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魏晋的诗集3414条

送张振古二首 其二

张公不是病参军,晚出犹将一事君。耿介只今无伴处,秋光诗好与谁闻。

生茨诗

有茨生兰圃。


布叶翳芙蕖。


寄根膏壤隈。


春泽以养躯。


太阳曝真色。


翔风发其旉。


甘液润其中。


华实与气俱。


族类日夜滋。


被我中堂隅。

挽歌

人生鲜能百,哀情数万端。不幸婴笃病,凶候形素颜。

衣衾为谁施,束带就阖棺。欲悲泪已竭,欲辞不能言。

存亡自远近,长夜何漫漫。寿堂闲且长,祖载归不还。

人生鲜能百,哀情数万婴。路柳夹灵轜,旟旐随风征。

车轮结不转,百驷齐悲鸣。灵坐飞尘起,魂衣正委移。

芒芒丘墓间,松柏郁参差。明器无用时,桐车不可驰。

平生坐玉殿,没归都幽宫。地下无刻漏,安知夏与冬。

赠欧阳建诗

文藻譬春华。
飘飖若鸿飞。

堂上行

武夫怀勇毅。
勒马于中原。
干戈森若林。
长剑奋无前。

饮马长城窟行

四时隐南山,子欲适西戎。

长安有狭邪行

伊洛有歧路。歧路交朱轮。
轻盖承华景。腾步蹑飞尘。
鸣玉岂朴儒。凭轼皆俊民。
烈心厉劲秋。丽服鲜芳春。
余本倦游客。豪彦多旧亲。
倾盖承芳讯。欲鸣当及晨。
守一不足矜。歧路良可遵。
规行无旷迹。矩步岂逮人。
投足绪已尔。四时不必循。
将遂殊涂轨。要子同归津。

豫章行

于斯诚微物。


能不怀伤悴。

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二

玉台凌霞秀,王母怡妙颜。


天地共俱生,不知几何年。


灵化无穷已,馆宇非一山。


高酣发新谣,宁效俗中言!

七哀诗三首·其三

边城使心悲,昔吾亲更之。
冰雪截肌肤,风飘无止期。
百里不见人,草木谁当迟。
登城望亭燧,翩翩飞戍旗。
行者不顾反,出门与家辞。
子弟多俘虏,哭泣无已时。
天下尽乐土,何为久留兹。
蓼虫不知辛,去来勿与谘。

晋江左宗庙歌十一首 其五 歌中宗元皇帝

运屯百六,天罗解贯。元皇勃兴,网罗江汉。仰齐七政,俯平祸乱。


化若风行,泽犹雨散。沦光更耀,金辉复焕。德冠千载,蔚有馀粲。

咏二疏

大象转四时,功成者自去。


借问衰周来,几人得其趣?


游目汉廷中,二疏复此举。


高啸返旧居,长揖储君傅。


饯送倾皇朝,华轩盈道路。


离别情所悲,余荣何足顾!


事胜感行人,贤哉岂常誉!


厌厌阎里欢,所营非近务。


促席延故老,挥觞道平素。


间金终寄心,清言晓未悟。


放意乐余年,遑恤身后虑!


谁云其人亡,久而道弥著。

刘阳归鸿阁

帘捲晴空独倚阑,冥鸿点点无无间。秋风注目无人会,时与白云相对闲。

后出师表

先帝深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

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得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也,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谨陈其事如左:

高帝明并日月,谋臣渊深,然涉险被创,危然后安。今陛下未及高帝,谋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长策取胜,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

刘繇、王朗各据州郡,论安言计,动引圣人,群疑满腹,众难塞胸,今岁不战,明年不征,使孙策坐大,遂并江东,此臣之未解二也。

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孙、吴,然困于南阳,险于乌巢,危于祁连,逼于黎阳,几败北山,殆死潼关,然后伪定一时耳。况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

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图之,委任夏侯而夏侯败亡,先帝每称操为能,犹有此失,况臣驽下,何能必胜?此臣之未解四也。

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郃、邓铜等及曲长、屯将七十余人,突将、无前、賨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余人。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也,当何以图敌?此臣之未解五也。

今民穷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则住与行劳费正等。而不及今图之,欲以一州之地,与贼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

夫难平者,事也。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时,曹操拊手,谓天下已定。然后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举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计,而汉事将成也。然后吴更违盟,关羽毁败,秭归蹉跌,曹丕称帝。凡事如是,难可逆见。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招隐诗

明发心不夷。振衣聊踯躅。


踯躅欲安之。幽人在浚谷。


朝采南涧藻。夕息西山足。


轻条象云构。密叶成翠幄。


激楚伫兰林。回芳薄秀木。


山溜何泠泠。飞泉漱鸣玉。


哀音附灵波。颓响赴曾曲。


至乐非有假。安事浇淳朴。


富贵久难图。税驾从所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