹心茫然。大小二雅不收载,纵横数石遗刻镌。

忆昔宣王按剑起,整顿周纲恢八埏。南伐淮徐西猃狁,出车命将声喧阗。

天子明堂登玉帛,诸侯冠佩趋游畋。于时岐阳纵大猎,前驱六马势腾骞。

戈甲照耀军容盛,从臣一一皆材贤。不独清风能作颂,亦有羽猎如甘泉。

武功万代宜宣示,伐石作鼓夷层巅。龙画撑持结构古,螺书诘曲镵戈鋋。

日炙霜侵不知岁,鸾漂凤泊沉荒烟。祇疑鬼物为呵护,封埋古刻苍苔鲜。

文义颇类小雅作,字体翻从史籀迁。六百七十有二字,纷挐螭虎握玑璿。

年深缺划固不免,奥义高文止半全。章樵考正力颇苦,薛郑音训心仍虔。

曩时韩公称好古,低徊石侧涕沦涟。摩挲铜狄叹岁月,剜苔剔藓细品诠。

发为歌词极赏识,今文古文相并悬。陋儒褊迫不解事,虚令世代差讹传。

隋珠几同鱼目混,和璧翻成燕石捐。五帝存亡皇有无,峄山梁父几封禅。

神禹丰碑閟岣嵝,轩黄宝鼎沦伊瀍。犹幸此鼓在人世,晨星累累映奎躔。

岐山较猎或代有,左氏编年岂误沿。吁嗟此石何从得,自岐徙洛复入燕。

置之辟雍戟门里,衣冠讲解得究研。予生际此不恨晚,至宝及睹周秦前。

方今宇内幸无事,嘘吸皇风万里旋。诸生盛讲中兴事,朝士争歌雅颂编。

镌功勒成告下土,愿比成周致太平。

过襄城登首山

名山蕴灵躅,神宝丛仙班。地以旷绝超,路缘险涩艰。

辇道绿萝合,神室白云闲。昔契神既王,今陟力未悭。

高步升幽岨,侧耳聆潺暖。孤赏莫与晤,幽寻谁共扳。

昔闻有熊帝,炼药于此间。广成窈而冥,玉童清且娴。

鼎成龙忽去,一往不复还。深宫闭紫苔,曲房凋朱颜。

得道轻黄屋,遗世守玄关。极望鼎湖上,龙髯不可攀。

七里滩作

结发事远游,所愿栖名岳。遇有会心处,便欲终焉托。

挂帆严子濑,鸣舷富春郭。夙怀高尚踪,始果还山诺。

潭影湛虚明,林光递回薄。落蕊送归潮,惊湍赴遥壑。

道在想冥鸿,志修岂屈蠖。濯缨暮流清,巢云归鸟乐。

考槃在南涧,还耕趁东作。灭迹期天民,遗荣谢人爵。

经越井冈寻黎惟敬秘书旧隐

华林蔽崇巘,金塘罢兰枻。曲巷屡回车,纡径枉往辙。

重来几何时,暂至不复别。燕雀虚堂归,松萝四邻阅。

图书两三卷,茅屋八九折。抚化心已凄,衔知顿情竭。

伊昔与斯人,定交于晚节。投分既忘年,对酒常累月。

觞酌方未已,世路忽羁绁。临别深久要,揽涕即长诀。

芸阁访旧德,麟园钦前哲。身退物不迕,调孤道逾洁。

凤览夫子志,虫雕馀儿悦。人伦藉芳誉,物览清洞澈。

已矣故交欢,怀中字不灭。衣冠王气孤,风雅微言缺。

玉树想平生,石泉效幽咽。山阳既恸吕,雍门亦悼薜。

玉轸久不挥,冰弦痛欲绝。三叹奉遗音,斯理谁与说。

咏苏门

阮公天性逸,傲睨出风尘。长啸入苏门,遇此异代人。

世事了不答,终古徒自陈。意尽还山半,清音流涧滨。

东鲁豪士行

门有万里客,不剑亦不琴。手持漶灭刺,欲语泪先淫。

家本东鲁儒,豪举世难任。游戏孟诸野,射猎峄山岑。

徒手殪猛虎,仰面接飞禽。十五学孙吴,出身为羽林。

曾随汉车骑,逐虏塞垣阴。勇略颇自许,意气人所钦。

一朝时事改,避难五溪深。是时戈船将,十万靖南侵。

攘臂千夫长,捐躯百战临。论功无分寸,谗害复相寻。

廿载事戎行,家远绝信音。笑谈皆按剑,勋业遂泥沉。

丈夫赴国难,肯负平生心。桑榆幸未晚,壮图希自今。

暂辍南征曲,为君东武吟。

西湖春游曲 其四

湖镜何曾拭,山眉本自舒。叶稠初隐鸟,花落乍惊鱼。

自有淩波步,回看掷果车。

阮溪漫兴 其三

谷口生烟上翠微,孤亭晚坐数鸦飞。隔林樵子遥相问,今日观棋谁后归。

湘中杂咏 其十一

兰舟摇漾逆流光,千里风传杜若香。迁客由来多怨恨,不知风景在潇湘。

湖南曲

湖南秋水渺烟波,万古萧条别恨多。虞帝南巡去不返,独留瑶瑟怨湘娥。

赠汪知事赴闽幕 其二

春树迢迢隔海云,无诸城向海门分。花前忽送迁莺去,何处听莺又送君。

江南归思

千里蒹葭抹夕岚,几群鸿雁度澄潭。砧声忽送关山月,一夜归心向岭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