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咏真乐 其四

火符容易药非遥,造化全同大海潮。药物只于无里采,火丹全在定中烧。


九三辐辏诸缘息,二八相交五气朝。阴尽阳纯功就也,真人出现谒神霄。

闻击壤

尧年听野老,击壤复何云。自谓欢由己,宁知德在君。


气平闲易畅,声贺作难分。耕凿方随日,恩威比望云。


篑桴均下调,和木等南薰。无落于吾事,谁将帝已闻。

巩北秋兴寄崔明允

白露披梧桐,玄蝉昼夜号。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


君子佐休明,小人事蓬蒿。所适在鱼鸟,焉能徇锥刀。


孤舟向广武,一鸟归成皋。胜概日相与,思君心郁陶。

灞上秋居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泛龙舟

舳舻千里泛归舟,言旋旧镇下扬州。借问扬州在何处,淮南江北海西头。


六辔聊停御百丈,暂罢开山歌棹讴。讵似江东掌间地,独自称言鉴里游。

杨氏七哀诗

漼如叶落树,邈若雨绝天。雨绝有归云,叶落何时连。


山气冒冈岭,长风鼓松柏。堂虚闻鸟声,室暗如日夕。


昼愁奄逮昏,夜思忽终昔。展转独悲穷,泣下沾枕席。


人居天地间,飘若远行客。先后讵能几,谁能弊金石。

苦寒行

北游幽朔城。凉野多险难。


俯入穷谷底。仰陟高山盘。


凝冰结重磵。积雪被长峦。


阴雪兴岩侧。悲风鸣树端。


不睹白日景。但闻寒鸟喧。


猛虎凭林啸。玄猿临岸叹。


夕宿乔木下。惨怆恒鲜欢。


渴饮坚冰浆。饥待零露餐。


离思固已久。寤寐莫与言。


剧哉行役人。慊慊恒苦寒。

送槐广落第归扬州

下第常称屈,少年心独轻。拜亲归海畔,似舅得诗名。
晚对青山别,遥寻芳草行。还期应不远,寒露湿芜城。

咸阳城东楼 / 咸阳城西楼晚眺 / 西门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眼儿媚(和八窗叔韵送之)

公归东里我西州。枫荻楚天秋。乌樯转首,暮云江树,风日沙头。
瞿唐此去风涛恶,宁愿贾胡留。明年春晚,松江笠泽,归约追游。

喜迁莺•染甲

拈金凤,捣朱砂。纤指染红葩。殷勤捧得玉瓯茶。光映绿沉瓜。

莫轻弹,休更剪。夜半搔时谁见。落霞琴上不曾差。

流水泛桃花。

忆江南 其五

江南好,明月绿杨梢。茅舍孤灯犹夜织,板桥流水暗生潮。

渔火一星遥。

友渔樵者诗为林伯景赋

至道久湮芜,浮生自劳苦。鸱鸮甘鼠带,鸾凤畏罗罟。

伊人秉幽志,夙昔陋圭组。顾此山水间,悠然笑容与。

短笛入空林,方舟向深渚。白云时满襟,清漪或盈屦。

长啸凉风生,徘徊新月吐。行歌即宇宙,醉卧无今古。

何由升杳冥,聊复谢巇阻。

答赵景猷诗

季耿惟末,孟冬之初。大火颓流,日月其除。嗟我怀人,离群索居。

山谷乖错,飞沈异涂。与尔同代,光景永殊。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出门仿佯,乖彼城隅。俯察绿水,仰瞻天衢。雍雍和雁,偏偏游凫。

感物兴怀,愤思郁纡。

修夜悠悠,寂寂闲处。情在心想,中宵寤语。有鸟自南,寄声谢汝。

飞鸟难期,徒独延伫。

精诚之至。崩城陨霜。韩凡丹青。化为鸳鸯。止必交颈。

飞必双翔。愿言与汝。携手同行。情若比目。离如参商,遗梦想象。

仿佛晖光。中心郁滞。伊怀永伤。

素秋授终,玄节敬御。逝将离征,我整我车。命彼仆夫,驾言北徂。

告别津裔,执手歧路。泛舟中流,□□载溯。临河叹逝,眷眷长顾。

越登关阻,逾历山川。峻阜隆崇,流水泉泫。旷野冥莽,修涂泯绵。

鸟鸣雍雍,木落缤翩。薄寒吹凄,微风交旋。惟时怆尔,悼物恻然。

远思遥奕,近念因悁。良夜弗寐,嘉肴弗餐。停驾踟蹰,进路槃桓。

心亦何为,顾怀所安。嗟行伊久,慨其永叹。气感异类,诚发心肝。

离禽赴衡,偏鸟鸣轩。思如寻萦,莫知其端。

古人罔极,今我不爽。愿言所钦,唯子靡两。情存口咏,心意目想。

形游神还,身去意往。伫立不见,瞻望佛仿。婉娈西路,遗忧养养。

人则惟旧,我好惟新。一日之隔,悠若三春。矧乃于别,越兼二旬。

薄暮愁予,思亦终晨。耿耿不寐,媚兹良人。今也亡此,谁与独勤。

夕宿路麋,朝发泽滨。良驷蹀足,轻车结轮。

替脱俯仰,荏冉时驰。秋来冬及,节变岁移。蓁蓁之叶,漂然去枝。

蔽芾丰草,殒其黄萎。无生不化,我心匪亏。眷眷屈生,哀彼乖离。

迟迟杨子,哭此路歧。缱绻之情,鄙我人斯。达者无累,内顾何为。

论积贮疏

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古之人曰:“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古之治天下,至孅至悉也,,故其畜积足恃。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残贼公行,莫之或止;大命将泛,莫之振救。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蹶!

汉之为汉,几四十年矣,公私之积,犹可哀痛!失时不雨,民且狼顾;岁恶不入,请卖爵子,既闻耳矣。安有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惊者?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卒然边境有急,数千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政治未毕通也,远方之能疑者,并举而争起矣。乃骇而图之,岂将有及乎?

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以攻则取,以守则固,以战则胜。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可以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廪廪也,窃为陛下惜之。

节自《汉书·食货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