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生活的诗集609条

淮民谣

东府买舟船,西府买器械。


问侬欲何为,团结山水寨。


寨长过我庐,意气甚雄粗。


青衫两承局,暮夜连勾呼。


勾呼且未已,椎剥到鸡豕。


供应稍不如,向前受笞箠。


驱东复驱西,弃却锄与犁。


无钱买刀剑,典尽浑家衣。


去年江南荒,趁熟过江北。


江北不可往,江南归未得。


父母生我时,教我学耕桑。


不识官府严,安能事戎行。


执枪不解刺,执弓不能射。


团结我何为,徒劳定无益。


流离重流离,忍冻复忍饥。


谁谓天地宽,一身无所依。


淮南丧乱后,安集亦未久。


死者积如麻,生者能几口。


荒村日西斜,破屋两三家。


抚摩力不足,将奈此扰何。

菩萨蛮·数间茅屋闲临水

数间茅屋闲临水,窄衫短帽垂杨里。花是去年红,吹开一夜风。


梢梢新月偃,午醉醒来晚。何物最关情,黄鹂三两声。

水龙吟·古来云海茫茫

昔谢自然欲过海求师蓬莱,至海中,或谓自然,“蓬莱隔弱水三十万里,不可到。天台有司马子微,身居赤域,名在绛阙,可往从之。”自然乃还,受道于子微,白日仙去。子微著《坐忘论》七篇,《枢》一篇,年百余。将终,谓弟子曰:“吾居玉霄峰,东望蓬莱,尝有真灵降焉。今为东海青童君所召。”乃蝉脱而去。其后,李太白作《大鹏赋》云:“尝见子微于江陵,谓余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元丰七年冬,余过临淮,而湛然先生梁公在焉。童颜清澈,如二三十许人,然人亦有自少见之者。善吹铁笛,嘹然有穿云裂石之声。乃作《水龙吟》一首,记子微、太白之事,倚其声而歌之。


古来云海茫茫,道山绛阙知何处。人间自有,赤城居士,龙蟠凤举。清净无为,坐忘遗照,八篇奇语。向玉霄东望,蓬莱晻霭,有云驾、骖风驭。


行尽九州四海,笑纷纷、落花飞絮。临江一见,谪仙风采,无言心许。八表神游,浩然相对,酒酣箕踞。待垂天赋就,骑鲸路稳,约相将去。

夏日李公见访

远林暑气薄,公子过我游。


贫居类村坞,僻近城南楼。


旁舍颇淳朴,所须亦易求。


隔屋唤西家,借问有酒否?


墙头过浊醪,展席俯长流。


清风左右至,客意已惊秋。


巢多众鸟喧,叶密鸣蝉稠。


苦遭此物聒,孰谓吾庐幽?


水花晚色净,庶足充淹留。


预恐樽中尽,更起为君谋。

清明二绝·其二

卷地风抛市井声,病无危坐了清明。


一帘晚日看收尽,杨柳微风百媚生。

古阳关(寄无霅·八弟宰宝应)

草草蛩吟噎。暗柳萤飞灭。空庭雨过,西风紧,飘黄叶。卷书帷寂静,对此伤离别。重感叹、中秋数日又圆月。
沙觜樯竿上,淮水阔。有飞凫客,词珠玉,气冰雪。且莫教皓月,照影惊华发。问几时、清尊夜景共佳节。

早兴

晨光出照屋梁明,初打开门鼓一声。


犬上阶眠知地湿,鸟临窗语报天晴。


半销宿酒头仍重,新脱冬衣体乍轻。


睡觉心空思想尽,近来乡梦不多成。

菩萨蛮·如今却忆江南乐

如今却忆江南乐,当时年少春衫薄。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


翠屏金屈曲,醉入花丛宿。此度见花枝,白头誓不归。

下泾县陵阳溪至涩滩

涩滩鸣嘈嘈,两山足猿猱。


白波若卷雪,侧足不容舠。


渔子与舟人,撑折万张篙。

望终南山寄紫阁隐者

出门见南山,引领意无限。


秀色难为名,苍翠日在眼。


有时白云起,天际自舒卷。


心中与之然,托兴每不浅。


何当造幽人,灭迹栖绝巘。

题春江渔父图

一片青天白鹭前,桃花水泛住家船。


呼儿去换城中酒,新得槎头缩项鯿。

酬令狐舍人

晓禁苍苍换直还,暂低鸾翼向人间。


亦知受业公门事,数仞丘墙不见山。

山中与幽人对酌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喜韩少府见访

忽闻梅福来相访,笑着荷衣出草堂。


儿童不惯见车马,走入芦花深处藏。

漫成一绝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