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抒情的诗集2395条

洛阳河亭奉酬留守郡公追送(一作李益诗)

离亭饯落晖,腊酒减征衣。岁晚烟霞重,川寒云树微。
戎装千里至,旧路十年归。还似汀洲雁,相逢又背飞。

画眉郎(好女儿)

雪絮凋章。梅粉华妆。小芒台、榧机罗缃素,古铜蟾砚滴,金雕琴荐,玉燕钗梁。五马徘徊长路,漫非意、凤求凰。认兰情、自有怜才处,似题桥贵客,栽花潘令,真画眉郎。

善哉行二首

来日大难,口燥唇干。


今日相乐,皆当喜欢。


经历名山,芝草翩翩。


仙人王乔,奉药一丸。


自惜袖短,内手知寒。


惭无灵辄,以救赵宣。


月没参横,北斗阑干。


亲友在门,饥不及餐。


如彼翰鸟,或飞戾天。

春暮约鲁客游雁湖

桂树淮南隐,缄书喜见招。几年悲落魄,今日任逍遥。


擢秀名空在,搴芳趣转饶。也知簪组累,不似学渔樵。

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

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欲重阳。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


流水淡,碧天长。路茫茫。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

虞美人·残灯风灭炉烟冷

残灯风灭炉烟冷,相伴唯孤影。判教狼藉醉清樽,为问世间醒眼是何人。


难逢易散花间酒,饮罢空搔首。闲愁总付醉来眠,只恐醒时依旧到樽前。

替豆萁伸冤

煮豆燃豆萁,萁在釜下泣。


我烬你熟了,正好办教席。

宁都再梦圆女

汝岂解吾觅,梦中能再过。


犹禁出庭户,谁导越山河。


汝祖盼吾切,如吾念汝多。


方疑背母至,惊醒失相诃。

与余生书

  余生足下。前日浮屠犁支自言永历中宦者,为足下道滇黔间事。余闻之,载笔往问焉。余至而犁支已去,因教足下为我书其语来,去年冬乃得读之,稍稍识其大略。而吾乡方学士有《滇黔纪闻》一编,余六七年前尝见之。及是而余购得是书,取犁支所言考之,以证其同异。盖两人之言各有详有略,而亦不无大相悬殊者,传闻之间,必有讹焉。然而学土考据颇为确核,而犁支又得于耳目之所睹记,二者将何取信哉?


  昔者宋之亡也,区区海岛一隅,仅如弹丸黑子,不逾时而又已灭亡,而史犹得以备书其事。今以弘光之帝南京,隆武之帝闽越,永历之帝西粤、帝滇黔,地方数千里,首尾十七八年,揆以《春秋》之义,岂遽不如昭烈之在蜀,帝昺之在崖州?而其事惭以灭没。近日方宽文字之禁,而天下所以避忌讳者万端,其或菰芦泽之间,有廑廑志其梗概,所谓存什一于千百,而其书未出,又无好事者为之掇拾流传,不久而已荡为清风,化为冷灰。至于老将退卒、故家旧臣、遗民父老,相继澌尽,而文献无征,凋残零落,使一时成败得失与夫孤忠效死、乱贼误国、流离播迁之情状,无以示于后世,岂不可叹也哉!


  终明之末三百年无史,金匮石室之藏,恐终沦散放失,而世所流布诸书,缺略不祥,毁誉失实。嗟乎!世无子长、孟坚,不可聊且命笔。鄙人无状,窃有志焉,而书籍无从广购,又困于饥寒,衣食日不暇给,惧此事终已废弃。是则有明全盛之书且不得见其成,而又何况于夜郎、筇笮、昆明、洱海奔走流亡区区之轶事乎?前日翰林院购遗书于各州郡,书稍稍集,但自神宗晚节事涉边疆者,民间汰去不以上;而史官所指名以购者,其外颇更有潜德幽光,稗官碑志纪载出于史馆之所不及知者,皆不得以上,则亦无以成一代之全史。甚矣其难也!


  余员昔之志于明史,有深痛焉、辄好问当世事。而身所与士大夫接甚少,士大夫亦无有以此为念者,又足迹未尝至四方,以故见闻颇寡,然而此志未尝不时时存也。足下知犁支所在,能召之来与余面论其事,则不胜幸甚。

斋居呈陈二高三兼似故人黄玄林敏及从弟

槐叶阴阴杨柳垂,高斋独坐日斜时。


地经积雨多秋竹,鸟惜残花恋故枝。


卧病山城非中酒,旧游洛社总能诗。


相从每过扬雄宅,一曲阳春慰所思。

山中书事(二首)

山青云白斗争高,石路萦纡接野桥。


几个长松高出屋,门前杨柳未成条。

咏石灰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顾,要留清白在人间。

喜春来·春云巧似山翁帽

春云巧似山翁帽,


古柳横为独木桥。


风微尘软落红飘,


沙岸好,草色上罗袍。

鹧鸪天 寿潘君美

萱草堂前锦棣花。灵椿树下玉兰芽。二毛鬓莫惊青鉴,五朵云须上白麻。携斗酒,醉君家。春风吹我帽帘斜。座中贵客应相笑,前日疏狂未减些。

葬妻京岘山结庐龙目湖上

一对龙湖青眼开,乾坤倚剑独徘徊。


白云是处堪埋骨,京岘山头梦未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