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魏晋的诗集3414条

四言诗 其七

泆泆白云,顺风而回。渊渊绿水,盈坎而颓。乘流远逝,自躬兰隈。


杖策答诸,纳之素怀。长啸清原,惟以告哀。

六言诗十章 其三

智慧用有为。法令滋章寇生。纷然相召不停。大人玄寂无声。


镇之以静自正。

吴王郎中时从梁陈作诗

在昔蒙嘉运。矫迹入崇贤。


假翼鸣凤条。濯足升龙渊。


玄冕无丑士。冶服使我妍。


轻剑拂鞶厉。长缨丽且鲜。


谁谓伏事浅。契阔踰三年。


薄言肃后命。改服就藩臣。


夙驾寻清轨。远游越梁陈。


感物多远念。慷慨怀古人。

班婕妤

婕妤去辞宠。淹留终不见。


寄情在玉阶。托意惟团扇。


春苔暗阶除。秋草芜高殿。


黄昏履綦绝。愁来空雨面。

情诗五首 其一

北方有佳人,端坐鼓鸣琴。终晨抚管弦,日夕不成音。


忧来结不解,我思存所钦。君子寻时役,幽妾怀苦心。


初为三载别,于今久滞淫。昔耶生户牖,庭内自成阴。


翔鸟鸣翠偶,草虫相和吟。心悲易感激,俯仰泪流衿。


愿托晨风翼,束带侍衣衾。

释天地图赞

祭地肆瘗,郊天致禋。气升太乙,精涣九渊。至敬不文,明德惟虔。

答潘尼诗

繁春之荣,匪荣斯尚。乃新其声。吉甫作颂。有馥其馨。


实由樊仲。其德克明。授此瓦砾。厕彼瑶琼。贶非其喻。


闻宠若惊。

答兄平原诗

伊我世族。


太极降精。


昔在上代。


轩虞笃生。


厥生伊何。


流祚万龄。


南岳有神。


乃降厥灵。


诞钟祖考。


彻兹神明。


运步玉衡。


仰和太清。


宾御四门。


旁穆紫庭。


紫庭既穆。


威声爰振。


厥振何。


播化殊邻。


清风攸被。


率土归仁。


彤弧所弯。


万里无尘。


功昭王府。


帝庸厥勋。


黄钺授征。


锡命频繁。


阚如虓虎。


肃兹三军。


光若辰跱。


亮彼公门。


仍世上司。


芳流庆云。


纯和所产。


爰育仁昆。


诞丰岐嶷。


实昭令闻。


令闻伊何。


休音允臧。


先公克构。


乃崇斯堂。


耀颖上京。


发迹扶桑。


戎车出征。


时惟鹰扬。


鹰扬既昭。


勋庸克迈。


天子命我。


镇弼于外。


代作扞城。


以表南裔。


降灾匪蠲。


景命颠沛。


惟我贤昆。


天姿秀生。


含奇播越。


明德惟馨。


太阳散气。


乃禀厥和。


山川垂度。


爰则厥遐。


厥遐伊何。


惟光惟大。


惟大伊何。


如岱如渭。


恢此广渊。


廓彼洪懿。


弘道惇德。


渊哉为器。


统我先基。


弱冠慷慨。


将弘祖业。


实崇奕世。


咨予顽曚。


蕞尔弱才。


沈耀玄渚。


挹庇云淇。


陶化靡移。


固陋于兹。


瞻仰洪范。


实忝先基。


巍巍先基。


重规累构。


赫赫重光。


遐风激鹜昔我先公。


爰造斯猷。


今我六蔽。


匪崇克扶。


悠悠大道。


载邈载遐。


洋洋渊源。


如海如河。


昔我先公。


斯纲斯纪。


今我末嗣。


乃倾乃圮。


世业之颓。


自予小子。


仰愧灵丘。


衔忧没齿。


忧怀惟何。


顾景惟尘。


峨峨高踪。


眇眇贸辰。


