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写景的诗集2359条

和张秘监阁老献岁过蒋大拾遗因呈两省诸公并见示

二贤同载笔,久次入新年。焚草淹轻秩,藏书厌旧编。


竹风晴翠动,松雪瑞光鲜。庆赐行春令,从兹伫九迁。

登单于台

边兵春尽回,独上单于台。


白日地中出,黄河天外来。


沙翻痕似浪,风急响疑雷。


欲向阴关度,阴关晓不开。

野色

非烟亦非雾,幂幂映楼台。


白鸟忽点破,残阳还照开。


肯随芳草歇,疑逐远帆来。


谁会山公意?登高醉始回。

渔歌子·柳垂丝

柳垂丝,花满树,莺啼楚岸春天暮。棹轻舟,出深浦,缓唱渔郎归去。


罢垂纶,还酌醑,孤村遥指云遮处。下长汀,临深渡,惊起一行沙鹭。

庾楼晓望

独凭朱槛立凌晨,山色初明水色新。


竹雾晓笼衔岭月,频风暖送过江春。


子城阴处犹残雪,衙鼓声前未有尘。


三百年来庾楼上,曾经多少望乡人。

凉州词三首·其三

凤林关里水东流,白草黄榆六十秋。


边将皆承主恩泽,无人解道取凉州。

台湾竹枝词·其二

韭莱花开心一枝,花正黄时叶正肥。
愿郎摘花连叶摘,到死心头不肯离。

书李世南所画秋景二首

野水参差落涨痕,疏林欹倒出霜根。


扁舟一棹归何处?家在江南黄叶村。


人间斤斧日创夷,谁见龙蛇百尺姿。


不是溪山成独往,何人解作挂猿枝。

游虞山记

  虞山去吴城才百里,屡欲游,未果。辛丑秋,将之江阴,舟行山下,望剑门入云际,未及登。丙午春,复如江阴,泊舟山麓,入吾谷,榜人诡云:“距剑门二十里。”仍未及登。


  壬子正月八日,偕张子少弋、叶生中理往游,宿陶氏。明晨,天欲雨,客无意往,余已治筇屐,不能阻。自城北沿缘六七里,入破山寺,唐常建咏诗处,今潭名空心,取诗中意也。遂从破龙涧而上,山脉怒坼,赭石纵横,神物爪角痕,时隐时露。相传龙与神斗,龙不胜,破其山而去。说近荒惑,然有迹象,似可信。行四五里,层折而度,越峦岭,跻蹬道,遂陟椒极。有土坯磈礧,疑古时冢,然无碑碣志谁某。升望海墩,东向凝睇。是时云光黯甚,迷漫一色,莫辨瀛海。顷之,雨至,山有古寺可驻足,得少休憩。雨歇,取径而南,益露奇境:龈腭摩天,崭绝中断,两崖相嵌,如关斯劈,如刃斯立,是为剑门。以剑州、大剑、小剑拟之,肖其形也。侧足延,不忍舍去。遇山僧,更问名胜处。僧指南为太公石室;南而西为招真宫,为读书台;西北为拂水岩,水下奔如虹,颓风逆施,倒跃而上,上拂数十丈,又西有三杳石、石城、石门,山后有石洞通海,时潜海物,人莫能名。余识其言,欲问道往游,而云之飞浮浮,风之来冽冽,时雨飘洒,沾衣湿裘,而余与客难暂留矣。少霁,自山之面下,困惫而归。自是春阴连旬,不能更游。


  噫嘻!虞山近在百里,两经其下,为践游屐。今之其地矣,又稍识面目,而幽邃窈窕,俱未探历。心甚怏怏。然天下之境,涉而即得,得而辄尽者,始焉欣欣,继焉索索,欲求余味,而了不可得,而得之甚艰,且得半而止者,转使人有无穷之思也。呜呼!岂独寻山也哉!

少室雪晴送王宁

少室众峰几峰别,一峰晴见一峰雪。


隔城半山连青松,素色峨峨千万重。


过景斜临不可道,白云欲尽难为容。


行人与我玩幽境,北风切切吹衣冷。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南山岭。

云衲野人

山人修道几经年,闻说飡松足意便。


时以断云完故衲,日将流水灌新田。


常勤侣鹤岩崖下,寂静俦猿烟雾边。


欲访未知何处住,料应霞举已成仙。

凤栖梧·衰柳疏疏苔满地

衰柳疏疏苔满地。十二阑干,故国三千里。南去北来人老矣。短亭依旧残阳里。
紫蟹黄柑真解事。似倩西风、劝我归欤未。王粲登临寥落际。雁飞不断天连水。

菩萨蛮(有寄)

城隅静女何人见。先生日夜歌彤管。谁识蔡姬贤。江南顾彦先。
先生那久困。汤沐须名郡。惟有谢夫人。从来见拟伦。

秋雨叹三首

雨中百草秋烂死,阶下决明颜色鲜。


著叶满枝翠羽盖,开花无数黄金钱。


凉风萧萧吹汝急,恐汝后时难独立。


堂上书生空白头,临风三嗅馨香泣。


阑风长雨秋纷纷,四海八荒同一云。


去马来牛不复辨,浊泾清渭何当分?


禾头生耳黍穗黑,农夫田妇无消息。


城中斗米换衾禂,相许宁论两相值?


长安布衣谁比数?反锁衡门守环堵。


老夫不出长蓬蒿,稚子无忧走风雨。


雨声飕飕催早寒,胡雁翅湿高飞难。


秋来未曾见白日,泥污后土何时干?

别山僧

何处名僧到水西,乘舟弄月宿泾溪。


平明别我上山去,手携金策踏云梯。


腾身转觉三天近,举足回看万岭低。


谑浪肯居支遁下,风流还与远公齐。


此度别离何日见,相思一夜暝猿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