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近现代的诗集22750条

渡江云 题对庐先生手书《咏白门柳人物卷》

闲寻前古梦,秦淮柳色,风势飐寒沙。晚芳斜照里,鸱尾新台,寂寞几人家。


一钩凉月,还照影、空惹年华。回首处、暮潮呜咽,残堞噪群鸦。


堪嗟。新诗旧史,一卷横斜,起风尘白下。曾几许、魂迷碧浪,血染乌纱。


惊烽夺日英雄死,荡名城、秋水蒹葭。凭谁问,笔痕黯淡灯花。

大观楼题壁二首 其一

三载炎荒汗漫游,昆明池上又吟秋。却欣大义滇中举,颇恨余凶冀北留。


伍子奔驰终覆楚,狄公勋业在倾周。国门生入寻常事,恼煞当年定远侯。

柏林墙推倒二十年偶感四首 其二

当时城廓亦崔嵬,墙下森森白骨堆。动地狂言犹在耳,回看旗帜已成灰。

秋日与蜀中诗友谒成都武侯祠

秋风生锦水,丛菊发东篱。登阁瞻遗像,倚松仰古碑。


一生伊尹比,百代帝王师。受命临危际,鞠躬尽瘁时。


遂教昭烈庙,唤作武侯祠。因话千年事,坐看日色移。

柏林墙推倒二十年偶感四首 其四

往事前尘敢释怀,秋风秋雨独登台。寰球今日应同祭,不让幽灵卷土来。

古风四首 其三

岱岳高千寻,云端隐磴道。上有南天门,望之入苍昊。


客从九州来,共道名山好。相携勇登攀,何曾惧陡峭。


昂首意气横,临风自笑傲。行行重行行,心逐浮云渺。


峰岭转崔嵬,渐闻人语杳。中途忽彷徨,几回坐长啸。


回头不复前,意颓始未料。为问山中云,绝顶几人到。

重阳前二日合川淩泽欣兄邀登龙多山得诗四首 其四

蒿草芭茅满路途,重阳时节气萧疏。龙多山上凭高望,万里秋光入画图。

重庆大轰炸

巴山千仞向天横,巴水九折浪澎澎。山水交辉生灵气,涌出堂堂重庆城。


重庆自古称胜地,物阜风淳人重义。夜雨秋池催诗情,艳阳春风满商肆。


朝天门上俯两江,征帆片片下瞿塘。月照高楼云影远,风吹深院火锅香。


一夕烟尘漫天来,千山万水忽成灾。莽莽神州走倭寇,率土分崩究可哀。


满朝衣冠尽西迁,陪都仓皇聚群贤。民族存亡系于此,砥柱巍然欲擎天。


号令三军共生死,国旗高扬悲歌起。忍看危局沉沦中,要挽狂澜险恶里。


倭儿踏血陷夷陵,战刀西指杀气腾。必灭陪都而后快,遂教长空飞铁鹰。


铁鹰蔽空来复去,一时炸弹倾如雨。浓烟腾空走雷霆,烈火遍地殊可惧。


火中焉能辩街衢,满城血光照废墟。夜来处处闻号哭,国破家亡痛有馀。


触目尸骸相撑拄,残肢横斜道路堵。多少平民弹下亡,骨肉顷刻化为土。


试向朝天门下过,狼籍一片可奈何。两岸茫茫成火海,大江滔滔涌血波。


从此肆虐连日夜,火球毒弹淩空泻。无助最是城中人,每闻警报即惊诧。


防空洞中灯如豆,万民仓卒此中走。父老至今记犹新,呜呼痛哉校场口。


是日敌机忒狠毒,白昼狂炸暮相续。洞中窒息人逾千,可怜隧道成地狱。


惨状历历举世悲,想像临难肝胆摧。痛哭狂呼苦挣扎,老幼相拥尸成堆。


三百年来无此劫,此时江水尽呜咽。国仇世世不能忘,志士誓以血还血。


不怕恶魔逞凶狂,抗战精神炸逾强。远征军向丛林去,飞虎队从太空翔。


赴汤蹈火死不辞,河山重光会有时。八年血战惊天地,终见敌酋举降旗。


灰飞烟灭六十年,华夏崛起定乾坤。大厦摩天光闪烁,欢歌动地舞翩跹。


惟有国耻心骨铭,痛史传与后人评。夜深风吹校场口,犹似当年警笛鸣。

金缕曲 成都夜饮

痛饮当今夕。对金樽,几番慷慨,几番悲戚。千里相逢须一醉,莫管秋风萧瑟,任满地,黄花堆积。


长夜高楼灯火灿,渐锦官城黯车声寂。肝胆热,吐胸臆。


读书报国谈何易。望寰中,冠盖相逐,冤魂群集。炮火横飞兵车乱,一霎京都血碧。


空费尽,书生心力。过眼云烟真若梦,猛回头百代皆陈迹。


长啸起,仰天立。

千秋岁 贺健夫教授七十大寿

一番新雨。秋色来天宇。黄叶落,炎光去。清风浑若梦,明月皎如许。


城郭外,苍山碧水都成趣。


且向楼头聚。翡翠杯高举。逢寿诞,吟佳句。还将松菊气,长伴神仙侣。


人未老,犹堪万里踏行旅。

浣溪沙 其一 巫山

蜀水西来雪浪寒,巫山高出碧云端。人家都在彩霞间。


月落大江深峡静,烟横野渡小舟还。迷离如梦依危栏。

浣溪沙 其二 巫山

峰岭峥嵘似犬牙,云间城郭万人家。江声帆影入窗纱。


云雨荒台宁有梦,女萝山鬼幻成霞,渡头残照映蒹葭。

临江仙 新年同求能些雩敬和熊鉴老原韵

开卷何曾有益,归家早已无田。杜鹃声里自年年。


围炉中夜坐,照影一灯燃。


诗酒难消岁月,功名易化云烟。今宵何事动心弦。


笙歌辞旧岁,山水入新篇。

观黄河壶口瀑布仍用小杜韵

苍崖断处怒涛飞,浊影腾空雾气微。天造奇观疑是幻,身临险境竟忘归。


一番风雨成秋色,万古雷霆共夕晖。滚滚惊湍奔眼底,乱溅黄渍上征衣。

赴广东诗词学会二十周年庆典街头得句

踏过珠江第几桥,丛楼迤逦倚天高。九重城阙生云气,一派波澜接海潮。


盛世笙歌能醉客,名城财富久称豪。岭南自是风华异,秋尽炎光尚未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