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抒情的诗集2395条

西江月·山色不随春老

山色不随春老,竹枝长向人新。桃蹊李径已成阴。深院莺啼人静。尘世白驹过隙,人情苍狗浮云。不须计较谩劳神。且恁随缘任运。

秋日泛舟至山园兼过法院次林若抚韵二首

水容开皎镜,泛渚惬新秋。


红树能迎客,青衣学驾舟。


药栏天露洗,涧道夜珠流。


自笑如拳石,难言五岳游。¤

东征赋

  惟永初之有七兮,余随子乎东征。时孟春之吉日兮,撰良辰而将行。乃举趾而升舆兮,夕予宿乎偃师。遂去故而就新兮,志怆悢而怀悲!


  明发曙而不寐兮,心迟迟而有违。酌鞰酒以弛念兮,喟抑情而自非。谅不登樔而椓蠡兮,得不陈力而相追。且从众而就列兮,听天命之所归。遵通衢之大道兮,求捷径欲从谁?乃遂往而徂逝兮,聊游目而遨魂!


  历七邑而观览兮,遭巩县之多艰。望河洛之交流兮,看成皋之旋门。既免脱于峻崄兮,历荥阳而过卷。食原武之息足,宿阳武之桑间。涉封丘而践路兮,慕京师而窃叹!小人性之怀土兮,自书传而有焉。


  遂进道而少前兮,得平丘之北边。入匡郭而追远兮,念夫子之厄勤。彼衰乱之无道兮,乃困畏乎圣人。怅容与而久驻兮,忘日夕而将昏。到长垣之境界,察农野之居民。睹蒲城之丘墟兮,生荆棘之榛榛。惕觉寤而顾问兮,想子路之威神。卫人嘉其勇义兮,讫于今而称云。蘧氏在城之东南兮,民亦尚其丘坟。唯令德为不朽兮,身既没而名存。


  惟经典之所美兮,贵道德与仁贤。吴札称多君子兮,其言信而有徵。后衰微而遭患兮,遂陵迟而不兴。知性命之在天,由力行而近仁。勉仰高而蹈景兮,尽忠恕而与人。好正直而不回兮,精诚通于明神。庶灵祇之鉴照兮,佑贞良而辅信。


  乱曰:君子之思,必成文兮。盍各言志,慕古人兮。先君行止,则有作兮。虽其不敏,敢不法兮。贵贱贫富,不可求兮。正身履道,以俟时兮。修短之运,愚智同兮。靖恭委命,唯吉凶兮。敬慎无怠,思嗛约兮。清静少欲,师公绰兮。

绝句四首·其一

堂西长笋别开门,堑北行椒却背村。


梅熟许同朱老吃,松高拟对阮生论。

哀王孙

长安城头头白乌,夜飞延秋门上呼。


又向人家啄大屋,屋底达官走避胡。


金鞭断折九马死,骨肉不得同驰驱。


腰下宝玦青珊瑚,可怜王孙泣路隅。


问之不肯道姓名,但道困苦乞为奴。


已经百日窜荆棘,身上无有完肌肤。


高帝子孙尽隆准,龙种自与常人殊。


豺狼在邑龙在野,王孙善保千金躯。


不敢长语临交衢,且为王孙立斯须。


昨夜东风吹血腥,东来橐驼满旧都。


朔方健儿好身手,昔何勇锐今何愚。


窃闻天子已传位,圣德北服南单于。


花门剺面请雪耻,慎勿出口他人狙。


哀哉王孙慎勿疏,五陵佳气无时无。

渔家傲 寄仲高

东望山阴何处是。往来一万三千里。写得家书空满纸。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


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行遍天涯真老矣。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

减字木兰花·新月

晚妆欲罢,更把纤眉临镜画。准待分明,和雨和烟两不胜。


莫教星替,守取团圆终必遂。此夜红楼,天上人间一样愁。

代赠二首

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中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东南日出照高楼,楼上离人唱石州。


总把春山扫眉黛,不知供得几多愁?

览孟东野集

蚌死留夜光,剑折留锋铓。哲人归大夜,千古传珪璋。


珪璋遍四海,人伦多变改。题花花已无,玩月月犹在。


不知天地间,白日几时昧。

次韵参寥咏雪

朝来处处白毡铺,楼阁山川尽一如。


总是烂银并白玉,不知奇货有谁居。

齐天乐·上元

阑珊火树鱼龙舞,望中宝钗楼远。鞣鞠余红,琉璃剩碧,待属花归缓缓。寒轻漏浅。正乍敛烟霏,陨星如箭。旧事惊心,一双莲影藕丝断。


莫恨流年似水,恨消残蝶粉,韶光忒浅。细语吹香,暗尘笼撰,都逐晓风零乱。阑干敲遍。问帘底纤纤,甚时重见?不解相思,月华今夜满。

记游松风亭

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法,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

行香子·舟宿兰湾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送春归、客尚蓬飘。昨宵谷水,今夜兰皋。奈云溶溶,风淡淡,雨潇潇。


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料芳悰、乍整还凋。待将春恨,都付春潮。过窈娘堤,秋娘渡,泰娘桥。

南乡子·双荔枝

天与化工知。赐得衣裳总是绯。每向华堂深处见,怜伊。两个心肠一片儿。


自小便相随。绮席歌筵不暂离。苦恨人人分拆破,东西。怎得成双似旧时。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


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