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赠石崇诗 其三

美兹高会,凭城临川。峻墉亢阁,层楼辟轩。远望长州,近察重泉。

郁郁繁林,荡荡洪源。津人思济,舟士戏船。得厕大欢,屡蒙宾延。

饮必酃绿,肴则时鲜。仰接温颜,俯听话言。嘉我乃遇,遭彼频烦。

题画竹石

嗟彼凤去,空余虎蹲。
竹不可食,石不能言。

七夕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农家望晴

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
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

画堂春·雨中杏花

轻阴池馆水平桥,一番弄雨花梢。微寒著处不胜娇,此际魂销。
忆昔青门堤外,粉香零乱朝朝。玉颜寂寞淡红飘,无那今宵

过阴山和人韵

阴山千里横东西,秋声浩浩鸣秋溪。
猿猱鸿鹄不能过,天兵百万驰霜蹄。
万倾松风落松子,郁郁苍苍映流水。
六丁何事夸神威,天台罗浮移到此。
云霞掩翳山重重,峰峦突兀何雄雄。
古来天险阻西域,人烟不与中原通。
细路萦纡斜复宜,山角摩天不盈尺。
溪风萧萧溪水寒,花落空山人影寂。
四十八桥横雁行,胜游奇观真非常。
临高俯视千万仞,令人凛凛生恐惶。
百里镜湖山顶上,旦暮云烟浮气象。
山南山北多幽绝,几派飞泉练千丈。
大河西注波无穷,千溪万壑皆会同。
君成绮语壮奇诞,造物缩手神无功。
山高四更才吐月,八月山峰半埋雪。
遥思山外屯边兵,西风冷彻征衣铁。

普天乐·雨儿飘

雨儿飘,风儿飏。风吹回好梦,雨滴损柔肠。风萧萧梧叶中,寸点点芭蕉上。风雨相留添悲怆,雨和风卷起凄凉。风雨儿怎当?风雨儿定当。风雨儿难当。

兰亭集序 / 兰亭序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不知老之将至 一作:曾不知老之将至)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赋得招隐

招隐访仙楹,丘中琴正鸣。桂丛侵石路,桃花隔世情。


薄暮安车近,林喧山鸟惊。

夜游

今夕重门启,游春得夜芳。月华连昼色,灯影杂星光。


南陌青丝骑,东邻红粉妆。管弦遥辨曲,罗绮暗闻香。


人拥行歌路,车攒斗舞场。经过犹未已,钟鼓出长杨。

山村叟

古凿岩居人,一廛称有产。虽沾巾覆形,不及贵门犬。


驱牛耕白石,课女经黄茧。岁暮霜霰浓,画楼人饱暖。

鹦鹉

劝尔莫移禽鸟性,翠毛红觜任天真。


如今漫学人言巧,解语终须累尔身。

唐大飨拜洛乐章。致和

神功不测兮运阴阳,包藏万宇兮孕八荒。


天符既出兮帝业昌,愿临明祀兮降祯祥。

寄晁以道求嵩山长松

松上花兮松下根,食之年貌与松邻。


君今既是松间客,采送衰翁亦可人。

秋日闲居

忽闻高柳噪新蝉,厌暑情怀顿豁然。


庭槛夜凉风撼竹,池塘香散水摇莲。


鲈鱼鱠忆奔江浦,焦尾琴思换蜀弦。


莫遣金樽空对月,满斟高唱混流年。