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唐代的诗集50648条

杨柳枝五首·其二

吴王宫里色偏深,一簇纤条万缕金。
不愤钱塘苏小小,引郎松下结同心。

代春怨

朝日残莺伴妾啼,开帘只见草萋萋。
庭前时有东风入,杨柳千条尽向西。

诉衷情·莺语

莺语,花舞,春昼午,雨霏微。金带枕,宫锦,凤凰帷。
柳弱燕交飞,依依。辽阳音信稀,梦中归。

登夏州城楼

寒城猎猎戍旗风,独倚危楼怅望中。
万里山河唐土地,千年魂魄晋英雄。
离心不忍听边马,往事应须问塞鸿。
好脱儒冠从校尉,一枝长戟六钧弓。

题周谏别业(予寺与周生所居俱临苕水)

隐身苕上欲如何,不著青袍爱绿萝。柳巷任疏容马入,
水篱从破许船过。昂藏独鹤闲心远,寂历秋花野意多。
若访禅斋遥可见,竹窗书幌共烟波。

赠花卿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旅行 / 金陵道中

烟树寒林半有无,野人行李更萧疏。


堠长堠短逢官马,山北山南闻鹧鸪。


万里关河成传舍,五更风雨忆呼卢。


寂寥一点寒灯在,酒熟邻家许夜沽。

泛沔州城南郎官湖

张公多逸兴,共泛沔城隅。


当时秋月好,不减武昌都。


四座醉清光,为欢古来无。


郎官爱此水,因号郎官湖。


风流若未减,名与此山俱。

酬刘和州戏赠

池边新种七株梅,欲到花时点检来。


莫怕长洲桃李妒,今年好为使君开。

驳复仇议

  臣伏见天后时,有同州下邽人徐元庆者,父爽为县吏赵师韫所杀,卒能手刃父仇,束身归罪。当时谏臣陈子昂建议诛之而旌其闾;且请“编之于令,永为国典”。臣窃独过之。


  臣闻礼之大本,以防乱也。若曰无为贼虐,凡为子者杀无赦。刑之大本,亦以防乱也。若曰无为贼虐,凡为理者杀无赦。其本则合,其用则异,旌与诛莫得而并焉。诛其可旌,兹谓滥;黩刑甚矣。旌其可诛,兹谓僭;坏礼甚矣。果以是示于天下,传于后代,趋义者不知所向,违害者不知所立,以是为典可乎?盖圣人之制,穷理以定赏罚,本情以正褒贬,统于一而已矣。


  向使刺谳其诚伪,考正其曲直,原始而求其端,则刑礼之用,判然离矣。何者?若元庆之父,不陷于公罪,师韫之诛,独以其私怨,奋其吏气,虐于非辜,州牧不知罪,刑官不知问,上下蒙冒,吁号不闻;而元庆能以戴天为大耻,枕戈为得礼,处心积虑,以冲仇人之胸,介然自克,即死无憾,是守礼而行义也。执事者宜有惭色,将谢之不暇,而又何诛焉?


  其或元庆之父,不免于罪,师韫之诛,不愆于法,是非死于吏也,是死于法也。法其可仇乎?仇天子之法,而戕奉法之吏,是悖骜而凌上也。执而诛之,所以正邦典,而又何旌焉?


  且其议曰:“人必有子,子必有亲,亲亲相仇,其乱谁救?”是惑于礼也甚矣。礼之所谓仇者,盖其冤抑沉痛而号无告也;非谓抵罪触法,陷于大戮。而曰“彼杀之,我乃杀之”。不议曲直,暴寡胁弱而已。其非经背圣,不亦甚哉!


  《周礼》:“调人,掌司万人之仇。凡杀人而义者,令勿仇;仇之则死。有反杀者,邦国交仇之。”又安得亲亲相仇也?《春秋公羊传》曰:“父不受诛,子复仇可也。父受诛,子复仇,此推刃之道,复仇不除害。”今若取此以断两下相杀,则合于礼矣。且夫不忘仇,孝也;不爱死,义也。元庆能不越于礼,服孝死义,是必达理而闻道者也。夫达理闻道之人,岂其以王法为敌仇者哉?议者反以为戮,黩刑坏礼,其不可以为典,明矣。


  请下臣议附于令。有断斯狱者,不宜以前议从事。谨议。

凤归云·闺怨

征夫数载,萍寄他邦。去便无消息,累换星霜。月下愁听砧杵起,寒雁南行。孤眠鸾帐里,枉劳魂梦,夜夜飞扬。


想君薄行,更不思量。谁为传书与?表妾衷肠。倚牅无言垂血泪,暗祝三光。万般无奈处,一炉香尽,又更添香。

石榴

榴枝婀娜榴实繁,榴膜轻明榴子鲜。


可羡瑶池碧桃树,碧桃红颊一千年。

送友人南归

万里春应尽,三江雁亦稀。


连天汉水广,孤客郢城归。


郧国稻苗秀,楚人菰米肥。


悬知倚门望,遥识老莱衣。

板桥晓别

回望高城落晓河,长亭窗户压微波。


水仙欲上鲤鱼去,一夜芙蓉红泪多。

梁园吟

我浮黄河去京阙,挂席欲进波连山。


天长水阔厌远涉,访古始及平台间。


平台为客忧思多,对酒遂作梁园歌。


却忆蓬池阮公咏,因吟“渌水扬洪波”。


洪波浩荡迷旧国,路远西归安可得!


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


平头奴子摇大扇,五月不热疑清秋。


玉盘杨梅为君设,吴盐如花皎白雪。


持盐把酒但饮之,莫学夷齐事高洁。


昔人豪贵信陵君,今人耕种信陵坟。


荒城虚照碧山月,古木尽入苍梧云。


梁王宫阙今安在?枚马先归不相待。


舞影歌声散绿池,空馀汴水东流海。


沉吟此事泪满衣,黄金买醉未能归。


连呼五白行六博,分曹赌酒酣驰晖。


歌且谣,意方远。


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