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感慨的诗集571条

饮酒·十一

颜生称为仁,荣公言有道。


屡空不获年,长饥至于老。


虽留身后名,一生亦枯槁。


死去何所知,称心固为好。


客养千金躯,临化消其宝。


裸葬何必恶,人当解意表。

漫成三首

不妨何范尽诗家,未解当年重物华。


远把龙山千里雪,将来拟并洛阳花。


沈约怜何逊,延年毁谢庄。


清新俱有得,名誉底相伤。


雾夕咏芙蕖,何郎得意初。


此时谁最赏,沈范两尚书。

偶作寄朗之

历想为官日,无如刺史时。


欢娱接宾客,饱暖及妻儿。


自到东都后,安闲更得宜。


分司胜刺史,致仕胜分司。


何况园林下,欣然得朗之。


仰名同旧识,为乐即新知。


有雪先相访,无花不作期。


斗醲干酿酒,夸妙细吟诗。


里巷千来往,都门五别离。


岐分两回首,书到一开眉。


叶落槐亭院,冰生竹阁池。


雀罗谁问讯,鹤氅罢追随。


身与心俱病,容将力共衰。


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

病起

今日秋风里,何乡一病翁。


力微须杖起,心在与谁同。


灾疾资千悟,冤亲并一空。


百年先得老,三败未为穷。

沁园春(见王肯堂)

吾祖文中,曾于夫子,受罔极恩。有宇宙以来,春秋而后,三纲所系,万古常存。列国何时,东吴何地,十哲之中尚有言。况今也、与圣贤邦域,同一乾坤。
卑飞难傍天阍。但勃窣衔香拜圣门。要水看黄河,山登岱岳,鲁求君子,学究中原。虽有他人,不如同姓,仰止文星出禁垣。又安得,借蒙庄大瓢,酌泗水之源。

饮酒·十五

贫居乏人工,灌木荒余宅。


班班有翔鸟,寂寂无行迹。


宇宙一何悠,人生少至百。


岁月相催逼,鬓边早已白。


若不委穷达,素抱深可惜。

咏路

赤路如龙蛇,不知几千丈。


出没山水间,一下复一上。


伊予独何为,与之同俯仰?

河湟有感

一自萧关起战尘,河湟隔断异乡春。


汉儿尽作胡儿语,却向城头骂汉人。

采桑子·那能寂寞芳菲节

那能寂寞芳菲节,欲话生平。夜已三更。一阕悲歌泪暗零。


须知秋叶春花促,点鬓星星。遇酒须倾,莫问千秋万岁名。

杜司勋

高楼风雨感斯文,短翼差池不及群。


刻意伤春复伤别,人间惟有杜司勋。

登岳阳楼二首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天入平湖晴不风,夕帆和雁正浮空。


楼头客子杪秋后,日落君山元气中。


北望可堪回白首,南游聊得看丹枫。


翰林物色分留少,诗到巴陵还未工。

临江仙·夜到扬州席上作

尊酒何人怀李白,草堂遥指江东。珠帘十里卷香风。花开又花谢,离恨几千重。


轻舸渡江连夜到,一时惊笑衰容。语音犹自带吴侬。夜阑对酒处,依旧梦魂中。

水调歌头 代寿朱子章 强村从书用裘杼楼

七十古稀有,今喜见先生。紫阳家学渊奥,场屋旧家声。鹗荐西风早岁,豹隐南山晚节,天爵自尊荣。桂子兰孙拥,南极老人星。杜陵老,多酒债,羡修龄。岂如寿富兼得,熊掌与鱼并。八十老翁为将,九十武公为相,不足为公称。鹤算与同久,道重藐公卿。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深字

层观远沈沈,鸾旗九日临。帷宫压水岸,步辇入烟岑。


枝上萸新采,樽中菊始斟。愿陪欢乐事,长与岁时深。

菱溪石记

  菱溪之石有六,其四为人取去,而一差小而尤奇,亦藏民家。其最大者,偃然僵卧于溪侧,以其难徒,故得独存。每岁寒霜落,水涸而石出,溪旁人见其可怪,往往祀以为神。


  菱溪,按图与经皆不载。唐会昌中,刺史李渍为《荇溪记》,云水出永阳岭,西经皇道山下。以地求之,今无所谓荇溪者。询于滁州人,曰此溪是也。杨行密有淮南,淮人讳其嫌名,以荇为菱;理或然也。


  溪旁若有遗址,云故将刘金之宅,石即刘氏之物也。金,伪吴时贵将,与行密俱起合淝,号三十六英雄,金其一也。金本武夫悍卒,而乃能知爱赏奇异,为儿女子之好,岂非遭逢乱世,功成志得,骄于富贵之佚欲而然邪?想其葭池台榭、奇木异草与此石称,亦一时之盛哉!今刘氏之后散为编民,尚有居溪旁者。


  予感夫人物之废兴,惜其可爱而弃也,乃以三牛曳置幽谷;又索其小者,得于白塔民朱氏,遂立于亭之南北。亭负城而近,以为滁人岁时嬉游之好。


  夫物之奇者,弃没于幽远则可惜,置之耳目则爱者不免取之而去。嗟夫!刘金者虽不足道,然亦可谓雄勇之士,其平生志意,岂不伟哉。及其后世,荒堙零落,至于子孙泯没而无闻,况欲长有此石乎?用此可为富贵者之戒。而好奇之士闻此石者,可以一赏而足,何必取而去也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