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写景的诗集2359条

韩左军马图卷

将军西征过昆仑,战马渴死心如焚。


策勋脱鞍泻汗血,一饮瑶池三尺雪。


身如飞龙首渴乌,白光照夜瞳流月。


长河冻合霜草干,骏骨削立天风寒。


木牛沉绝粮道阻,中军饿守函谷关。


太平此马惜遗弃,往往驽骀归天闲。


区区刍粟岂足豢,忠节所尽人尤难。


摩挲图画不忍看,万古志士空长叹。

宿丹崖翁宅

扁舟欲到泷口湍,春水湍泷上水难。投竿来泊丹崖下,


得与崖翁尽一欢。丹崖之亭当石颠,破竹半山引寒泉。


泉流掩映在木杪。有若白鸟飞林间。往往随风作雾雨,


湿人巾履满庭前。丹崖翁,爱丹崖,弃官几年崖下家。


儿孙棹船抱酒瓮,醉里长歌挥钓车。吾将求退与翁游,


学翁歌醉在鱼舟。官吏随人往未得,却望丹崖惭复羞。

题青山馆(即谢公旧居)

境概殊诸处,依然是谢家。遗文齐日月,旧井照烟霞。


水隔平芜远,山横度鸟斜。无人能此隐,来往谩兴嗟。

诗偈 其二十三

不用苦多闻,看他彼上人。百忆及日用,元在一毛尘。


心但寂无相,即出无明津。若能如是学,几许省精神。

草书歌

草书所自何所授,初变楷法为章奏。


当时作者最得名,崔瑗杜度张伯英。


三人真迹已罕见,后来继之有羲献。


笔端变化妙入神,逸态雄姿看劲健。


风惊电掣浮云飞,蛟龙奋跃猛虎驰。


汉晋草法千载师,张颠藏真亦绝奇。


一代精艺才数辈,遗墨千人万人爱。


固知顿挫出腕力,亦用飞动生神采。


古来篆籀今已讹,何况隶草讹愈多。


吾书岂必论工緻,诚悬有言当默识。


宣德七年二月十五日御武英殿书赐程南云

西施(三之三·仙吕调)

自从回步百花桥。便独处清宵。凤衾鸳枕,何事等闲抛。纵有馀香,也似郎恩爱,向日夜潜消。
恐伊不信芳容改,将憔悴、写霜绡。更凭锦字,字字说情憀。要识愁肠⑾,但看丁香树,渐结尽春梢。

浣溪沙·杨柳阴中驻彩旌

杨柳阴中驻彩旌。芰荷香里劝金觥。小词流入管弦声。


只有醉吟宽别恨,不须朝暮促归程。雨条烟叶系人情。

西江月(芍药)

婥々妆楼红袖,亭亭将阃青油。东皇天巧世无俦。定有司花妙手。
十里香风晓霁,千家绮陌春游。竹西路转古扬州。歌吹只应如旧。

思帝乡·春日游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


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西江月·五柳坊中烟绿

政和间,余卜筑宛丘,手植众芗,自号芗林居士。建炎初,解六路漕事,中原俶扰,故庐不得返,卜居清江之五柳坊。绍兴癸丑,罢帅南海,即弃官不仕。乙卯起,以九江郡复转漕江东,入为户部侍郎。辞荣避谤,出守姑苏。到郡少日,请又力焉,诏可,且赐舟曰泛宅,送之以归。己未暮春,复还旧隐。时仲舅李公休亦辞舂陵郡守致仕,喜赋是词。


五柳坊中烟绿,百花洲上云红。萧萧白发两衰翁,不与时人同梦。


抛掷麟符虎节,徜徉江月林风。世间万事转头空,个里如如不动。

次韵伯氏长芦寺下

风从落帆休,天与大江平。


僧坊昼亦静,钟磬寒逾清。


淹留属暇日,植杖数连甍。


颇与幽子逢,煮茗当酒倾。


携手霜木末,朱栏见潮生。


樯移永正县,鸟度建康城。


薪者得树鸡,羹盂味南烹。


香秔炊白玉,饱饭愧闲行。


业祠思归乐,吟弄夕阳明。


思归诚独乐,薇蕨渐春荣。

月夜江行寄崔员外宗之

飘飘江风起,萧飒海树秋。


登舻美清夜,挂席移轻舟。


月随碧山转,水合青天流。


杳如星河上,但觉云林幽。


归路方浩浩,徂川去悠悠。


徒悲蕙草歇,复听菱歌愁。


岸曲迷后浦,沙明瞰前洲。


怀君不可见,望远增离忧。

哭晁卿衡

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喜闻太原同院崔侍御台拜兼寄在台三二同年之什

鹏鱼何事遇屯同,云水升沉一会中。刘放未归鸡树老,
邹阳新去兔园空。寂寥我对先生柳,赫奕君乘御史骢。
若向南台见莺友,为传垂翅度春风。

昭君怨·送别

谁作桓伊三弄,惊破绿窗幽梦?新月与愁烟,满江天。


欲去又还不去,明日落花飞絮。飞絮送行舟,水东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