明德继体。


莫非哲人。


今我顽鄙。


规范靡遵。


仍世载德。


荒之予身。


莫峻匪岳。


有俊斯登。


莫高匪云。


有翼斯凌。


矧我成基。


匪克阶升。


玄黄长坂。


载寐载兴。


岂敢惮行。


哀此负乘。


芒芒高山。


自予颓之。


济济德义。


匪我怀之。


终衔永负。


于其媿而。


昔予言旷。


泛舟东川。


衔忧告辞。


挥泪海滨。


羲阳趣驾。


炎华电征。


自我不见。


邈哉八龄。


悠思逈望。


寤言通灵。


昔我往矣。


辰在东嵎。


今我于兹。


日薄桑榆。


衔艰遘愍。


困瘁殷忧。


哀矣我世。


匪蒙灵休。


开元迄兹。


天迭兴微。


震风隐骇。


海水羣飞。


王旅南征。


阐耀灵威。


予昆乃播。


爰集朔土。


载离永久。


其毒太苦。


上帝休命。


驾言其归。


多我遘愍。


振荡朔垂。


羁系殊俗。


初愿用违。


严驾东征。


肃迈林野。


夕秣乘马。


朝整仆旅。


矫矫乘马。


载驱载驰。


漫漫长路。


或降或阶。


晨风夙零。


朝不皇饥。


倾景儵坠。


夕不存罢。


虽有丰草。


匪释奔驷。


虽有重阴。


匪遑假寐。


茕茕仆夫。


悠悠遄征。


经彼乔木。


有鸟嘤鸣。


微物识侪。


矧伊有情。


乐兹棠棣。


实欢友生。


既至既觐。


滞思旷年。


年在旷纪。


觐未浃辰。


恨其永怀。


忧心孔艰。


天地永久。


命也难长。


生民忽霍。


曷云其常。


我之既存。


靡绩靡纪。


乾坤难并。


寂焉其已。


生若电激。


没若川征。


存愧松柏。


逝惭生灵。


匪吝性命。


实悼徒生。


茍克析薪。


岂惮冥冥。


瞻企皇极。


徼福上天。


冀我友生。


要期永年。


昔我先公。


邦国攸兴。


今我家道。


绵绵莫承。


昔我昆弟。


如鸾如龙。


今我友生。


凋俊坠雄。


家哲永徂。


世业长终。


华堂倾构。


广宅颓庸。


高门降衡。


修庭树蓬。


感物悲怀。


怆矣其伤。


惇仁泛爱。


锡予好音。


晞光怀宝。


焕若南金。


披华玩藻。


晔若翰林。


咏彼清声。


被之瑟琴。


味此殊响。


慰之予心。


弘懿忘鄙。


命之反复。


敢投挑李。


以报宝玉。


冀凭光益。


编诸末录。

赠刘琨诗 其十八

福为祸始,祸作福阶。天地盈虚,寒暑周回。夫差不祀,衅在胜齐。


句践作伯,祚自会稽。

百草应节生,含气有深浅。秋蓬独何辜,飘遥随风转。


长飙一飞薄,吹我之四远。搔首望故株,邈然无由返。

七哀诗

丁年难再遇。富贵不重来。


良时忽一过。身体为土灰。


{冥冖=宀}{冥冖=宀}九泉室。漫漫长夜台。


身尽气力索。精魂靡所能。


嘉肴设不御。旨酒盈觞杯。


出圹望故乡。但见蒿与莱。

赠王弘远诗

道贵无名,德尚寡欲。俗牧其华,我执其朴。人取其荣,余守其辱。


穷巷湫隘,环堵浅局。肩墙弗暨,茅室不刘。潦必陵阶,雨则浸桷。


仰惧濡首,俯惟涂足。妻孥之陋,如彼隶仆。布裳不衽,韦带三续。


将乘白驹,归于空谷。隐士良苦,乐哉势族。


