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命运的诗集153条

运命论

  夫治乱,运也;穷达,命也;贵贱,时也。故运之将隆,必生圣明之君。圣明之君,必有忠贤之臣。其所以相遇也,不求而自合;其所以相亲也,不介而自亲。唱之而必和,谋之而必从,道德玄同,曲折合符,得失不能疑其志,谗构不能离其交,然后得成功也。其所以得然者,岂徒人事哉?授之者天也,告之者神也,成之者运也。


  夫黄河清而圣人生,里社鸣而圣人出,群龙见而圣人用。故伊尹,有莘氏之媵臣也,而阿衡于商。太公,渭滨之贱老也,而尚父于周。百里奚在虞而虞亡,在秦而秦霸,非不才于虞而才于秦也。张良受黄石之符,诵三略之说,以游于群雄,其言也,如以水投石,莫之受也;及其遭汉祖,其言也,如以石投水,莫之逆也。非张良之拙说于陈项,而巧言于沛公也。然则张良之言一也,不识其所以合离?合离之由,神明之道也。故彼四贤者,名载于箓图,事应乎天人,其可格之贤愚哉?孔子曰:“清明在躬,气志如神。嗜欲将至,有开必先。天降时雨,山川出云。”诗云:“惟岳降神,生甫及申;惟申及甫,惟周之翰。”运命之谓也。


  岂惟兴主,乱亡者亦如之焉。幽王之惑褒女也,祅始于夏庭。曹伯阳之获公孙强也,征发于社宫。叔孙豹之昵竖牛也,祸成于庚宗。吉凶成败,各以数至。咸皆不求而自合,不介而自亲矣。昔者,圣人受命河洛曰:以文命者,七九而衰;以武兴者,六八而谋。及成王定鼎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故自幽厉之间,周道大坏,二霸之后,礼乐陵迟。文薄之弊,渐于灵景;辩诈之伪,成于七国。酷烈之极,积于亡秦;文章之贵,弃于汉祖。虽仲尼至圣,颜冉大贤,揖让于规矩之内,訚訚于洙、泗之上,不能遏其端;孟轲、孙卿体二希圣,从容正道,不能维其末,天下卒至于溺而不可援。


  夫以仲尼之才也,而器不周于鲁卫;以仲尼之辩也,而言不行于定哀;以仲尼之谦也,而见忌于子西;以仲尼之仁也,而取仇于桓魋;以仲尼之智也,而屈厄于陈蔡;以仲尼之行也,而招毁于叔孙。夫道足以济天下,而不得贵于人;言足以经万世,而不见信于时;行足以应神明,而不能弥纶于俗;应聘七十国,而不一获其主;驱骤于蛮夏之域,屈辱于公卿之门,其不遇也如此。及其孙子思,希圣备体,而未之至,封己养高,势动人主。其所游历诸侯,莫不结驷而造门;虽造门犹有不得宾者焉。其徒子夏,升堂而未入于室者也。退老于家,魏文候师之,西河之人肃然归德,比之于夫子而莫敢间其言。故曰:治乱,运也;穷达,命也;贵贱,时也。而后之君子,区区于一主,叹息于一朝。屈原以之沈湘,贾谊以之发愤,不亦过乎!


  然则圣人所以为圣者,盖在乎乐天知命矣。故遇之而不怨,居之而不疑也。其身可抑,而道不可屈;其位可排,而名不可夺。譬如水也,通之斯为川焉,塞之斯为渊焉,升之于云则雨施,沈之于地则土润。体清以洗物,不乱于浊;受浊以济物,不伤于清。是以圣人处穷达如一也。夫忠直之迕于主,独立之负于俗,理势然也。故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前监不远,覆车继轨。然而志士仁人,犹蹈之而弗悔,操之而弗失,何哉?将以遂志而成名也。求遂其志,而冒风波于险涂;求成其名,而历谤议于当时。彼所以处之,盖有算矣。子夏曰:“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故道之将行也,命之将贵也,则伊尹吕尚之兴于商周,百里子房之用于秦汉,不求而自得,不徼而自遇矣。道之将废也,命之将贱也,岂独君子耻之而弗为乎?盖亦知为之而弗得矣。


