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同情的诗集111条

张好好诗

牧大和三年,佐故吏部沈公江西幕,好好年十三,始以善歌来乐籍中。后一岁,公移镇宣城,复置好好于宣城籍中。后二岁,为沈著作以双鬟纳之。后二岁,于洛阳东城重睹好好,感旧伤怀,故题诗赠之。


君为豫章姝,十三才有余。


翠茁凤生尾,丹脸莲含跗。


高阁倚天半,章江联碧虚。


此地试君唱,特使华筵铺。


主公顾四座,始讶来踟蹰。


吴娃起引赞,低回映长裾。


双鬟可高下,才过青罗襦。


盼盼乍垂袖,一声雏凤呼。


繁弦迸关纽,塞管裂圆芦。


众音不能逐,袅袅穿云衢。


主公再三叹,谓言天下殊。


赠之天马锦,副以水犀梳。


龙沙看秋浪,明月游东湖。


自此每相见,三日已为疏。


玉质随月满,艳态逐春舒。


绛唇渐轻巧,云步转虚徐。


旌旆忽东下,笙歌随舳舻。


霜凋谢楼树,沙暖句溪蒲。


身外任尘土,樽前且欢娱。


飘然集仙客,讽赋欺相如。


聘之碧瑶佩,载以紫云车。


洞闭水声远,月高蟾影孤。


尔来未几岁,散尽高阳徒。


洛城重相见,婥婥为当垆。


怪我苦何事,少年垂白须。


朋游今在否,落拓更能无?


门馆恸哭后,水云愁景初。


斜日挂衰柳,凉风生座隅。


洒尽满襟泪,短歌聊一书。

秋日田家杂咏

西风八九月,积地秋云黄。


力田已告成,计日宜收藏。


刈获须及时,虑为雨雪伤。


农家终岁劳,至此愿稍偿。


勤苦守恒业,始有数月粮。


嗟彼豪华子,素餐厌膏粱。


安坐废手足,嗜欲毒其肠。


岂知民力艰,颗米皆琳琅。


园居知风月,野居知星霜。


君看获稻时,粒粒脂膏香。

减字木兰花·画堂雅宴

画堂雅宴。一抹朱弦初入遍。慢捻轻笼。玉指纤纤嫩剥葱。


拨头憁利。怨月愁花无限意。红粉轻盈。倚暖香檀曲未成。

阆州奉送二十四舅使自京赴任青城

闻道王乔舄,名因太史传。如何碧鸡使,把诏紫微天。
秦岭愁回马,涪江醉泛船。青城漫污杂,吾舅意凄然。

校猎曲

长杨杀气连云飞,汉主秋畋正掩围。
重门日晏红尘出,数骑胡人猎兽归。

鹧鸪天

爱日烘晴旬日间。谩邀朋辈为跻攀。无穷望眼无穷恨,不尽长江不尽山。
星点点,月团团。倒流河汉入杯盘。饱吟风月三千首,寄与吴姬忍泪看。

品令

露晞烟静。寂寥转、梧桐寒影。天际历历征鸿近。被风吹散,声断无行阵。
秋思客怀多少恨。谩厌厌谁问。晕残兰_香消印。梦魂长定。愁伴更筹尽。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咏河市歌者

岂是从容唱渭城,个中当有不平鸣。


可怜日晏忍饥面,强作春深求友声。

吊万人冢

兵罢淮边客路通,乱鸦来去噪寒空。


可怜白骨攒孤冢,尽为将军觅战功。

郑驸马池台喜遇郑广文同饮

不谓生戎马,何知共酒杯。然脐郿坞败,握节汉臣回。
白发千茎雪,丹心一寸灰。别离经死地,披写忽登台。
重对秦箫发,俱过阮宅来。留连春夜舞,泪落强裴回。

晦日重宴

高门引冠盖,下客抱支离。绮席珍羞满,文场翰藻摛。
蓂华雕上月,柳色蔼春池。日斜归戚里,连骑勒金羁。

人雁吟

雁飞渡江谋稻梁,江人趁熟亦渡江。
雁下江中唼苹藻,人饥尽属江中央。
天长水阔罗网多,无衣无食可奈何?
人声未断雁声起,弃儿呱呱道傍死。
不见雁春还北飞,人今去此将何之。
叹息人穷不如鸟,何日相随如雁归。

豫章行

胡风吹代马,北拥鲁阳关。


吴兵照海雪,西讨何时还。


半渡上辽津,黄云惨无颜。


老母与子别,呼天野草间。


白马绕旌旗,悲鸣相追攀。


白杨秋月苦,早落豫章山。


本为休明人,斩虏素不闲。


岂惜战斗死,为君扫凶顽。


精感石没羽,岂云惮险艰。


楼船若鲸飞,波荡落星湾。


此曲不可奏,三军鬓成斑。

大麦行

大麦干枯小麦黄,妇女行泣夫走藏。


东至集壁西梁洋,问谁腰镰胡与羌。


岂无蜀兵三千人,部领辛苦江山长。


安得如鸟有羽翅,托身白云还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