尔乐伊何,志逸乐深。太府堂堂,闲房愔愔。旱不厌日,水不患霖。


入欢卓氏,出玩秦针。宠妻怀目,嬖子娱心。华屏列曜,藻帐垂阴。


缨黻流芳,罗襦解衿。嬿婉之求,一笑千金。忽彼苦诫,甘此所钦。


言往不詶,秘其德音。


采石他山,攻璞南荆。虽无和璧,冀收瑶琼。日月愈久,曾无玉声。


倾心注耳,寂焉靡听。桃李不报,徒劳我诚。瑾不匿华,兰不秘馨。


何惜纤翰,莫慰予情。

兰亭诗

望严怀逸许,临流想奇庄。谁云真风绝,千载挹馀芳。

与山巨源绝交书

  康白:足下昔称吾于颍川,吾常谓之知言。然经怪此意尚未熟悉于足下,何从便得之也?前年从河东还,显宗、阿都说足下议以吾自代,事虽不行,知足下故不知之。足下傍通,多可而少怪;吾直性狭中,多所不堪,偶与足下相知耳。闲闻足下迁,惕然不喜,恐足下羞庖人之独割,引尸祝以自助,手荐鸾刀,漫之膻腥,故具为足下陈其可否。

  吾昔读书,得并介之人,或谓无之,今乃信其真有耳。性有所不堪,真不可强。今空语同知有达人无所不堪,外不殊俗,而内不失正,与一世同其波流,而悔吝不生耳。老子、庄周,吾之师也,亲居贱职;柳下惠、东方朔,达人也,安乎卑位,吾岂敢短之哉!又仲尼兼爱,不羞执鞭;子文无欲卿相,而三登令尹,是乃君子思济物之意也。所谓达能兼善而不渝,穷则自得而无闷。以此观之,故尧、舜之君世,许由之岩栖,子房之佐汉,接舆之行歌,其揆一也。仰瞻数君,可谓能遂其志者也。故君子百行,殊途而同致,循性而动,各附所安。故有处朝廷而不出,入山林而不返之论。且延陵高子臧之风,长卿慕相如之节,志气所托,不可夺也。吾每读尚子平、台孝威传,慨然慕之,想其为人。少加孤露,母兄见骄,不涉经学。性复疏懒,筋驽肉缓,头面常一月十五日不洗,不大闷痒,不能沐也。每常小便而忍不起,令胞中略转乃起耳。又纵逸来久,情意傲散,简与礼相背,懒与慢相成,而为侪类见宽,不攻其过。又读《庄》、《老》,重增其放,故使荣进之心日颓,任实之情转笃。此犹禽鹿,少见驯育,则服从教制;长而见羁,则狂顾顿缨,赴蹈汤火;虽饰以金镳,飨以嘉肴,愈思长林而志在丰草也。

  阮嗣宗口不论人过,吾每师之而未能及;至性过人,与物无伤,唯饮酒过差耳。至为礼法之士所绳,疾之如仇,幸赖大将军保持之耳。吾不如嗣宗之资,而有慢弛之阙;又不识人情,暗于机宜;无万石之慎,而有好尽之累。久与事接,疵衅日兴,虽欲无患,其可得乎?又人伦有礼,朝廷有法,自惟至熟,有必不堪者七,甚不可者二:卧喜晚起,而当关呼之不置,一不堪也。抱琴行吟,弋钓草野,而吏卒守之,不得妄动,二不堪也。危坐一时,痹不得摇,性复多虱,把搔无已,而当裹以章服,揖拜上官,三不堪也。素不便书,又不喜作书,而人间多事,堆案盈机,不相酬答,则犯教伤义,欲自勉强,则不能久,四不堪也。不喜吊丧,而人道以此为重,已为未见恕者所怨,至欲见中伤者;虽瞿然自责,然性不可化,欲降心顺俗,则诡故不情,亦终不能获无咎无誉如此,五不堪也。不喜俗人,而当与之共事,或宾客盈坐,鸣声聒耳,嚣尘臭处,千变百伎,在人目前,六不堪也。心不耐烦,而官事鞅掌,机务缠其心,世故烦其虑,七不堪也。又每非汤、武而薄周、孔,在人间不止,此事会显,世教所不容,此甚不可一也。刚肠疾恶,轻肆直言,遇事便发,此甚不可二也。以促中小心之性,统此九患,不有外难,当有内病,宁可久处人间邪?又闻道士遗言,饵术黄精,令人久寿,意甚信之;游山泽,观鱼鸟,心甚乐之;一行作吏,此事便废,安能舍其所乐而从其所惧哉!

