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写人的诗集1659条

子产却楚逆女以兵

  楚公子围聘于郑,且娶于公孙段氏。伍举为介。将入馆,郑人恶之。使行人子羽与之言,乃馆于外。


  既聘,将以众逆。子产患之,使子羽辞曰:“以敝邑褊小,不足以容从者,请墠听命!”令尹使太宰伯州犁对曰:“君辱贶寡大夫围,谓围:‘将使丰氏抚有而室。’围布几筵,告于庄、共之庙而来。若野赐之,是委君贶于草莽也!是寡大夫不得列于诸卿也!不宁唯是,又使围蒙其先君,将不得为寡君老,其蔑以复矣。唯大夫图之!”子羽曰:“小国无罪,恃实其罪。将恃大国之安靖己,而无乃包藏祸心以图之。小国失恃而惩诸侯,使莫不憾者,距违君命,而有所壅塞不行是惧!不然,敝邑,馆人之属也,其敢爱丰氏之祧?”


  伍举知其有备也,请垂櫜而入。许之。

纸帐

五色流苏不用垂,楮衾木枕更相宜。


高眠但许留禅客,低唱应难着侍儿。


白似雪窗微霁后,暖於酒力半醺时。


蒲团静学观身法,岁晚工夫要自知。

介之推不言禄

  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


  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


  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


  对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


  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


  对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


  其母曰:“能如是乎?与汝偕隐。”遂隐而死。


  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地名)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

送舍弟

吾家白额驹,远别临东道。


他日相思一梦君,应得池塘生春草。

张衡传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玑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仗,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西江月·批宝玉二首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楚归晋知罃

  晋人归楚公子谷臣,与连尹襄老之尸于楚,以求知罃。于是荀首佐中军矣,故楚人许之。


  王送知罃,曰:“子其怨我乎?”对曰:“二国治戎,臣不才,不胜其任,以为俘馘。执事不以衅鼓,使归即戮,君之惠也。臣实不才,又谁敢怨?”


  王曰:“然则德我乎?”对曰:“二国图其社稷,而求纾其民,各惩其忿,以相宥也,两释累囚,以成其好。二国有好,臣不与及,其谁敢德?”


  王曰:“子归何以报我?”对曰:“臣不任受怨,君亦不任受德。无怨无德,不知所报。”


  王曰:“虽然,必告不谷。”对曰:“以君之灵,累臣得归骨于晋,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若从君之惠而免之,以赐君之外臣首;首其请于寡君,而以戮于宗,亦死且不朽。若不获命,而使嗣宗职,次及于事,而帅偏师以脩封疆,虽遇执事,其弗敢违。其竭力致死,无有二心,以尽臣礼。所以报也!


  王曰:“晋未可与争。”重为之礼而归之。

赠别从甥高五

鱼目高泰山,不如一玙璠。


贤甥即明月,声价动天门。


能成吾宅相,不减魏阳元。


自顾寡筹略,功名安所存?


五木思一掷,如绳系穷猿。


枥中骏马空,堂上醉人喧。


黄金久已罄,为报故交恩。


闻君陇西行,使我惊心魂。


与尔共飘飖,云天各飞翻。


江水流或卷,此心难具论。


贫家羞好客,语拙觉辞繁。


三朝空错莫,对饭却惭冤。


自笑我非夫,生事多契阔。


蓄积万古愤,向谁得开豁?


天地一浮云,此身乃毫末。


忽见无端倪,太虚可包括。


去去何足道,临歧空复愁。


肝胆不楚越,山河亦衾裯。


云龙若相从,明主会见收。


成功解相访,溪水桃花流。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image.png

醉公子·门外猧儿吠

门外猧儿吠,知是萧郎至。刬袜下香阶,冤家今夜醉。
扶得入罗帏,不肯脱罗衣。醉则从他醉,还胜独睡时。

铜雀妓二首

金凤邻铜雀,漳河望邺城。
君王无处所,台榭若平生。
舞席纷何就,歌梁俨未倾。
西陵松槚冷,谁见绮罗情。

妾本深宫妓,层城闭九重。
君王梁爱尽,歌舞为谁容。
锦衾不复襞,罗衣谁再缝。
高台西北望,流涕向青松。

美女篇

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


柔条纷冉冉,叶落何翩翩。


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


头上金爵钗,腰佩翠琅玕。


明珠交玉体,珊瑚间木难。


罗衣何飘飘,轻裾随风还。


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


行徒用息驾,休者以忘餐。


借问女安居,乃在城南端。


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


容华耀朝日,谁不希令颜?


媒氏何所营?玉帛不时安。


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难。


众人徒嗷嗷,安知彼所观?


盛年处房室,中夜起长叹。

汴京纪事二十首·其七

空嗟覆鼎误前朝,骨朽人间骂未销。
夜月池台王傅宅,春风杨柳太师桥。

春雨

欲布如膏势,先闻动地雷。云龙相得起,风电一时来。


霢霂农桑野,冥濛杨柳台。何人待晴暖,庭有牡丹开。

怀鹿门县名离合二首

山瘦更培秋后桂,溪澄闲数晚来鱼。


台前过雁盈千百,泉石无情不寄书。


十里松萝阴乱石,门前幽事雨来新。


野霜浓处怜残菊,潭上花开不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