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写景的诗集2359条

咏廿四气诗 小寒十二月节

小寒连大吕,欢鹊垒新巢。拾食寻河曲,衔紫绕树梢。


霜鹰近北首,雊雉隐丛茅。莫怪严凝切,春冬正月交。

北斋雨后

小庭幽圃绝清佳,爱此常教放吏衙。


雨后双禽来占竹,秋深一蝶下寻花。


唤人扫壁开吴画,留客临轩试越茶。


野兴渐多公事少,宛如当日在山家。

凡草诫

野草凡不凡,亦应生和出。锄夫耘药栏,根不留其一。


良田本芜秽,著地成弃物。人生行不修,何门可容膝。


不唯不尔容,得无凡草嫉。贤愚偃仰间,鉴之宜日日。

秋日诗

萧瑟仲秋月,飂戾风云高。


山居感时变,远客兴长谣。


疏林积凉风,虚岫结凝霄。


湛露洒庭林,密叶辞荣条。


抚菌悲先落,攀松羡后凋。


垂纶在林野,交情远市朝。


淡然古怀心,濠上岂伊遥。

池上絮

池上无风有落晖,杨花晴后自飞飞。


为将纤质凌清镜,湿却无穷不得归。

送霅川丁世卿宰舒之怀宁

长安乱叶舞征衣,独把新诗送吏师。


自古才名谙宦拙,迩来官事要儿痴。

新雁过妆楼·梦醒芙蓉

梦醒芙蓉。风檐近、浑疑佩玉丁东。翠微流水,都是惜别行踪。宋玉秋花相比瘦,赋情更苦似秋浓。小黄昏,绀云暮合,不见征鸿。


宜城当时放客,认燕泥旧迹,返照楼空。夜阑心事,灯外败壁哀蛩。江寒夜枫怨落,怕流作题情肠断红。行云远,料澹蛾人在,秋香月中。

与南陵常赞府游五松山

安石泛溟渤,独啸长风还。


逸韵动海上,高情出人间。


灵异可并迹,澹然与世闲。


我来五松下,置酒穷跻攀。


征古绝遗老,因名五松山。


五松何清幽,胜境美沃洲。


萧飒鸣洞壑,终年风雨秋。


响入百泉去,听如三峡流。


剪竹扫天花,且从傲吏游。


龙堂若可憩,吾欲归精修。

生查子·狂花顷刻香

狂花顷刻香,晚蝶缠绵意。天与短因缘,聚散常容易。


传唱入离声,恼乱双蛾翠。游子不堪闻,正是衷肠事。

浣花溪记

  出成都南门,左为万里桥。西折纤秀长曲,所见如连环、如玦、如带、如规、如钩,色如鉴、如琅玕、如绿沉瓜,窈然深碧,潆回城下者,皆浣花溪委也。然必至草堂,而后浣花有专名,则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


  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隔岸阴森者尽溪,平望如荠。水木清华,神肤洞达。自宫以西,流汇而桥者三,相距各不半里。舁夫云通灌县,或所云“江从灌口来”是也。


  人家住溪左,则溪蔽不时见,稍断则复见溪。如是者数处,缚柴编竹,颇有次第。桥尽,一亭树道左,署曰“缘江路”。过此则武侯祠。祠前跨溪为板桥一,覆以水槛,乃睹“浣花溪”题榜。过桥,一小洲横斜插水间如梭,溪周之,非桥不通,置亭其上,题曰“百花潭水”。由此亭还度桥,过梵安寺,始为杜工部祠。像颇清古,不必求肖,想当尔尔。石刻像一,附以本传,何仁仲别驾署华阳时所为也。碑皆不堪读。


  钟子曰:杜老二居,浣花清远,东屯险奥,各不相袭。严公不死,浣溪可老,患难之于朋友大矣哉!然天遣此翁增夔门一段奇耳。穷愁奔走,犹能择胜,胸中暇整,可以应世,如孔子微服主司城贞子时也。


  时万历辛亥十月十七日,出城欲雨,顷之霁。使客游者,多由监司郡邑招饮,冠盖稠浊,磬折喧溢,迫暮趣归。是日清晨,偶然独往。楚人钟惺记。

春庭晚望

春庭聊纵望,楼台自相隐。


窗梅落晚花,池竹开初荀。


泉鸣知水急,云来觉山近。


不愁花不飞,到畏花飞尽。

次韵参寥咏雪

朝来处处白毡铺,楼阁山川尽一如。


总是烂银并白玉,不知奇货有谁居。

记游松风亭

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法,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

鬓云松令·枕函香

枕函香,花径漏。依约相逢,絮语黄昏后。时节薄寒人病酒,刬地梨花,彻夜东风瘦。


掩银屏,垂翠袖。何处吹箫,脉脉情微逗。肠断月明红豆蔻,月似当时,人似当时否?

秋凉晚步

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


绿池落尽红蕖却,荷叶犹开最小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