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写景的诗集2359条

满江红·敲碎离愁

敲碎离愁,纱窗外、风摇翠竹。人去后、吹箫声断,倚楼人独。满眼不堪三月暮,举头已觉千山绿。但试将一纸寄来书,从头读。


相思字,空盈幅;相思意,何时足?滴罗襟点点,泪珠盈掬。芳草不迷行客路,垂杨只碍离人目。最苦是、立尽月黄昏,阑干曲。

临江仙·冬夜夜寒冰合井

冬夜夜寒冰合井,画堂明月侵帏。青缸明灭照悲啼。青缸挑欲尽,粉泪裛还垂。


未尽一尊先掩泪,歌声半带清悲。情声两尽莫相违。欲知肠断处,梁上暗尘飞。

霓裳中序第一·亭皋正望极

丙午岁,留长沙。登祝融。因得其祠神之曲曰《黄帝盐》、《苏合香》。又于乐工故书中得商调《霓裳曲》十八阕,皆虚谱无辞。按沈氏《乐律》,《霓裳》道调,此乃商调。乐天诗云:“散序六阕”,此特两阕。未知孰是?然音节闲雅,不类今曲:余不暇尽作。作《中序》一阕传于世。余方羁游,感此古音,不自知其辞之怨抑也。


亭皋正望极,乱落江莲归未得。多病却无气力,况纨扇渐疏,罗衣初索。流光过隙,叹杏梁、双燕如客。人何在?一帘淡月,仿佛照颜色。


幽寂,乱蛩吟壁,动庾信、清愁似织。沉思年少浪迹,笛里关山,柳下坊陌。坠红无信息,漫暗水、涓涓溜碧。飘零久、而今何意,醉卧酒垆侧。


玉楼春·西园花落深堪扫

西园花落深堪扫,过眼韶华真草草。
开时寂寂尚无人,今日偏嗔摇落早。
昨朝却走西山道,花事山中浑未了。
数峰和雨对斜阳,十里杜鹃红似烧。

旦发渔浦潭诗

渔潭雾未开,赤亭风已飏。棹歌发中流,鸣鞞响沓障。


村童忽相聚,野老时一望。诡怪石异象,崭绝峰殊状。


森森荒树齐,析析寒沙涨。藤垂岛易陟,崖倾屿难傍。


信是永幽栖,岂徒暂清旷。坐啸昔有委,卧治今可尚。

谩成

举世纷纷日夜忙,閒中无意阅兴亡。千梳理发驱烦热,百遍攻书备后忘。


屋角桑麻晴浪晚,门前榆柳午风凉。人生未达须行乐,不待区区总郡章。

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东禅庄院

十日春寒不出门,不知江柳已摇村。


稍闻决决流冰谷,尽放青青没烧痕。


数亩荒园留我住,半瓶浊酒待君温。


去年今日关山路,细雨梅花正断魂。

仲春郊外

东园垂柳径,西堰落花津。


物色连三月,风光绝四邻。


鸟飞村觉曙,鱼戏水知春。


初晴山院里,何处染嚣尘。

绝句四首·其一

堂西长笋别开门,堑北行椒却背村。


梅熟许同朱老吃,松高拟对阮生论。

宿洞庭

白水连天暮,洪波带日流。风高云梦夕,月满洞庭秋。
沙上渔人火,烟中贾客舟。西园与南浦,万里共悠悠。

台湾竹枝词·其二

韭莱花开心一枝,花正黄时叶正肥。
愿郎摘花连叶摘,到死心头不肯离。

卿谋几副蓄平生,对此茫茫不自禁。


试溯渊源枯见血,教尝滋味苦连心。


意常如墨湔难净,情倘为田灌未深。


欲哭还无方痛绝,漫言洗面与沾襟。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近腊月下,景气和畅,故山殊可过。足下方温经,猥不敢相烦,辄便往山中,憩感配寺,与山僧饭讫而去。


  北涉玄灞,清月映郭。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


  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雊,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无忽。因驮黄檗人往,不一,山中人王维白。

游虞山记

  虞山去吴城才百里,屡欲游,未果。辛丑秋,将之江阴,舟行山下,望剑门入云际,未及登。丙午春,复如江阴,泊舟山麓,入吾谷,榜人诡云:“距剑门二十里。”仍未及登。


  壬子正月八日,偕张子少弋、叶生中理往游,宿陶氏。明晨,天欲雨,客无意往,余已治筇屐,不能阻。自城北沿缘六七里,入破山寺,唐常建咏诗处,今潭名空心,取诗中意也。遂从破龙涧而上,山脉怒坼,赭石纵横,神物爪角痕,时隐时露。相传龙与神斗,龙不胜,破其山而去。说近荒惑,然有迹象,似可信。行四五里,层折而度,越峦岭,跻蹬道,遂陟椒极。有土坯磈礧,疑古时冢,然无碑碣志谁某。升望海墩,东向凝睇。是时云光黯甚,迷漫一色,莫辨瀛海。顷之,雨至,山有古寺可驻足,得少休憩。雨歇,取径而南,益露奇境:龈腭摩天,崭绝中断,两崖相嵌,如关斯劈,如刃斯立,是为剑门。以剑州、大剑、小剑拟之,肖其形也。侧足延,不忍舍去。遇山僧,更问名胜处。僧指南为太公石室;南而西为招真宫,为读书台;西北为拂水岩,水下奔如虹,颓风逆施,倒跃而上,上拂数十丈,又西有三杳石、石城、石门,山后有石洞通海,时潜海物,人莫能名。余识其言,欲问道往游,而云之飞浮浮,风之来冽冽,时雨飘洒,沾衣湿裘,而余与客难暂留矣。少霁,自山之面下,困惫而归。自是春阴连旬,不能更游。


  噫嘻!虞山近在百里,两经其下,为践游屐。今之其地矣,又稍识面目,而幽邃窈窕,俱未探历。心甚怏怏。然天下之境,涉而即得,得而辄尽者,始焉欣欣,继焉索索,欲求余味,而了不可得,而得之甚艰,且得半而止者,转使人有无穷之思也。呜呼!岂独寻山也哉!

送刘司直赴安西

绝域阳关道,胡沙与塞尘。


三春时有雁,万里少行人。


苜蓿随天马,葡萄逐汉臣。


当令外国惧,不敢觅和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