  夫人之相知,贵识其天性,因而济之。禹不逼伯成子高,全其节也;仲尼不假盖于子夏,护其短也;近诸葛孔明不逼元直以入蜀,华子鱼不强幼安以卿相,此可谓能相终始,真相知者也。足下见直木不可以为轮,曲木不可以为桷,盖不欲枉其天才,令得其所也。故四民有业,各以得志为乐,唯达者为能通之,此足下度内耳。不可自见好章甫,强越人以文冕也;己嗜臭腐,养鸳雏以死鼠也。吾顷学养生之术,方外荣华,去滋味,游心于寂寞,以无为为贵。纵无九患,尚不顾足下所好者。又有心闷疾,顷转增笃,私意自试,不能堪其所不乐。自卜已审,若道尽途穷则已耳。足下无事冤之,令转于沟壑也。

  吾新失母兄之欢,意常凄切。女年十三,男年八岁,未及成人,况复多病。顾此悢悢,如何可言!今但愿守陋巷,教养子孙,时与亲旧叙离阔,陈说平生,浊酒一杯,弹琴一曲,志愿毕矣。足下若嬲之不置,不过欲为官得人,以益时用耳。足下旧知吾潦倒粗疏,不切事情,自惟亦皆不如今日之贤能也。若以俗人皆喜荣华,独能离之,以此为快;此最近之,可得言耳。然使长才广度,无所不淹,而能不营,乃可贵耳。若吾多病困,欲离事自全,以保余年,此真所乏耳,岂可见黄门而称贞哉!若趣欲共登王途,期于相致,时为欢益,一旦迫之,必发狂疾。自非重怨,不至于此也。

  野人有快炙背而美芹子者,欲献之至尊,虽有区区之意,亦已疏矣。愿足下勿似之。其意如此,既以解足下,并以为别。嵇康白。

文赋

  余每观才士之所作,窃有以得其用心。夫放言谴辞,良多变矣,妍蚩好恶,可得而言。每自属文,尤见其情。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盖非知之难,能之难也。故作《文赋》,以述先士之盛藻,因论作文之利害所由,它日殆可谓曲尽其妙。至于操斧伐柯,虽取则不远,若夫随手之变,良难以辞逮。盖所能言者具于此云。

  伫中区以玄览,颐情志于典坟。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心懔懔以怀霜,志眇眇而临云。詠世德之骏烈,诵先人之清芬。游文章之林府,嘉丽藻之彬彬。慨投篇而援笔,聊宣之乎斯文。

  其始也,皆收视反听,耽思傍讯。精骛八极,心游万仞。其致也,情曈曨而弥鲜,物昭晰而互进。倾群言之沥液、漱六艺之芳润。浮天渊以安流,濯下泉而潜浸。于是沉辞怫悦,若游鱼衔钩,而出重渊之深;浮藻联翩,若翰鸟婴缴,而坠曾云之峻。收百世之阙文,採千载之遗韻。谢朝华于已披,启夕秀于未振。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然后选义按部,考辞就班。抱景者咸叩,怀响者毕弹。或因枝以振叶,或沿波而讨源。或本隐以之显,或求易而得难。或虎变而兽扰,或龙见而鸟澜。或妥帖而易施,或岨峿而不安。罄澄心以凝思,眇众虑而为言。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始躑躅于燥吻,终流离于濡翰。理扶质以立干,文垂条而结繁。信情貌之不差,故每变而在颜。思涉乐其必笑,方言哀而已叹。或操觚以率尔,或含毫而邈然。

  伊兹事之可乐,固圣贤之可钦。课虚无以责有,叩寂寞而求音。函绵邈于尺素,吐滂沛乎寸心。言恢之而弥广,思按之而逾深。播芳蕤之馥馥,发青条之森森。粲风飞而猋竖,郁云起乎翰林。

  体有万殊,物无一量。纷纭挥霍,形难为状。辞程才以效伎,意司契而为匠。在有无而僶俛,当浅深而不让。虽离方而遯圆,期穷形而尽相。故夫夸目者尚奢,惬心者贵当。言穷者无隘,论达者唯旷。

