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纪游的诗集47条

构法华寺西亭

窜身楚南极,山水穷险艰。


步登最高寺,萧散任疏顽。


西垂下斗绝,欲似窥人寰。


反如在幽谷,榛翳不可攀。


命童恣披翦,葺宇横断山。


割如判清浊,飘若升云间。


远岫攒众顶,澄江抱清湾。


夕照临轩堕,栖鸟当我还。


菡萏溢嘉色,筼筜遗清斑。


神舒屏羁锁,志适忘幽潺。


弃逐久枯槁,迨今始开颜。


赏心难久留,离念来相关。


北望间亲爱,南瞻杂夷蛮。


置之勿复道,且寄须臾闲。

过云木冰记

  岁在壬午,余与晦木泽望入四明,自雪窦返至过云。雰霭淟浊,蒸满山谷,云乱不飞,瀑危弗落,遐路窈然。夜行撤烛,雾露沾衣,岚寒折骨,相视褫气。呼嗟咽续,忽尔冥霁地表。云敛天末,万物改观,浩然目夺。小草珠圆,长条玉洁,珑松插于幽篁,缨络缠于萝阙。琮俯仰,金奏石搏。虽一叶一茎之微,亦莫不冰缠而雾结。余愕眙而叹曰:“此非所谓木冰乎?春秋书之,五行志之,奈何当吾地而有此异也?”言未卒,有居僧笑于傍曰:“是奚足异?山中苦寒,才入冬月,风起云落,即冻飘山,以故霜雪常积也。”


  盖其地当万山之中,嚣尘沸响,扃人间。屯烟佛照,无殊阴火之潜,故为葕阳之所不入。去平原一万八千丈,刚风疾轮,侵铄心骨。南箕哆口,飞廉弭节;土囊大隧,所在而是。故为勃郁烦冤之所不散,溪回壑转,蛟螭蠖蛰,山鬼窈窕,腥风之冲动,震瀑之敲嗑。天呵地吼,阴崖冱穴,聚雹堆冰,故为玄冥之所长驾;群峰灌顶,北斗堕脅,藜蓬臭蔚,虽焦原竭泽,巫吁魃舞。常如夜行秋爽,故为曜灵之所割匿。且其怪松入枫,礜石罔草,碎碑埋甎,枯胔碧骨,皆足以兴吐云雨。而仙宫神治,山岳炳灵,高僧悬记,冶鸟木客,窅崒幽深。其气皆敛而不扬,故恒寒而无燠。


  余乃喟然曰:“嗟乎!同一寒暑,有不听命于造化之地;同一过忒,有无关于吉凶之占。居其间者,亦岂无凌峰掘药,高言畸行,无与于人世治乱之数者乎?”余方龃龉世度,将欲过而问之。

次韵伯氏长芦寺下

风从落帆休,天与大江平。


僧坊昼亦静,钟磬寒逾清。


淹留属暇日,植杖数连甍。


颇与幽子逢,煮茗当酒倾。


携手霜木末,朱栏见潮生。


樯移永正县,鸟度建康城。


薪者得树鸡,羹盂味南烹。


香秔炊白玉,饱饭愧闲行。


业祠思归乐,吟弄夕阳明。


思归诚独乐,薇蕨渐春荣。

潇湘神

马如龙。马如龙。飞过苏堤健斗风。柳下系船青作缆,湖边荐酒碧为筒。

登永嘉绿嶂山

裹粮杖轻策,怀迟上幽室。


行源径转远,距陆情未毕。


澹潋结寒姿,团栾润霜质。


涧委水屡迷,林迥岩逾密。


眷西谓初月,顾东疑落日。


践夕奄昏曙,蔽翳皆周悉。


蛊上贵不事,履二美贞吉。


幽人常坦步,高尚邈难匹。


颐阿竟何端,寂寂寄抱一。


恬如既已交,缮性自此出。

别沈助教诗

可怜玉匣剑。


复此飞凫舄。


未觉爱生憎。


忽见双成只。


一朝别笑语。


万事成畴昔。


道遒若波澜。


人生异金石。


愿君深自爱。


共念悲无益。

庆宫春·双桨莼波

  绍熙辛亥除夕。余别石湖归吴兴,雪后夜过垂虹,尝赋诗云:“笠泽茫茫雁影微。玉峰重叠护云衣;长桥寂寞春寒夜,只有诗人一舸归。”后五年冬,复与俞商卿、张平甫、钴朴翁自封禺同载,诣梁溪。道经吴淞。山寒天迥,云浪四合,中夕相呼步垂虹。星斗下垂。错杂渔火。朔吹凛凛。卮酒不能支。朴翁以衾自缠,犹相与行吟。因赋此阙,盖过旬,涂稿乃定。朴翁咎余无益,然意所耽,不能自已也。平甫、商卿、朴翁皆工于诗。所出奇诡;余亦强追逐之。此行既归。各得五十余解。


双桨莼波,一蓑松雨,暮愁渐满空阔。呼我盟鸥,翩翩欲下,背人还过木末。那回归去,荡云雪、孤舟夜发。伤心重见,依约眉山,黛痕低压。


采香径里春寒,老子婆娑,自歌谁答?垂虹西望,飘然引去,此兴平生难遏。酒醒波远,正凝想、明挡素袜。如今安在?惟有阑干,伴人一霎。(明挡 一作:珰)

临江仙·夜泊瓜洲

月黑星移灯屡闪,依稀打过初更。清游如此太多情。豆花凉帖地,知雨咽虫声。
渐逼疏蓬风淅淅,几家茅屋都扃。茨茹荷叶认零星。不知潮欲落,渔梦悄然生。

河传·风飐

风飐,波敛,团荷闪闪,珠倾露点。木兰舟上,何处吴娃越艳:藕花红照脸。


大堤狂杀襄阳客,烟波隔,渺渺湖光白。身已归,心不归,斜晖,远汀鸂鶒飞。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

天欲雪,云满湖,楼台明灭山有无。


水清出石鱼可数,林深无人鸟相呼。


腊日不归对妻孥,名寻道人实自娱。


道人之居在何许?宝云山前路盘纡。


孤山孤绝谁肯庐?道人有道山不孤。


纸窗竹屋深自暖,拥褐坐睡依团蒲。


天寒路远愁仆夫,整驾催归及未晡。


出山回望云木合,但见野鹘盘浮图。


兹游淡薄欢有余,到家恍如梦蘧蘧。


作诗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后难摹。

杂曲歌辞。小曲新词

霁色鲜宫殿,秋声脆管弦。圣明千岁乐,岁岁似今年。
红裙明月夜,碧殿早秋时。好向昭阳宿,天凉玉漏迟。

从岐王过杨氏别业应教

杨子谈经所,淮王载酒过。


兴阑啼鸟换,坐久落花多。


径转回银烛,林开散玉珂。


严城时未启,前路拥笙歌。

临江仙(送鄞令李易初)

折柳门前鹦鹉绿,河梁小驻归船。不堪花发对离筵。孤村啼鴂日,深院落花天。
文采弟兄真叠玉,赤霄去路谁先。明朝便恐各风烟。江山如有恨,桃李自无言。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珮 通:佩)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下澈 一作:下彻)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