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唐代的诗集50648条

赠益府裴录事

忽忽岁云暮,相望限风烟。长歌欲对酒,危坐遂停弦。


停弦变霜露,对酒怀朋故。朝看桂蟾晚,夜闻鸿雁度。


鸿度何时还,桂晚不同攀。浮云映丹壑,明月满青山。


青山云路深,丹壑月华临。耿耿离忧积,空令星鬓侵。

横吹曲辞·长安道

秦地平如掌,层城入云汉。楼阁九衢春,车马千门旦。


绿槐开复合,红尘聚还散。日晚斗鸡还,经过狭斜看。

戏题湖上

湖上老人作矶(岛)头,湖里桃花水却流。


竹竿袅袅波无(白波)际,不知何者吞吾钩?

古胔冢

西山堡下埋殇处,䰟魄啾啾哭可怜。月黑平郊冤燐走,雨昏深草鬼狐眠。


荒坟久掩衣冠化,枯骨犹伤箭镞穿。安得销兵长不用,直令黔首尽天年。

中秋

闲吟秋景外,万事觉悠悠。


此夜若无月,一年虚过秋。

寄旧山僧

因依老宿发心初,半学修心半读书。


雪后每常同席卧,花时未省两山居。


猎人箭底求伤雁,钓户竿头乞活鱼。


一向风尘取烦恼,不知衰病日难除。

唐铙歌鼓吹曲·高昌

麹氏雄西北,别绝臣外区。


既恃远且险,纵傲不我虞。


烈烈王者师,熊螭以为徒。


龙旂翻海浪,馹骑驰坤隅。


贲育搏婴儿,一扫不复馀。


平沙际天极,但见黄云驱。


臣靖执长缨,智勇伏囚拘。


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趋。


咸称天子神,往古不得俱。


献号天可汗,以覆我国都。


兵戎不交害,各保性与躯。

同郑相并歌姬小饮戏赠 / 杜丞相悰筵中赠美人

裙拖六幅湘江水,鬓耸巫山一段云。


风格只应天上有,歌声岂合世间闻。


胸前瑞雪灯斜照,眼底桃花酒半醺。


不是相如怜赋客,争教容易见文君。

菩萨蛮·水精帘里颇黎枕

水精帘里颇黎枕,暖香惹梦鸳鸯锦。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


藕丝秋色浅,人胜参差剪。双鬓隔香红,玉钗头上风。

争臣论

  或问谏议大夫阳城于愈,可以为有道之士乎哉?学广而闻多,不求闻于人也。行古人之道,居于晋之鄙。晋之鄙人,熏其德而善良者几千人。大臣闻而荐之,天子以为谏议大夫。人皆以为华,阳子不色喜。居于位五年矣,视其德,如在野,彼岂以富贵移易其心哉?


  愈应之曰:是《易》所谓恒其德贞,而夫子凶者也。恶得为有道之士乎哉?在《易·蛊》之“上九”云:“不事王侯,高尚其事。”《蹇》之“六二”则曰:“王臣蹇蹇,匪躬之故。”夫亦以所居之时不一,而所蹈之德不同也。若《蛊》之“上九”,居无用之地,而致匪躬之节;以《蹇》之“六二”,在王臣之位,而高不事之心,则冒进之患生,旷官之刺兴。志不可则,而尤不终无也。今阳子在位,不为不久矣;闻天下之得失,不为不熟矣;天子待之,不为不加矣。而未尝一言及于政。视政之得失,若越人视秦人之肥瘠,忽焉不加喜戚于其心。问其官,则曰谏议也;问其禄,则曰下大夫之秩秩也;问其政,则曰我不知也。有道之士,固如是乎哉?且吾闻之:有官守者,不得其职则去;有言责者,不得其言则去。今阳子以为得其言乎哉?得其言而不言,与不得其言而不去,无一可者也。阳子将为禄仕乎?古之人有云:“仕不为贫,而有时乎为贫。”谓禄仕者也。宜乎辞尊而居卑,辞富而居贫,若抱关击柝者可也。盖孔子尝为委吏矣,尝为乘田矣,亦不敢旷其职,必曰“会计当而已矣”,必曰“牛羊遂而已矣”。若阳子之秩禄,不为卑且贫,章章明矣,而如此,其可乎哉?


  或曰:否,非若此也。夫阳子恶讪上者,恶为人臣招其君之过而以为名者。故虽谏且议,使人不得而知焉。《书》曰:“尔有嘉谟嘉猷,则人告尔后于内,尔乃顺之于外,曰:斯谟斯猷,惟我后之德”若阳子之用心,亦若此者。愈应之曰:若阳子之用心如此,滋所谓惑者矣。入则谏其君,出不使人知者,大臣宰相者之事,非阳子之所宜行也。夫阳子,本以布衣隐于蓬蒿之下,主上嘉其行谊,擢在此位,官以谏为名,诚宜有以奉其职,使四方后代,知朝廷有直言骨鲠之臣,天子有不僭赏、从谏如流之美。庶岩穴之士,闻而慕之,束带结发,愿进于阙下,而伸其辞说,致吾君于尧舜,熙鸿号于无穷也。若《书》所谓,则大臣宰相之事,非阳子之所宜行也。且阳子之心,将使君人者恶闻其过乎?是启之也。


  或曰:阳子之不求闻而人闻之,不求用而君用之。不得已而起。守其道而不变,何子过之深也?愈曰:自古圣人贤士,皆非有求于闻用也。闵其时之不平,人之不义,得其道。不敢独善其身,而必以兼济天下也。孜孜矻矻,死而后已。故禹过家门不入,孔席不暇暖,而墨突不得黔。彼二圣一贤者,岂不知自安佚之为乐哉诚畏天命而悲人穷也。夫天授人以贤圣才能,岂使自有余而已,诚欲以补其不足者也。耳目之于身也,耳司闻而目司见,听其是非,视其险易,然后身得安焉。圣贤者,时人之耳目也;时人者,圣贤之身也。且阳子之不贤,则将役于贤以奉其上矣;若果贤,则固畏天命而闵人穷也。恶得以自暇逸乎哉?


  或曰:吾闻君子不欲加诸人,而恶讦以为直者。若吾子之论,直则直矣,无乃伤于德而费于辞乎?好尽言以招人过,国武子之所以见杀于齐也,吾子其亦闻乎?愈曰:君子居其位,则思死其官。未得位,则思修其辞以明其道。我将以明道也,非以为直而加入也。且国武子不能得善人,而好尽言于乱国,是以见杀。《传》曰:“惟善人能受尽言。”谓其闻而能改之也。子告我曰:“阳子可以为有之士也。”今虽不能及已,阳子将不得为善人乎哉?

欹湖

吹箫凌极浦,日暮送夫君。


湖上一回首,青山卷白云。

又呈吴郎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长安秋望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

送杨氏女

永日方戚戚,出行复悠悠。


女子今有行,大江溯轻舟。


尔辈苦无恃,抚念益慈柔。


幼为长所育,两别泣不休。


对此结中肠,义往难复留。


自小阙内训,事姑贻我忧。


赖兹托令门,任恤庶无尤。


贫俭诚所尚,资从岂待周。


孝恭遵妇道,容止顺其猷。


别离在今晨,见尔当何秋。


居闲始自遣,临感忽难收。


归来视幼女,零泪缘缨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