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隐居的诗集95条

凤归云·向深秋

向深秋,雨馀爽气肃西郊。陌上夜阑,襟袖起凉飙。天末残星,流电未灭,闪闪隔林梢。又是晓鸡声断,阳乌光动,渐分山路迢迢。


驱驱行役,苒苒光阴,蝇头利禄,蜗角功名,毕竟成何事,漫相高。抛掷云泉,狎玩尘土,壮节等闲消。幸有五湖烟浪,一船风月,会须归去老渔樵。

送隐者一绝

无媒径路草萧萧,自古云林远市朝。


公道世间唯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

霜天晓角·旅兴

吴头楚尾,一棹人千里,休说旧愁新恨,长亭树,今如此。


宦游吾倦矣,玉人留我醉,明日万花寒食,得且住,为佳耳。

采樵作

采樵入深山,山深树重叠。


桥崩卧槎拥,路险垂藤接。


日落伴将稀,山风拂萝衣。


长歌负轻策,平野望烟归。

饮酒·十二

长公曾一仕,壮节忽失时;


杜门不复出,终身与世辞。


仲理归大泽,高风始在兹。


一往便当已,何为复狐疑!


去去当奚道,世俗久相欺。


摆落悠悠谈,请从余所之。

闲居寄端及重阳

山明野寺曙钟微,雪满幽林人迹稀。


闲居寥落生高兴,无事风尘独不归。

当置酒

置酒宴嘉宾,瞩迥临飞观。绝岭隔天馀,长屿横江半。


日色花上绮,风光水中乱。三益既葳蕤,四始方葱粲。

沁园春 赠静庵口诀

历劫元神,旦初祖气,太始元精。道三般至宝,同根并蒂,欲求端的,勿泥身形。息定神清,缘空气固,清静无为精自凝。丹头结,运阴阳符火,慢慢调停。尤当固济持盈。把铅汞银砂一处烹。四象合和,命基永固,三元辐辏,觉性虚灵。性命两全,形神俱妙,与道合真无变更。逍遥处,任遨游八极,自在纵横。

寄弟君典

搔首飞蓬四载余,尔音听玉几回虚。


天边雁阵都成字,壁上蜗涎宛作书。


露草侵阶苍藓滑,烟罗绕径绿筠疏。


何堪骨肉同寥落,南北无由慰索居。

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

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


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


开春理常业,岁功聊可观。


晨出肆微勤,日入负禾还。


山中饶霜露,风气亦先寒。


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


四体诚乃疲,庶无异患干。


盥濯息檐下,斗酒散襟颜。


遥遥沮溺心,千载乃相关。


但愿长如此,躬耕非所叹。

同王昌龄裴迪游青龙寺昙壁上人兄院集和兄维

林中空寂舍,阶下终南山。


高卧一床上,回看六合间。


浮云几处灭,飞鸟何时还。


问义天人接,无心世界闲。


谁知大隐者,兄弟自追攀。

发归濑三瀑布望两溪诗

我行乘日垂,放舟候月圆。


沫江免风涛,涉清弄漪涟。


积石竦两溪,飞泉倒三山。


亦既穷登陟,荒蔼横目前。


窥岩不睹景,披林岂见天。


阳乌尚倾翰,幽篁未为邅。


退寻平常时,安知巢穴难。


风雨非攸吝,拥志谁与宣。


倘有同枝条,此日即千年。

方山子传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象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余既耸然异之。


  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九年,余在岐山,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


  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倘见之欤?

题张氏隐居二首

涧道馀寒历冰雪,石门斜日到林丘。


不贪夜识金银气,远害朝看麋鹿游。


乘兴杳然迷出处,对君疑是泛虚舟。


之子时相见,邀人晚兴留。


霁潭鳣发发,春草鹿呦呦。


杜酒偏劳劝,张梨不外求。


前村山路险,归醉每无愁。

于中好·小构园林寂不哗

小构园林寂不哗,疏篱曲径仿山家。昼长吟罢风流子,忽听楸枰响碧纱。


添竹石,伴烟霞。拟凭樽酒慰年华。休嗟髀里今生肉,努力春来自种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