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感慨的诗集571条

窜夜郎于乌江留别宗十六璟

君家全盛日,台鼎何陆离!


斩鳌翼娲皇,炼石补天维。


一回日月顾,三入凤凰池。


失势青门傍,种瓜复几时?


犹会众宾客,三千光路岐。


皇恩雪愤懑,松柏含荣滋。


我非东床人,令姊忝齐眉。


浪迹未出世,空名动京师。


适遭云罗解,翻谪夜郎悲。


拙妻莫邪剑,及此二龙随。


惭君湍波苦,千里远从之。


白帝晓猿断,黄牛过客迟。


遥瞻明月峡,西去益相思。

东楼

万里流沙道,西征过北门。


但添新战骨,不返旧征魂。


楼角临风迥,城阴带水昏。


传声看驿使,送节向河源。

解佩令·自题词集

十年磨剑,五陵结客,把平生、涕泪都飘尽。老去填词,一半是、空中传恨。几曾围、燕钗蝉鬓。


不师秦七,不师黄九,倚新声、玉田差近。落拓江湖,且分付、歌筵红粉。料封侯、白头无分。

情诗其十一

洞房一夜照花烛,卿卿嫁作他人妇。?


相思如狂心如灰,为情憔悴向谁诉?

八声甘州 戊申再到西湖

忆湖光,醉别几经春,千里每神驰。恨无穷烟水,无情岁月,无限相思。万里风沙梦觉,山色碧参差。忙对玻璃镜,照我尘姿。欲写从前离阔,便安排画舸,准备新诗。见六桥遗构,烟雨强撑支。怨东风、红消翠减,比向来、浑是老西施。如何得、刘郎双鬓,长似当时。

漫成三首

不妨何范尽诗家,未解当年重物华。


远把龙山千里雪,将来拟并洛阳花。


沈约怜何逊,延年毁谢庄。


清新俱有得,名誉底相伤。


雾夕咏芙蕖,何郎得意初。


此时谁最赏,沈范两尚书。

谢池春·壮岁从戎

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阵云高、狼烽夜举。朱颜青鬓,拥雕戈西戍。笑儒冠、自来多误。


功名梦断,却泛扁舟吴楚。漫悲歌、伤怀吊古。烟波无际,望秦关何处。叹流年、又成虚度。

采桑子·那能寂寞芳菲节

那能寂寞芳菲节,欲话生平。夜已三更。一阕悲歌泪暗零。


须知秋叶春花促,点鬓星星。遇酒须倾,莫问千秋万岁名。

华清宫三首·其三

门横金锁悄无人,落日秋声渭水滨。


红叶下山寒寂寂,湿云如梦雨如尘。

满江红·蒜山怀古

沽酒南徐,听夜雨、江声千尺。记当年、阿童东下,佛狸深入。白面书生成底用?萧郎裙屐偏轻敌。笑风流北府好谈兵,参军客。


人事改,寒云白。旧垒废,神鸦集。尽沙沉浪洗,断戈残戟。落日楼船鸣铁锁,西风吹尽王侯宅。任黄芦苦竹打寒潮,渔樵笛。

西江月·渔父词

千丈悬崖削翠,一川落日镕金。白鸥来往本无心。选甚风波一任。


别浦鱼肥堪脍,前村酒美重斟。千年往事已沈沈。闲管兴亡则甚。

偶作寄朗之

历想为官日,无如刺史时。


欢娱接宾客,饱暖及妻儿。


自到东都后,安闲更得宜。


分司胜刺史,致仕胜分司。


何况园林下,欣然得朗之。


仰名同旧识,为乐即新知。


有雪先相访,无花不作期。


斗醲干酿酒,夸妙细吟诗。


里巷千来往,都门五别离。


岐分两回首,书到一开眉。


叶落槐亭院,冰生竹阁池。


雀罗谁问讯,鹤氅罢追随。


身与心俱病,容将力共衰。


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

菱溪石记

  菱溪之石有六,其四为人取去,而一差小而尤奇,亦藏民家。其最大者,偃然僵卧于溪侧,以其难徒,故得独存。每岁寒霜落,水涸而石出,溪旁人见其可怪,往往祀以为神。


  菱溪,按图与经皆不载。唐会昌中,刺史李渍为《荇溪记》,云水出永阳岭,西经皇道山下。以地求之,今无所谓荇溪者。询于滁州人,曰此溪是也。杨行密有淮南,淮人讳其嫌名,以荇为菱;理或然也。


  溪旁若有遗址,云故将刘金之宅,石即刘氏之物也。金,伪吴时贵将,与行密俱起合淝,号三十六英雄,金其一也。金本武夫悍卒,而乃能知爱赏奇异,为儿女子之好,岂非遭逢乱世,功成志得,骄于富贵之佚欲而然邪?想其葭池台榭、奇木异草与此石称,亦一时之盛哉!今刘氏之后散为编民,尚有居溪旁者。


  予感夫人物之废兴,惜其可爱而弃也,乃以三牛曳置幽谷;又索其小者,得于白塔民朱氏,遂立于亭之南北。亭负城而近,以为滁人岁时嬉游之好。


  夫物之奇者,弃没于幽远则可惜,置之耳目则爱者不免取之而去。嗟夫!刘金者虽不足道,然亦可谓雄勇之士,其平生志意,岂不伟哉。及其后世,荒堙零落,至于子孙泯没而无闻,况欲长有此石乎?用此可为富贵者之戒。而好奇之士闻此石者,可以一赏而足,何必取而去也哉。

如梦令·楼外残阳红满

楼外残阳红满,


春入柳条将半。


桃李不禁风,


回首落英无限。


肠断、肠断,


人共楚天俱远。

灞岸

山东今岁点行频,几处冤魂哭虏尘。


灞水桥边倚华表,平时二月有东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