  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碑披文以相质,诔缠绵而悽怆。铭博约而温润,箴顿挫而清壮。颂优游以彬蔚,论精微而朗畅。奏平徹以闲雅,说炜晔而谲诳。虽区分之在兹,亦禁邪而制放。要辞达而理举,故无取乎冗长。

  其为物也多姿,其为体也屡迁;其会意也尚巧,其遣言也贵妍。暨音声之迭代,若五色之相宣。虽逝止之无常,故崎錡而难便。苟达变而相次,犹开流以纳泉;如失机而后会,恒操末以续颠。谬玄黄之秩叙,故淟涊而不鲜。

  或仰逼于先条,或俯侵于后章;或辞害而理比,或言顺而意妨。离之则双美,合之则两伤。考殿最于锱铢,定去留于毫芒;苟铨衡之所裁,固应绳其必当。

  或文繁理富,而意不指适。极无两致,尽不可益。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虽众辞之有条,必待兹而效绩。亮功多而累寡,故取足而不易。

  或藻思綺合,清丽千眠。炳若缛绣,悽若繁絃。必所拟之不殊,乃闇合乎曩篇。虽杼轴于予怀,怵他人之我先。苟伤廉而愆义,亦虽爱而必捐。

  或苕发颖竖,离众绝致;形不可逐,响难为系。块孤立而特峙,非常音之所纬。心牢落而无偶,意徘徊而不能揥。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彼榛楛之勿翦,亦蒙荣于集翠。缀《下里》于《白雪》,吾亦济夫所伟。

  或讬言于短韻,对穷迹而孤兴,俯寂寞而无友,仰寥廓而莫承;譬偏絃之独张,含清唱而靡应。或寄辞于瘁音,徒靡言而弗华,混妍蚩而成体,累良质而为瑕;象下管之偏疾,故虽应而不和。或遗理以存异,徒寻虚以逐微,言寡情而鲜爱,辞浮漂而不归;犹絃么而徽急,故虽和而不悲。或奔放以谐和,务嘈囋而妖冶,徒悦目而偶俗,故高声而曲下;寤《防露》与桑间,又虽悲而不雅。或清虚以婉约,每除烦而去滥,阙大羹之遗味,同朱絃之清氾;虽一唱而三叹,固既雅而不艳。

  若夫丰约之裁,俯仰之形,因宜适变,曲有微情。或言拙而喻巧,或理朴而辞轻;或袭故而弥新,或沿浊而更清;或览之而必察,或研之而后精。譬犹舞者赴节以投袂,歌者应絃而遣声。是盖轮扁所不得言,故亦非华说之所能精。

  普辞条与文律,良余膺之所服。练世情之常尤,识前脩之所淑。虽发于巧心,或受蚩于拙目。彼琼敷与玉藻,若中原之有菽。同橐籥之罔穷,与天地乎并育。虽纷蔼于此世,嗟不盈于予掬。患挈缾之屡空,病昌言之难属。故踸踔于短垣,放庸音以足曲。恒遗恨以终篇,岂怀盈而自足?惧蒙尘于叩缶,顾取笑乎鸣玉。

  若夫应感之会,通塞之纪,来不可遏,去不可止,藏若景灭,行犹响起。方天机之骏利,夫何纷而不理?思风发于胸臆,言泉流于唇齿;纷葳蕤以馺遝,唯豪素之所拟;文徽徽以溢目,音冷冷而盈耳。及其六情底滞,志往神留,兀若枯木,豁若涸流;揽营魂以探赜,顿精爽而自求;理翳翳而愈伏,思轧轧其若抽。是以或竭情而多悔,或率意而寡尤。虽兹物之在我,非余力之所戮。故时抚空怀而自惋,吾未识夫开塞之所由。

  伊兹文之为用,固众理之所因。恢万里而无阂,通亿载而为津。俯贻则于来叶,仰观象乎古人。济文武于将坠,宣风声于不泯。塗无远而不弥,理无微而弗纶。配霑润于云雨,象变化乎鬼神。被金石而德广,流管絃而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