  凡希世苟合之士,蘧蒢戚之人,俛仰尊贵之颜,逶迤势利之间,意无是非,赞之如流;言无可否,应之如响。以窥看为精神,以向背为变通。势之所集,从之如归市;势之所去,弃之如脱遗。其言曰:名与身孰亲也?得与失孰贤也?荣与辱孰珍也?故遂絜其衣服,矜其车徒,冒其货贿,淫其声色,脉脉然自以为得矣。盖见龙逢、比干之亡其身,而不惟飞廉、恶来之灭其族也。盖知伍子胥之属镂于吴,而不戒费无忌之诛夷于楚也。盖讥汲黯之白首于主爵,而不惩张汤牛车之祸也。盖笑萧望之跋踬于前,而不惧石显之绞缢于后也。故夫达者之筭也,亦各有尽矣。


  曰:凡人之所以奔竞于富贵,何为者哉?若夫立德必须贵乎?则幽厉之为天子,不如仲尼之为陪臣也。必须势乎?则王莽、董贤之为三公,不如杨雄、仲舒之阒其门也。必须富乎?则齐景之千驷,不如颜回、原宪之约其身也。其为实乎?则执杓而饮河者,不过满腹;弃室而洒雨者,不过濡身;过此以往,弗能受也。其为名乎?则善恶书于史册,毁誉流于千载;赏罚悬于天道,吉凶灼乎鬼神,固可畏也。将以娱耳目、乐心意乎?譬命驾而游五都之市,则天下之货毕陈矣。褰裳而涉汶阳之丘,则天下之稼如云矣。椎紒而守敖庾、海陵之仓,则山坻之积在前矣。扱衽而登钟山、蓝田之上,则夜光玙璠之珍可观矣。夫如是也,为物甚众,为己甚寡,不爱其身,而啬其神。风惊尘起,散而不止。六疾待其前,五刑随其后。利害生其左,攻夺出其右,而自以为见身名之亲疏,分荣辱之客主哉。


  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正人曰义。故古之王者,盖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也。古之仕者,盖以官行其义,不以利冒其官也。古之君子,盖耻得之而弗能治也,不耻能治而弗得也。原乎天人之性,核乎邪正之分,权乎祸福之门,终乎荣辱之算,其昭然矣。故君子舍彼取此。若夫出处不违其时,默语不失其人,天动星回而辰极犹居其所,玑旋轮转,而衡轴犹执其中,既明且哲,以保其身,贻厥孙谋,以燕翼子者,昔吾先友,尝从事于斯矣。

河传·同伴

同伴,相唤。


杏花稀,梦里每愁依违。


仙客一云燕已飞,


不归,泪痕空满衣。


天际云鸟引情远,


春已晚,烟霭渡南苑。


雪梅香,柳带长,


小娘,转令人意伤。

咏怀八十二首·其三十二

朝阳不再盛,白日忽西幽。


去此若俯仰,如何似九秋。


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


齐景升丘山,涕泗纷交流。


孔圣临长川,惜逝忽若浮。


去者余不及,来者吾不留。


愿登太华山,上与松子游。


渔父知世患,乘流泛轻舟。

牡丹(一作咏牡丹赠从兄正封)

紫蕊丛开未到家,却教游客赏繁华。


始知年少求名处,满眼空中别有花。

苦雨(一本题下有思归桃花崦五字)

朝与佳人期,碧树生红萼。暮与佳人期,飞雨洒清阁。


佳人窅何许,中夜心寂寞。试忆花正开,复惊叶初落。


行骑飞泉鹿,卧听双海鹤。嘉愿有所从,安得处其薄。

诗偈 其一三七

更无别路超生死,前佛后佛同一般。舒即周流十方刹,敛时还在一毛端。

芳心苦·杨柳回塘

杨柳回塘,鸳鸯别浦。绿萍涨断莲舟路。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


返照迎潮,行云带雨。依依似与骚人语。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秦闺怨 其一

幽闺情自苦,何事更逢春?萱草侵阶绿,垂杨闇户新。


镜中丝发乱,窗外鸟声频。对此芳菲景,长宵转忆君。

钱唐见芮逢

蔡伦池北雁峰前,罹乱相兼十九年。所喜故人犹会面,


不堪良牧已重泉。醉思把箸欹歌席,狂忆判身入酒船。


今日与君赢得在,戴家湾里两皤然。

旅舍书怀寄所知二首(后首一作汉东秋思)

