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议论的诗集188条

满庭芳·堠雪翻鸦

堠雪翻鸦,河冰跃马,惊风吹度龙堆。阴磷夜泣,此景总堪悲。待向中宵起舞,无人处、那有村鸡。只应是,金笳暗拍,一样泪沾衣。


须知今古事,棋枰胜负,翻覆如斯。叹纷纷蛮触,回首成非。剩得几行青史,斜阳下、断碣残碑。年华共,混同江水,流去几时回。

忆送双鹅怀玉作长生鹅

不费黄庭一卷经,经年门外戏波轻。


殷勤送上孤峰顶,去伴天鹅云外行。

酬陆三十二参浙东见寄

骢马别已久,鲤鱼来自烹。殷勤故人意,怊怅中林情。


茫茫重江外,杳杳一枝琼。搔首望良觌,为君华发生。

送郑山人游江湖

南游衡岳上,东往天台里。足蹑华顶峰,目观沧海水。

报刘一丈书

  数千里外,得长者时赐一书,以慰长想,即亦甚幸矣;何至更辱馈遗,则不才益 将何以报焉?书中情意甚殷,即长者之不忘老父,知老父之念长者深也。


  至以「上下 相孚,才德称位」语不才,则不才有深感焉。 夫才德不称,固自知之矣;至於不孚之病,则尤不才为甚。


  且今之所谓孚者,何哉?日夕策马,候权者之门。门者故不入,则甘言媚词,作妇人状,袖金以私之。即门者持刺入,而主人又不即出见;立厩中仆马之间,恶气袭衣袖,即饥寒毒热不可忍,不去也 。抵暮,则前所受赠金者,出报客曰:「相公倦,谢客矣!客请明日来!」即明日, 又不敢不来。夜披衣坐,闻鸡鸣,即起盥栉,走马抵门;门者怒曰:「为谁?」则曰 :「昨日之客来。」则又怒曰:「何客之勤也?岂有相公此时出见客乎?」客心耻之 ,强忍而与言曰:「亡奈何矣,姑容我入!」门者又得所赠金,则起而入之;又立向 所立厩中。 幸主者出,南面召见,则惊走匍匐阶下。主者曰:「进!」则再拜,故迟不起; 起则上所上寿金。主者故不受,则固请。主者故固不受,则又固请,然後命吏纳之。 则又再拜,又故迟不起;起则五六揖始出。出揖门者曰:「官人幸顾我,他日来,幸 无阻我也!」门者答揖。大喜奔出,马上遇所交识,即扬鞭语曰:「适自相公家来, 相公厚我,厚我!」且虚言状。即所交识,亦心畏相公厚之矣。相公又稍稍语人曰:「某也贤!某也贤!」闻者亦心许交赞之。


  此世所谓上下相孚也,长者谓仆能之乎?前所谓权门者,自岁时伏腊,一刺之外,即经年不往也。闲道经其门,则亦掩耳 闭目,跃马疾走过之,若有所追逐者,斯则仆之褊衷,以此长不见怡於长吏,仆则愈 益不顾也。每大言曰:「人生有命,吾惟有命,吾惟守分而已。」长者闻之,得无厌 其为迂乎?


  乡园多故,不能不动客子之愁。至于长者之抱才而困,则又令我怆然有感。天之与先生者甚厚,亡论长者不欲轻弃之,即天意亦不欲长者之轻弃之也,幸宁心哉!

