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赵景猷诗
于铄赵生,载德相绍。挺此令嶷,素质皎皎。投迹清规,研思至道。
拟秋厉节,晞春振藻。
厉节伊何,如霜之荣。怀玉匿采,抱兰秘馨。藏器俟贾,潜秀养英。
海蓄其流,山积其壤。表崇望显,源深润广。仰惟我友,含光昧爽。
谁谓未章,今将宣朗。
守真良难,知德者鲜。贤不闷时,乐在为善。陟彼弥高,流川日远。
无忧不至,敦尔攸践。
道有夷险,遇有通否。骥不称力,士贵所履。识归要会,岂嫌涂轨。
苟非德义,于我糠秕。
泉竭龙逝,树茂鸟聚。郁彼北林,招其侪侣。嗟我孤根,枝叶胥胥。
岁寒靡托,远播江渚。
济济京华,俊乂并凑。悠悠遐裔,我独是赴。哀此离群,悲彼孤陋。
非无新好,人则惟旧。
义著往叶,分珍来裔。庶几与子,终兹不叙。岂如冬夏,寒暑易节。
斯诚既者,信不待誓。
实望嘉赠,披怀发中。直谅未闻,属致谦冲。投于幽谷,诫之已崇。
客过行云,虚其旋风。
导以水柔,示以火急。宽猛相济,孰能企及。古人难慕,洪流叵挹。
躯小裁博,余将焉袭。
翟氏载离,陈张终辱。交以时利,胡能不黩。窃怪吾子,自疑末俗。
愧以沙砾,何言金玉。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间隔 一作:隔绝)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为郑冲劝晋王笺
冲等死罪。伏见嘉命显至,窃闻明公固让,冲等眷眷,实有愚心,以为圣王作制,百代同风,褒德赏功,有自来矣。
昔伊尹,有莘氏之媵臣耳,一佐成汤,遂荷“阿衡”之号;周公藉已成之势,据既安之业,光宅曲阜,奄有龟蒙;吕尚,磻溪之渔者,一朝指麾,乃封营丘。自是以来,功薄而赏厚者不可胜数,然贤哲之士犹以为美谈。
况自先相国以来,世有明德,翼辅魏室以绥天下,朝无阙政,民无谤言。前者明公西征灵州,北临沙漠,榆中以西,望风震服,羌戎东驰,回首内向;东诛叛逆,全军独克,禽阖闾之将,斩轻锐之卒以万万计,威加南海,名慑三越,宇内康宁,苛慝不作,是以殊俗畏威,东夷献舞。故圣上览乃昔以来礼典旧章,开国光宅,显兹太原。
明公宜承圣旨,受兹介福,允当天人。元功盛勋光光如彼,国士嘉祚巍巍如此,内外协同,靡愆靡违。由斯征伐,则可朝服济江,埽除吴会;西塞江源,望祀岷山,回戈弭节以麾天下,远无不服,迩无不肃。今大魏之德光于唐虞,明公盛勋超于桓文。然后临沧州而谢支伯,登箕山而揖许由,岂不盛乎!至公至平,谁与为邻!何必勤勤小让也哉?
冲等不通大体,敢以陈闻。
答陆士龙诗四首·兰林
瞻彼兰林,有翘其秀。有斐君子,邦之硕茂。厥德伊何,固天攸授。
如川之源,如山之富。回流清渊,启襟开袖。缙绅晞风,民用胥附。
猗猗硕人,如玉如金。浚其明哲,克广德心。习习凯风,吹我棘林。
飞鸮萃止,允怀好音。悠悠征徒,輶德鲜任。嗟我猗人,实味实耽。
在昔延州,鹄鸣江涯。今我陆子,旷世继奇。身乖千载,德音并驰。
渐鸿遵渚,宛其羽仪。安得高风,腾翮天池。
飞龙蜿蜒,山谷气翳。猛虎啸吟,清风高厉。情同来感,数乖身逝。
夷鲍齐欢,专名故世。恺悌君子,民之攸暨。咨予遘时,千载同爱。
垂陇之会,匪诗不宣。嗟我怀人,斯恩殷勤。德音来讯,有蔚其文。
趯趯儳免,匪迹不存。诚在心德,爱结忘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