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讽刺的诗集230条

潇湘八景画·潇湘夜雨

浓云如墨黯江树,九疑山迷天色暮。


苍松岩下客维舟,鱼龙鼓舞飞烟雾。


但见长空风雨来,势与云梦相周回。


三湘淋漓泻银竹,七泽汹涌翻春雷。


长江横绝巴陵北,一水悠悠漾空碧。


洪涛巨涨顷刻中,虹桥隐隐无人迹。


前溪遥见野人家,槿篱茅屋半欹斜。


高楼谁得江湖趣,坐听潇潇对烛花。


隔浦钟声来远寺,晓色苍凉喜开霁。


青天万里白云收,满目湘山翠欲流。

奉和李大夫题新诗二首各六韵。因严亭

箕颍人穷独,蓬壶路阻难。何如兼吏隐,复得事跻攀。
岩树罗阶下,江云贮栋间。似移天目石,疑入武丘山。
清景徒堪赏,皇恩肯放闲。遥知兴未足,即被诏征还。

齐人有一妻一妾

  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吾将瞷良人之所之也。”


  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遍国中无与立谈者。卒之东郭墦间,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此其为餍足之道也。


  其妻归,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今若此。”与其妾讪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从外来,骄其妻妾。


  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几希矣。

渔家傲 寄仲高

东望山阴何处是。往来一万三千里。写得家书空满纸。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


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行遍天涯真老矣。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

篱落岁云暮,数枝聊自芳。


雪裁纤蕊密,金拆小苞香。


千载白衣酒,一生青女霜。


春丛莫轻薄,彼此有行藏。

红线毯

红线毯,择茧缲丝清水煮,拣丝练线红蓝染。


染为红线红于蓝,织作披香殿上毯。


披香殿广十丈馀,红线织成可殿铺。


彩丝茸茸香拂拂,线软花虚不胜物。


美人蹋上歌舞来,罗袜绣鞋随步没。


太原毯涩毳缕硬,蜀都褥薄锦花冷,


不如此毯温且柔,年年十月来宣州。


宣城太守加样织,自谓为臣能竭力。


百夫同担进宫中,线厚丝多卷不得。


宣城太守知不知,一丈毯,千两丝。


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

读长恨辞

蜀道如天夜雨淫,乱铃声里倍沾襟。


当时更有军中死,自是君王不动心。

闻都城渴雨时苦摊税

五风十雨亦为褒,薄夜焚香沾御袍。


当知雨亦愁抽税,笑语江南申渐高。

水仙子·讥时

铺眉苫眼早三公,裸袖揎拳享万钟。胡言乱语成时用,大纲来都是哄。说英雄谁是英雄?五眼鸡岐山鸣凤。两头蛇南阳卧龙,三脚猫渭水飞熊。

桃源忆故人(春暮)

画桥流水飞花舞。柳外斜风细雨。红瘦绿肥春暮。肠断桃源路。
欢随仙子乘鸾去。镂月裁云何处。唯有病和愁绪。肯伴刘郎住。

公子家 / 公子行 / 长安花

种花满西园,花发青楼道。


花下一禾生,去之为恶草。

秦淮杂诗·其八


新歌细字写冰纨,小部君王带笑看。


千载秦淮呜咽水,不应仍恨孔都官。

北人食菱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菱生于水而非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昏镜词

镜之工列十镜于贾奁,发奁而视,其一皎如,其九雾如。或曰:“良苦之不侔甚矣。”工解颐谢曰:“非不能尽良也,盖贾之意,唯售是念,今来市者,必历鉴周睐,求与己宜。彼皎者不能隐芒杪之瑕,非美容不合,是用什一其数也。”予感之,作《昏镜词》。


昏镜非美金,漠然丧其晶。


陋容多自欺,谓若他镜明。


瑕疵自不见,妍态随意生。


一日四五照,自言美倾城。


饰带以纹绣,装匣以琼瑛。


秦宫岂不重,非适乃为轻。

咏柳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