思量前事不堪寻,牢落馀情满素琴。四海岂无腾跃路,


一家长有别离心。道从汩没甘雌伏,迹恐因循更陆沈。


寂寞谁应吊空馆,异乡时节独沾襟。


簟卷两床琴瑟秋,暂凭前计奈相尤。尘飘马尾甘蓬转,


酒忆江边有梦留。隋帝旧祠虽寂寞,楚妃清唱亦风流。


可怜别恨无人见,独背残阳下寺楼。

东渡早梅一树,岁华如雪,酣赏成咏

暇日留□事,期云亦□开。乡心持岁酒,津下赏山梅。


晚实和商鼎,浓香拂寿杯。唯应招北客,日日踏青来。

菩萨蛮·半烟半雨溪桥畔

半烟半雨溪桥畔,渔翁醉着无人唤。疏懒意何长,春风花草香。


江山如有待,此意陶潜解。问我去何之,君行到自知。

树中草

鸟衔野田草,误入枯桑里。


客土植危根,逢春犹不死。


草木虽无情,因依尚可生。


如何同枝叶,各自有枯荣。

初夏即事寄鲁望

夏景恬且旷,远人疾初平。黄鸟语方熟,紫桐阴正清。


廨宇有幽处,私游无定程。归来闭双关,亦忘枯与荣。


土室作深谷,藓垣为干城。頫杉突杝架,迸笋支檐楹。


片石共坐稳,病鹤同喜晴。瘿木四五器,筇杖一两茎。


泉为葛天味,松作羲皇声。或看名画彻,或吟闲诗成。


忽枕素琴睡,时把仙书行。自然寡俦侣,莫说更纷争。


具区包地髓,震泽含天英。粤从三让来,俊造纷然生。


顾予客兹地,薄我皆为伧。唯有陆夫子,尽力提客卿。


各负出俗才,俱怀超世情。驻我一栈车,啜君数藜羹。


敲门若我访,倒屣欣逢迎。胡饼蒸甚熟,貊盘举尤轻。


茗脆不禁炙,酒肥或难倾。扫除就藤下,移榻寻虚明。


唯共陆夫子,醉与天壤并。

苦寒

四时各平分,一气不可兼。隆寒夺春序,颛顼固不廉。


太昊弛维纲,畏避但守谦。遂令黄泉下,萌牙夭句尖。


草木不复抽,百味失苦甜。凶飙搅宇宙,铓刃甚割砭。


日月虽云尊,不能活乌蟾。羲和送日出,恇怯频窥觇。


炎帝持祝融,呵嘘不相炎。而我当此时,恩光何由沾。


肌肤生鳞甲,衣被如刀镰。气寒鼻莫嗅,血冻指不拈。


浊醪沸入喉,口角如衔箝。将持匕箸食,触指如排签。


侵炉不觉暖,炽炭屡已添。探汤无所益,何况纩与缣。


虎豹僵穴中,蛟螭死幽潜。荧惑丧缠次,六龙冰脱髯。


芒砀大包内,生类恐尽歼。啾啾窗间雀,不知已微纤。


举头仰天鸣,所愿晷刻淹。不如弹射死,却得亲炰燖.


鸾皇苟不存,尔固不在占。其馀蠢动俦,俱死谁恩嫌。


伊我称最灵,不能女覆苫。悲哀激愤叹,五藏难安恬。


中宵倚墙立,淫泪何渐渐。天王哀无辜,惠我下顾瞻。


褰旒去耳纩,调和进梅盐。贤能日登御,黜彼傲与憸。


生风吹死气,豁达如褰帘。悬乳零落堕,晨光入前檐。


雪霜顿销释,土脉膏且黏。岂徒兰蕙荣,施及艾与蒹。


日萼行铄铄,风条坐襜襜.天乎苟其能,吾死意亦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