蓝田山庄

宦游非吏隐,心事好幽偏。考室先依地,为农且用天。


辋川朝伐木,蓝水暮浇田。独与秦山老,相欢春酒前。

无题

乔木挂斗邑,水驿坏门开。向月片帆去,背云行雁来。
晚年名利迹,宁免路岐哀。前计不能息,若为玄鬓回。

悯黎咏

叶落当归根,云沉久必起。


黎人多良田,征歛苦倍蓰。


诛求尽余粒,尚豢犊与豕。


昨当租吏来,宰割充盘几。


吏怒反索金,黎民那有此。


泣向逻者借,刻箭以为誓。


贷一每输百,朘削痛入髓。


生当剥肌肉,死则长已矣。


薄诉吏转嗔,锁缚不复视。


黎儿愤勇决,挺身负戈矢。


枪急千人奔,犯顺非得已。


赫赫王章存,令人弃如纸。


朔风戒良节,赫赫张皇师。


军门号令严,震肃将天威。


壮士快鞍马,锋镞如星飞。


一举破贼垒,刀斧纷纭挥。


剖尸越邱阜,踏血腥川坻。


白日暗西岭,瘴气昏余晖。


翅鼠堕我前,饥鸟逐人归。


征夫怀惨忧,涕泗沾我衣。


黎人本同性,云何发祸机?


神武贵勿杀,不在斩获为。


息火当息薪,弭兵当弭饥。


谁生此厉阶,哲士知其非。

出北关二里

脱衣命仆洗尘埃,篱落人家未见梅。


出得城门能几步,船头便有白鸥来。

四顶山

胜景天然别,精神入画图。一山分四顶,三面瞰平湖。


过夏僧无热,凌冬草不枯。游人来至此,愿剃发和须。

与鲜于庶子自梓州,成都少尹自褒城,同行至

剖竹向西蜀,岷峨眇天涯。空深北阙恋,岂惮南路赊。


前日登七盘,旷然见三巴。汉水出嶓冢,梁山控褒斜。


栈道笼迅湍,行人贯层崖。岩倾劣通马,石窄难容车。


深林怯魑魅,洞穴防龙蛇。水种新插秧,山田正烧畬。


夜猿啸山雨,曙鸟鸣江花。过午方始饭,经时旋及瓜。


数公各游宦,千里皆辞家。言笑忘羁旅,还如在京华。

琴曲歌辞。走马引

我有辞乡剑,玉锋堪截云。襄阳走马客,意气自生春。


朝嫌剑光静,暮嫌剑花冷。能持剑向人,不解持照身。

幸蜀西至剑门

剑阁横云峻,銮舆出狩回。


翠屏千仞合,丹嶂五丁开。


灌木萦旗转,仙云拂马来。


乘时方在德,嗟尔勒铭才。

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

  二月十六日,前乡贡进士韩愈,谨再拜言相公阁下:


  向上书及所著文后,待命凡十有九日,不得命。恐惧不敢逃遁,不知所为,乃复敢自纳于不测之诛,以求毕其说,而请命于左右。


  愈闻之:蹈水火者之求免于人也,不惟其父兄子弟之慈爱,然后呼而望之也。将有介于其侧者,虽其所憎怨,苟不至乎欲其死者,则将大其声疾呼而望其仁之也。彼介于其侧者,闻其声而见其事,不惟其父兄子弟之慈爱,然后往而全之也。虽有所憎怨,苟不至乎欲其死者,则将狂奔尽气,濡手足,焦毛发,救之而不辞也。若是者何哉?其势诚急而其情诚可悲也。


  愈之强学力行有年矣。愚不惟道之险夷,行且不息,以蹈于穷饿之水火,其既危且亟矣,大其声而疾呼矣。阁下其亦闻而见之矣,其将往而全之欤?抑将安而不救欤?有来言于阁下者曰:“有观溺于水而爇于火者,有可救之道,而终莫之救也。”阁下且以为仁人乎哉?不然,若愈者,亦君子之所宜动心者也。


  或谓愈:“子言则然矣,宰相则知子矣,如时不可何?”愈窃谓之不知言者。诚其材能不足当吾贤相之举耳;若所谓时者,固在上位者之为耳,非天之所为也。前五六年时,宰相荐闻,尚有自布衣蒙抽擢者,与今岂异时哉?且今节度、观察使及防御营田诸小使等,尚得自举判官,无间于已仕未仕者;况在宰相,吾君所尊敬者,而曰不可乎?古之进人者,或取于盗,或举于管库。今布衣虽贱,犹足以方乎此。情隘辞蹙,不知所裁,亦惟少垂怜焉。


  愈再拜。

临高台

汉主事祁连,良人在高阙。空台寂已暮,愁坐变容发。


泛艳春幌风,裴回秋户月。可怜军书断,空使流芳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